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以合作社为龙头 组织推行标准化生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叶生产   问题   管理   优势   合作社  
描述: 概述了浙江省新昌县十九峰茶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成效、做法,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
《丹山碧水大红袍》前言
作者: 暂无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名茶   福建   茶叶生产   吴觉农   茶树   大红袍   品质   武夷山市   岩茶生产  
描述: 亿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沧海桑田的演变,给神州大地留下许许多多壮美无比的名山大川,处处有奇峰、异洞、流泉、飞瀑,真是多姿多彩,气象万千;其中最突出的是丹山碧水武夷山。闽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山水集雄、奇、险、秀之美,兼幽旷、古趣之妙,丹山碧水与"千古儒释
江南种嘉木——一名“80后”徽商的创业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就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茶商   徽商   普通大学生   贾而好儒   茶业   江南   茶叶生产   中国茶   茶产业  
描述: 杭州艺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军,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地处皖南。浸洽着贾而好儒的徽商气质,延续着自强不息的徽商传统,这个"80后"年轻人,讲述了一个从300元变成7500万元的茶商传奇,更书写了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创业传奇……
禅茶一味
作者: 暂无 来源: 茶博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道三教   寺庙   历史文化   茶叶生产   僧人   制茶   茶文化   武夷山   佛教禅宗   历史悠久  
描述: 茶与佛,因缘深长。茶最初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向以"佛宗道源"著称的武夷山,历史悠久,儒释道三教鼎盛,历史文化沉积浓重。"天下名山僧占遍,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庙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传播茗饮习俗,都与茶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常衮与建州茶业教育之渊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茶叶科学技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业   地方   茶业   茶类   茶叶生产   渊源   改革   行业   根本   农民  
描述: 教育,在古代、如唐朝的中后期,主要是儒家文化、道德、从伦理的教育。一些地方兴起讲学之风,那是朝廷为了崇儒重道,尊祀孔圣,开科取士之需;而莘莘学子则是借此仕途,以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宿愿。至于像茶叶生产、加工、茶类改革等农民副业之类,量不过算个民间"末技"而已,各级衙门朝官根本不屑一顾。作为行业,列入职业教育、技术培养那是现代之事。
就当前茶叶生产问题谈几点看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购销   低产茶园改造   承包者   点茶   茶叶生产   茶农   专业队   毛茶原料   专业学校   几点看法  
描述: “茶叶生产”这四个字,是人们所熟知的,就如何搞好茶叶生产是茶叶界经常议论的课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国务院(1984)7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对茶叶经营管理体制和流通渠道进行了重大改革。而对这种新形势,应如何进一步搞好茶叶 产,我们谈一些看法。 一、关于茶叶生产体制问题 我乡是个重点茶区,茶园面积8500多亩,最高年产量4100多担。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茶叶生产责任制也相应建立起来。目前,全乡的茶叶生
十亩党支部丰产试验园总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茶叶科技简报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树叶   秋茶   茶叶生产   茶园   科学技术   试验园   高产稳产   党支部   丰产   农业八字宪法  
描述: 我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好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教导,在茶叶生产上带头搞科学实验活动,从一九六七年起在上平岗建立了十点七七亩丰产试验茶园,几年来执行了农业八字宪法,实行了科学种茶,当年四足龄茶树秋茶打顶亩产干茶十七点五一斤,七○年就亩产干茶二百零九点四斤,七四年上升到五百一十斤,七五年增加到五百七十六斤,其中有一点七九亩茶园亩产七百一十斤,最高的零点八七亩茶园亩产干茶七百三十二斤,目前,茶树的高幅度分别为99×177厘米,茶树叶
《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及影响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中国茶叶   文化影响   陆羽   生产技术   茶叶生产   道家美学   茶经   自然之美   精神文明  
描述: 陆羽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总结人类茶叶文明史的伟大人物,被后世尊为“茶神”。他在《茶经》这部巨著中,建筑起了中国茶叶文化的基础框架:物质文明方面,总结了当时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精神文明方面,融会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促进了茶德和茶艺的形成,对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建立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影响是深远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就陆羽《茶经》中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大、最深刻的道家美学思想进行初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唐代茶业经济史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茶叶加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榷茶   紫笋茶   封建社会   贡茶   茶叶生产   商品化生产   茶业经济   史略   《茶经》   茶叶加工  
描述: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茶的商品化在当时农产品中是很具典型的。而且茶学、茶道、茶政、茶文化等开创了历史先河,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唐代茶叶生产大发展的原因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对各种思想、各族文化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方针,儒、释、道都比较发达,他们一致赏识茶性高洁清雅,赞茶为瑞草魁、琼蕊浆,认为品茗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添乐趣,甚至羽化成仙。唐代大兴宗教,广建寺院,僧侣深居山林,自然环境优越,广种茶树,名山出名茶。除满足自身供佛、坐禅、赠施主、待香客外,还投入市场,为寺院积累资
浙江省茶业现代化起步学术讨论会在新昌召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茶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浙江省   大队   生产现代化   茶叶生产   茶园   基础建设   新昌县   提高质量   起步  
描述: 浙江省茶叶学会于1981年10月1—5日在新昌县召开茶叶生产现代化起步学术讨论会。有来自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科研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74人参加。会上宣读14篇论文;参观新昌县东茗公社长乐大队、儒岙公社儒一大队、城区砍下大队、拔茅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