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新儒学的人文精神:牟宗三论儒学和基督教的会通
作者: 龚道运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八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基督教在明末由耶稣会士传入中国[1],即和儒学正面接触。当时由于各种因缘,基督教和儒学并未圆融会通。[2]当代有识之士认识此问题的重要性,都尽力于探讨儒学和基督教会通的途径。牟宗三先生毕生致力于
再论哲学之极牟宗三论儒学之为“道德的宗教”
作者: 程志华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现代中国的学术舞台上,面对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东渐,宗教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出于对"文化生命"的"承当意识",牟宗三认为对宗教问题"不能不正视"。他说:"我们处在这个时代,若想以自己的生命承当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对于宗教问题不能不正视。这不是炫博、作学究,乃是文化生命的承当问题。"
论后牟宗三时代新儒学的发展走势
作者: 李翔海   来源: 玄圃论学续集——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论后牟宗三时代新儒学的发展走势
生活儒学的面向:后牟宗三时代台港新儒家的新探索
作者: 龚鹏程   来源: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生活儒学的面向:后牟宗三时代台港新儒家的新探索
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学可能——后新儒学的思考向度
作者: 林安梧   来源: 玄圃论学续集——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学可能——后新儒学的思考向度
诡谲的即与孔颜乐处
作者: 杨泽波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圆善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阐述儒家圆善思想的过程中,牟宗三创立了一个重要概念:诡谲的即。正确理解这一概念是全面把握牟宗三相关思想的前提。但由于牟宗三行文晦涩,读者很难清楚把握这一
两种“生命的学问”:从比较研究方法看儒学与基督教“会通”之途径
作者: 赵杰   来源: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生命的学问"乃借用牟宗三先生语。不过牟先生认为,儒家"明明德"的学问才是真正"生命的学问"。笔者以为,基督教信仰也是"生命的学问",故而使用两种"生命的学问"这一论题,以示比较研究之义。
諭孔子“仁”學的境界
作者: 林盛彬   来源: 2007年海峡两岸社会与文化学术会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仁学境界   儒家思想   道德创造   孔子   仁心性能   天道道体  
描述: 牟宗三先生在《圆善谕》中强调:“仁体、性体、道体是一也。一切存在俱函摄在这仁心性能中,这能作道德实践能起道德创造的大人生命中。若离开大人之践仁而空谈天道,这便是玩弄光景之歧出之教,亦日偏虚枵腹之妄大
中国儒学:大综和系统
作者: 罗义俊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中国儒学是个大综和系统。我这个判识来自牟宗三先生。在1992年第二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上的牟先生演讲词(原是在会前发表在台湾《联合报》副刊的访问稿),直揭标题为《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大综和与中西传统的融合》,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大综和系统。
现代儒学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方朝晖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今日中国哲学界最突出的学者与冯友兰比一比就知道,没有一个人在气象、格局、规模上能与冯先生相提并论,更不要提王国维、熊十力、牟宗三、钱穆等老一代学者了。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