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佛日契嵩释儒会通思想探微-以《辅教编•孝论》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辅教编•孝论   释儒会通   佛日契嵩  
描述: 佛日契嵩释儒会通思想探微-以《辅教编•孝论》为中心
唐君毅的宗教融合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融合   宗教意识   判教原则   基督宗教   佛教   儒教  
描述: 唐君毅先生的宗教融合思想,立基於儒家傳統中寬容的宗教精神,輔以分判由夾雜到純淨之宗教意識的判教原則與佛教華嚴宗之思維方法。他針對儒、釋、耶三教之精神勝境與思想義理進行一番深入理解、判別與融合的工作。無疑的,這是一種介於不同宗教之間具有艱鉅挑戰性的觀念開發;而同時也是一項夾雜於不同宗教之間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觀念冒險。本文嘗試逐步描繪出唐君毅宗教融合思想的完整風貌,並提出其可能面對的挑戰加以反省。 在唐君毅的理解中,基督宗教崇拜超越者的高明,可配「天德」,足以盡「天道」崇高之極致;而佛教肯定眾生皆有內在佛性的平等,可配「地德」以盡地道之廣大。儒教以其立「人極」以見「太極」,呈現出「天人不二」之德,可在道德實踐中盡「人道」之尊嚴。總而言之,唐君毅先生的理想是嚮往一個儒、佛與基督宗教能各盡其分及和諧融合,以貫通「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宗教融合境界。
晚明释德清与陈乾初对《大学》知行问题之儒佛诠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行问题   大学   释德清   陈乾初  
描述: 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大學》原典本身,原本就是一個蘊含了豐富多義性的綜合體。尤其在晚明,釋德清的《大學綱目決疑》與陳乾初的《大學辨》,更是針對各種相關的論題,各自表述了他們推陳出新的卓越見解。特別是在《大學》的知行問題上面,釋德清的自性清淨心的真常觀點,與陳乾初特意強調「學之不已」的力行理念,便存在著微妙的呼應關係。當然,因爲兩人的基本立場,畢竟一爲禪者、一爲理學家,他們理解知行問題時,原本就有根本關懷的不同;然而,搭配在晚明學界普遍的三教合一潮流底下審視,毫無疑問的,釋德清與陳乾初的知行看法,確實足以視爲是晚明儒佛交會的一種特殊嘗試。
论晓云法师佛教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晓云法师   佛教教育   觉之教育  
描述: 本文主要探討曉雲法師(1912-2004)抉擇佛教教育作爲宗教實踐與社會關懷的原因,及其發展教育志業的理論依據-「覺之教育」之形塑過程、特色與內涵并實踐之道-「二部並進」教育理想的落實過程。文中指出:基於佛教教育爲人類所需、爲佛教培養人才、爲社會弘化奠礎與對治「心物相離」之時代弊病等因素,曉雲法師抉擇佛教教育作爲終身志業。其次,說明「覺之教育」之形塑過程:從儒佛教育思想入手,終於融攝中西教育思想精華;特色則是:淨心與安身爲本、總悲與舛德爲體、智慧與知識爲用;內涵則包括:禪行攝養的薰修、契理契機的施教方針、具足悲智的師資與景觀境教的潛移默化。文末分述其創辦蓮華學佛園、華梵佛學研究所與華梵工學院的緣起、呆旨與辦學特色,從而實現其「二部並進」之教育願景的過程,以顯彰曉雲法師以教育「救心救世」之悲願。
邵雍儒学建构之义理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Shao   Yong   osmologuy   邵雍   eo   history   渔樵问答   易经   皇极经世   命定论   鬼神观   of   Ging   Confucianism   历史哲学   hilosophy   age  
描述: 邵雍作爲北宋儒學大家之一,始終有生平行誼及知識型態的是儒是道的爭議,本文將以中國哲學基本問題的分析方法,首先定位邵雍爲儒家價值意識形態的堅定捍衛者,並且是歷史哲學與易學進路的宇宙論哲學之儒學建構者。 邵雍以孔子爲歷史上的第一人,對人類的貢獻超過任何一個時代的帝王,就此即已見出他的儒學價值中心的哲學立場。他並以「皇、帝、王、霸」四個等級作爲評價帝王治國成效的歷史批判標率,又以「元、會、運、世」的時間史歷程,論說時代演進的階段,並結合入易學卦象排比之更迭中,而建立歷史時間史表,他透過《皇極經世》書的撰寫,評判自古迄今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來建構他的歷史哲學,這整套的理論工程,其實就是邵雍的「作春秋」事業,也就是他的歷史哲學進路的儒學建構。 邵雍另藉由易學中的「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的四位計數架構,來建構他的宇宙論世界圖式,全圖藉由天地萬物的分類與概念連結,建立掌握天地萬物一切事務的知識的宇宙論架構,從而在知識的掌握中獲得預測的功能,在預測的活動中進行掌理天下的儒者事業,作爲儒者用世治國的依據。基於這樣的工作全圖,邵雍確然是一位儒學理論家。 邵雍理論也頗有值得爭議之處,首先,他的時間史知識之成立根據其實只是自己的聯想,又無法與嚴格的曆法學知識和,這都是自古即有人批評的。其次他的歷史哲學觀念中頗有命定論的色彩,此事使得他的哲學理論頗難與儒者成之教的主體功夫修養一致化。又,他也論說鬼神,甚至直說鬼神存在確有其事,鬼神在他的理論體系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邵雍在北宋諸儒間確實不能算是理學家,因爲理氣論問題確實不是他主要的理論創作重點,但是他卻是實實在在的象數學進路的易學家,作者認爲,儒學是需要象數學的,需要象數學進路的宇宙論知識建構以協助儒者掌握世界變化的資訊以致有效管理國家。 儒學在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種種的重新創造的理論努力,究竟應該以何種方向爲關鍵的進路?歷史上的邵雍時常被屏除在軸心的儒學理論建構史之外,重新定位他的儒學建構的特色,將有助於我們思考儒學曾有過的輝煌歲月以及它的式微所代表的歷史演進的意義,作者希望能藉由對邵雍哲學的重新詮釋與義理反省,找出儒學當代化理論建構所應走向的理論道路,應是一尊重多元知識建構使其更具現實掌握力量的理論構作。因此邵雍型態的儒學建構進路應更多地被肯定,至於所說具體宇宙論知識之現實解釋效力,則據實要求之即可。
不应既识西来意,一笑惟拈富贵花-谭嗣同的佛化人生及其佛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梵人文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度众生   性海   维新思想   谭嗣同   不生不灭  
描述: 中國近代思想家大多從佛學那裏吸收養料來充實自己的人生和思想,譚嗣同亦不例外,但是譚嗣同與佛學的交涉自有其獨特之處。譚嗣同自從接觸佛學思想後,便開始了佛化人生的歷程。他不但在個人生活上富有佛學情趣,更以佛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普度眾生的精神來從事維新運動,並建構出了一個儒佛融合的用以指導維新運動的「仁學」思想體系。最後,譚嗣同爲維新運動而獻身所表現出來的不怕死亦是佛教的「無我執、空生死」的涅槃境界的體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