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本真性的证成:儒“增”·道“减”·佛教“不增不减”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真性证成   不增不减   增益   减损   儒道释  
描述: 本真性的证成是儒道释三家都关心的话题,三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证成方式,儒家以“增”(增益)的方式,道家以“减”(减损)的方式,佛家以“不增不减”的方式。儒家主张通过增益的方式从日常的生存状态脱落而出成长为君子以至圣人;道家主张通过减损的方式把世间的桎梏剥离掉,以成就真人的生存状态;佛家主张通过“不增不减”的般若行使人觉解而成佛,达到解脱和无碍的境地。本真的存在样态是超越了对待、化掉了分别心,无有人我、人物之区分的“无分别相”,故圣人、真人、佛一如也。究竟地说,儒道释三家本无隔阂,本真性的证成可以有种种方便的法门,最终的境地必定是“不增不减”的。
《宋元学案》视域下湖湘学派的源流及其诠释——以胡安国、胡寅、胡宏、张栻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栻   胡宏   《宋元学案》   胡安国   湖湘学派   胡寅  
描述: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及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其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黄宗羲基于儒佛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夫3个方面反驳了朱熹对《知言》的批判,指出胡宏的性无善恶说是指作为本体的善性,避免了将善恶混在的气质之性混入义理之性中,胡宏以心属已发的观点出自程颐早年的未定之说,胡宏察识本心发出的端倪而后容易下涵养工夫的观点与程颢的识仁说一致。编纂者基于心学立场推崇张栻较朱熹更早重视涵养工夫,批评其向外穷理的"集义"说,又肯定了湖湘学派以察识日常生活中本心流行的端倪作为体认仁体之方法的宗旨。
儒释道三教与唐初政治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初政治   佛教   道教   儒学  
描述: 唐初统治者立足于社会政治经济所采取的兼容并蓄、一切皆可为我所用的灵活务实的宗教政策,一方面为唐代的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儒释道三教为排次第,积极向政治靠拢,又相互借鉴,各教的世俗化日渐明显,儒学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并进一步发展,佛教的中国化基本完成,道教也空前发达。
杜诗仁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诗   扶弱   共荣   仁性伦理   价值  
描述: 杜甫出生于奉官守儒的家庭,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继承了孔孟仁性伦理的思想,把儒学视为安身立命的思想家园.杜诗蕴含的仁性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涵了博爱、扶弱、俭德与其荣辱伦理思想,其基本特征具有性情之真、济世之善与人格之美等特点,杜诗仁性伦理对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与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论贯云石的经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学   贯云石   思想  
描述: 贯云石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在儒家经典的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透视贯云石的现存作品,其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经学思想,其主要表现在奉儒崇经、经世致用、创新释经方法和兼融释道等诸多方面。
船山心性论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心性论   船山  
描述: 船山创造性地诠释了张载关于“太虚”的观念,提出了“气”本体论,并以“气”本体作为其重新阐释儒学心性论的天道依据,全面阐发了“性”、“心”之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性情论,未发已发说,道心人心说等心性论各个层面的问题。船山对儒学心性论的解释,贯穿着“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以健顺五常之理融合于清通”的主题,突显了儒家传统性善论的主体性原则和天人合一的圣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克服宋明理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及其在精神气质上与儒门之正学的张力和偏差,以便回归儒门之正学,重新确立道德理性的至上地位。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分为三”哲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庸   一分为三   中道   传统文化   守中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之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道家之无为无所不为的守中精神和佛家取中道之不偏不执非有非无的境界 ,以及儒佛道三位一体所构成的天人合一的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 ,无不包含着丰富的一分为三的辩证思维。至此得知 ,“一分为三”的关系式包括三种 :一是“一生二 ,二生三”式 ;二是“天人合一”或对立统一式 ;三是“一而三 ,三而一”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