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学平民化思潮与明代通俗小说
作者: 陈才训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明代通俗小说   泰州学派   儒学平民化   阳明心学  
描述: 阳明心学及泰州学派的理论学说促成了儒学平民化思潮的盛行,身处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明代通俗小说家也通过自己的小说创作加入到儒学平民化的时代潮流中去,这从其小说内容题材、创作目的及艺术趣味上即可看出。明代通俗小说家还对王阳明及泰州学派推崇的作为儒学平民化途径之一的圣谕宣讲予以充分反映。
唐宋儒学复兴运动中的《史通》批判
作者: 王嘉川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赞宁   孙何   柳璨   《史通》   儒学复兴运动   张唐英  
描述: 在唐宋学者重振儒家独尊地位、复兴儒学运动的过程中,《史通》批判是当时学术界振兴儒学、维护儒家思想权威的又一条路径,柳璨、赞宁、孙何、张唐英等人猛烈批判《史通》“妄诬圣哲”的行为,力图重新确立儒家思想毋庸置疑的独尊地位。《史通》批判是以对史学理论著作展开批判的形式,以儒学内部矛盾斗争的方式,配合了儒家思想在外部对佛道两家斗争的主战场,对当时儒学振兴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儒学之难:论新文学反“礼教”的概念置换
作者: 宋剑华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性反思   新文学   “庸俗”   “礼教”   概念置换  
描述: 儒学"礼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五四"以来,出于反封建思想启蒙的客观需求,"礼教"曾一度被视为阻碍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负担,受到了新文学作家的猛烈攻击和无情批判。然而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对于"礼教"的非难,其涉及的内容却并非儒学"礼教"的所属内涵,比如"节操"问题、婚姻问题、"纳妾"问题以及"典妻"问题等,恰恰都是为"礼教"所抵制的社会"庸俗"。新文学将"庸俗"与"礼教"进行概念置换,这完全是一种思想启蒙的运作策略。
儒学与宪政的非兼容性:评儒家宪政派的理论谬误
作者: 李宪堂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宪政派   后新儒家   儒学   宪政  
描述: 宪政是西方文化传统长期孕育的产物,作为迄今为止最具操作性、最接近人道价值的制度,仍然处在向未来敞开的进化之路上。作为文化形态的儒学在“治道”层面上或许可以为宪政建设提供有限度的技术支撑,但二者分属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和规则体系,存在着文化基因上的非兼容性。当复兴儒学的文化意向试图转向恢复儒教“王官学”地位的权力诉求时,标榜复古更新的“后新儒家”就由学术上的荒诞走向政治上的反动,所谓“儒家宪政”既是对宪政的践踏,也是对儒学的歪曲。
从体用之辨看儒、道政治思想的差异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政治思想差异性   体用之辨反复之道儒  
描述: 表面上看,儒、道对于如何治世理物似乎有着根本的分歧:儒家倡文教、重制度,对于仁义礼乐多有肯定,积极"入世";相反,道家则常辟仁义、毁礼乐,其对于"人间世"似也保持距离、冷眼观之。然而,上述差别并非意味着二者的政治思想是彼此悬绝、隔膜不通的。在思想渊源、立学宗旨与致思理路上,二者实则多相通融,如:它们皆以生生视王道,皆谓王的本质在于公正性,皆主体用一如、本末一贯,皆重本体、尚反复,并据以反思、批判观念或制度的异化。
简论中国的宗教与宗教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宗教性   经学   中国宗教   民间信仰  
描述: 中国有没有宗教?儒家是不是宗教?儒、道、佛三教之间到底有没有一种共融的信仰形式?这一系列颇有价值的"现代性"问题是我们开展华人宗教研究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通过对"中国无宗教"、"儒家非宗教"陈说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知道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和哲学充满了各种"宗教性",置汉族人的宗教生活于不顾,试图说明整个"中华文化"传统,或者说改造出一个现代"精神文明"体系,肯定是不可能的。"五四"后学者按西方基督宗教的定义,提出的"中国人宗教意味淡薄,中国文化缺乏宗教"的说法需要反省。中国宗教虽然在教义、教会等形式上不如西方亚伯拉罕宗教那样突出,但在祭祀、庙会、法会等形式上却更胜一筹。中国近代传统的历史研究,包括思想史、文化史、经学史、文学史、地方史,甚至经济史中都有很多宗教课题的研究。目前的宗教研究亟须一种综合性的整体研究,即将"中国宗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不分儒、道、佛,结合文、史、哲,兼及社、法、经等多学科,建立一门真正独立的"宗教学",对"中国宗教"加以系统的研究。
宋明新儒学“儒佛合一”说之检讨——兼论思想的兼容与创新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兼容   宋明新儒学   儒佛合一   创新  
描述: 宋明新儒学实现了“儒佛合一”之观点是一种错误的“共识”,因为无论是就本体论思维、修养方法,还是心性论方面,都足以说明宋明新儒学没有达到“儒佛合一”;而宋明新儒家对佛教的态度,尤其表明所谓“儒佛合一”只不过是某些不求甚解者编织起来的一个美丽梦幻。这一错误的“共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在思维方法上的混乱和盲从。思想发展一般表现为思想的兼容,思想的兼容有载体兼容、补位兼容及诠释兼容等形式。思想兼容不等于思想合一,更不必然等于思想创新。
孙中山的和平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明   孙中山   和平   世界  
描述: 和平主义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传统,也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孙中山的和平主义根植于中国文明的和平传统,它熔儒、道、墨、佛和平传统与现代人道主义、世界主义于一炉,形成了一套具有前瞻性和普世性的国际关系伦理。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和战争威胁,孙中山的和平主义正愈益彰显其思想价值。这种"王道的民族主义"承袭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伟大遗产,与西方"权力的民族主义"大异其趣。
坚持走儒释道综合研究的学科建设之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哲学史   研究方向   中国佛教   学科点   儒释道   佛教哲学   综合研究   学科建设  
描述: 坚持走儒释道综合研究的学科建设之路
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笔谈):坚持走儒释道综合研究的学科建设之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学科   儒家思想   道教哲学   中国   儒释道   高校   佛教哲学   学科建设  
描述: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环,近几年来南京大学在进行“211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使学校在许多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