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课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 尹春梅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语国际传播   现状   孔子课堂   发展趋势  
描述: 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一起发挥着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球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如何运营好数量如此庞大的孔子课堂离不开理论助推与指导。目前汉语国际传播的研究多集中在孔子学院层面,孔子课堂层面的研究成果还为数不多,基于孔子课堂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实践的现状,文本论证了开展孔子课堂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尝试挖掘该层面有待开发的富矿和通道。
略论先秦道儒两家思想中对“人”的发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然   本然   应然     主体价值  
描述: 文章从本然、应然和实然三种状态入手,剖析先秦道儒两家学说中关于人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揭示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而且也揭示了心性关系下人对人的认可.这两方面共同支撑了人的主体价值地位.
佛教入华早期对本土神学依附的传播策略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学依附   佛教   本土  
描述: 佛教入华传播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为主,儒、释、道三家既冲突又互相融合格局的形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恒河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巨大差异,佛教在入华传播之初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冲突.佛教传播者明智地将佛教教义与中华大地上盛行的神学思想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佛教在中国立足的问题,为其后的佛教中国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近两千年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中的佛教早期是指魏晋南北朝佛教大规模入华以前.
扬雄辞赋创作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扬雄   辞赋   儒学  
描述: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他的文学创作体裁多样,其中成就最为显著的是辞赋。文章试从扬雄各个不同时期的辞赋创作入手,结合他的创作背景和人生哲学,对其文学思想中的本儒兼道的特点予以疏说。
葛洪神仙思想新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化   神仙术   神仙学说   道教   金丹   求仙   方术   宗教组织   神仙思想   服食  
描述: 一、泛论神仙学说的性质和葛洪的评价 随着人们对探究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特色的兴趣的增长,道教这个中华民族历史上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眼下学者们谈道教,不能不谈葛洪。但是葛洪与道教之间,到底有多少关系? 生活在公元三至四世纪的葛洪,是中国古代一位重要的知识分子。《晋书葛洪传》称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但是他的学术遗产,千百年来很少得到恰当的理解。因为他“不成纯儒”,“尤好神仙导养之法”,历来被人看作神秘的道教宗
从“元晦”到“不远复”——朱熹早期教育环境的道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朱熹   整合   理学  
描述: 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实现者和完成者,其思想规模宏大.比之于"北宋五子",朱熹对道家(道教)的习染历时更长,内容更杂.他注老评庄,辨别儒道,又旁及道教.通过一系列整合与改造,完成理学体系的系统建构.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朱熹早期教育环境的道家影响,"以儒名家与三教整合"说明朱熹早期教育的背景,这一特点形成了影响朱熹终生的学术和性格特色;"出入老学阶段的道家心态及思想转变轨迹"说明朱熹由弛心超世脱尘的道家玄境转向"理一分殊"的儒家理想的思维历程.
中学古文注释商榷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古汉语   说文   批判继承   高中   古文   俗语词   训释   历史范畴   古义  
描述: 中学古文的注释,批判继承了先儒时贤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说是可取的,但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其梳理成条,就教识者。一、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语言属于历史范畴,时代推移势必造成字词的意义变化。消失的古文虽然今天不用了(或仅保存在个别词语中),但却完整地
从物理教育学看学科教育学的建设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法课   准备条件   教育内容   教学手段   性教育   学科教育学   教育质量   物理学习   物理教育学   教学方法  
描述: 高等师范院校是为四化培养教师的高等学府。近几年来各科教学法课,不论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虽然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距离需要还差距甚大。目前教育形势的发展,已向我们提出要把“教学法”课从一般的教学论和方法论上升为教育体系的学科教育学。早在1983年我校门学儒副校长就已提出要为建立学科教育学准备条件的问题。最近国家教委又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了学科教育学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