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试探
作者: 邵鸿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屏风   史记   海昏侯墓   孔子  
描述: 本文根据最新公布的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屏风有关资料,对屏风文字进行了释读。在此基础上,对该屏风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进行了讨论,认为其不仅可能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人物像传屏风实物,也是迄今仅见的以孔子师徒为主题的屏风实物;屏风关于孔子的生年记载与传世文献完全一致,有关争论应可停息;屏风云孔子"姓孔,子氏"应为"姓孔氏"之误,"野居而生"则当为"野合而生";屏风文本与《史记·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可能有密切关系;屏风中较多文字错误则表明,其可能只是刘贺为自保而以尊儒示人的一件道具。
陶渊明与洙泗遗音——兼及海东文家对陶渊明的儒学想象
作者: 曹虹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辞赋   陶渊明   儒家   理学  
描述: 从陶渊明与儒学的关系,颇可以领略陶公的诗性所达到的思想深度。陶渊明的诗文中几乎篇篇有孔门的影子,或遥相映射,或旁见侧出,以至于清儒沈德潜认为他当得起“圣门弟子”。“先师遗训”是陶渊明生命意识之所取资与融会,不仅如此,从洙泗遗音作为一个生生不已的活的传统而言,陶渊明对儒学的灵动体认也成为照察后世理学风景的一个窗口,在李朝中期的赋家手上所发生的“理学化”与“陶渊明化”的迭合现象就是一个有趣的印证。
金圣叹与甫里许氏交游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圣叹   长洲许氏   甫里镇   文人交游  
描述: 明清之际长洲甫里许氏有五人与金圣叹为友,即许王俨、许来光、许定升、许定贲、许虬。金圣叹曾与讨论评选唐诗事,并在《小题才子文》收入许虬时文三篇,引述其评价时文之语。五子的籍贯、功名、生卒、家世、关系等问题,尚有很大的研究余地。诸许为晚明文学家许自昌之后,家风儒而好佛,交游广泛,富有才学,参与地方慈善事业,各人生平历程之考证亦可为明清江南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研究提供典型个案。
刘子翚的生平思想及其对朱熹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屏山集》   刘子翚   儒学  
描述: 在南宋早期,刘子翚是道学的枢纽性人物。在青年时期,他从事过抗击金兵等军事、政治活动,壮年以后以居家讲学为主。他的思想历程是前期沉溺默照禅,后期复归儒学。他为朱熹开示了理学门户,他最终的儒学立场和归宿对朱熹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刘子翚的学问大旨建立在整合理学与禅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他的哲学论著融禅理而不引佛经,铸造了以儒包佛的理学体系。其《屏山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圣传论》、《维民论》和《论时事劄子八首》。
宋代印刷传媒与诗分唐宋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谷登堡   诗分唐宋   传媒效应   印刷文化史   雕版印刷  
描述: 雕版印刷作为图书传播之媒介,崛起繁荣于右文崇儒之宋代。印刷传媒挟其"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化身千万,无远弗届之优势,初与抄本、写本竞奇争辉,终则印本取代写本,成为知识传媒之新宠,促使宋代士人之阅读接受更加多元与丰富。印刷术在两宋之传媒效应,传世文献征存不多,笔者拟借镜谷登堡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在中古欧洲改变了阅读环境,影响了接受反应,同时加速古老变革,重组文学领域,征存传统典籍,催生创新体类。凡此,两相对照,皆攸关印刷文化史之探索,堪称创新研究之课题,值得开发讨论。
儒、道、佛理想人格的融合及其对国人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体系   理想人格范型   道家   儒家理想人格   现实人格   仁义道德   理想人格   国民人格   社会理想   心理结构  
描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人格特征,以它为主的理想人格成为几千年来各阶层中国人生活的楷模.但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本是各据其理,自成体系的,儒崇尚“仁”、“礼”,实行的是内圣外王的大同理想;道家则崇尚自然,宣扬虚净无为,超脱俗世;而佛家则更进一步,要求人们温灭人性,随缘而安,与世无争.其中,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又一直是占着文化的主导地位,它所设计的煌煌盛美的理想人格——圣人,理应成为国人人格的主要楷模.事实并非如此,这三家理想人格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变更,相互吸收融合,最终走到一起,形成了融三者为一,吸取各家之长的一种人格.这一理想人格深深地影响着几千年来国民人格的发展,形成一种进则儒、退则道、隐则佛,得意时建功立业,失意时亦能自善其身的一种进退从容,宠辱不惊的人格范型.这一典型人格的形成显然是三者融合所致.我们无法从儒、道、佛任何单独一家的思想中找到这样的见证.
当今向孔子借鉴什么?:兼探孔子思想与《周易》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易     中和   孔子   忧患意识   过而能改  
描述: 处在钱潮滚滚,充满焦躁危疑忧惧情绪,人与自然、人与人疏离感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开私塾,拜孔子,背儒经,无疑是希望收到调整心态、从容对待潮流挑战的效果。孔子的价值观中有哪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达成这个目的?现认为,要认识孔子其人其学,必须抓住"道",而孔子之道又导源于《周易》。探源讨流,说明孔子思想中最值得当今汲取或借鉴的东西是:一、周易和孔子之道的理想境界———中和之道;二、周易的忧患意识和孔子的担当精神;三、周易的"彰往察来"和孔子的"过则勿惮改"。
谈“任侠”:和余英时先生商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以智   任侠   《周礼》  
描述: 针对余英时先生《侠与中国文化》一文的不足与不确处,提出四点,加以补充与纠正:(1)追溯任侠的起源、儒侠的起源及儒侠的形成;(2)论析谭嗣同对任侠的理论阐述;(3)任侠之风并未在西汉中期后消失;(4)明、清时期对任侠认识的深化。
朱熹理学与儒、佛、道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专制制度   新儒学   三纲五常   思想资料   封建统治者   孔子   唯心主义   朱熹理学   南宋   哲理化  
描述: 朱熹理学是我国南宋时形成的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哲学体系。当时,南宋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南宋封建统治者对于北方女真族奴隶主金国的入侵采取消极防守退让政策,对国内的农民起义却极尽镇压之能事,并大力加强思想钳制,妄图维持他们的偏安局面。
论墨家的死亡观——兼及墨、儒、道死亡观之区别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墨家   非命定义  
描述: 墨家对死亡问题的探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采取了一种实用的经验主义方法,重在对死进行效用性的实际考察。墨学虽倡导人们对死取纯理智的态度,但与时下许多论者的看法不同,墨家充分注意到死亡过程中人的情感问题。墨家特别反对人在生死问题上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推崇一种积极有为的生死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