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作者: 吴震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儒教   近代化   日本化   土著化   日本性   儒教  
描述: 在战后近七十年的过程中,日本学者对战前出现的“儒学日本化”问题有反思也有批判。有学者以为可以通过“日本化”与“近代化”的双重视角来重建德川思想史的新图像,也有学者力图解构“日本化”理论而采用“土著化”以代之。从本义上说,“日本化”意味着将外来文化如中国儒学转化为自身的日本化儒学,从而形成日本儒学。但问题显然并非如此简单。“日本化”得以可能的前提在于:在外来文化传入之前,必首先存在某种固有的日本传统文化(丸山真男称之为“日本性”),作为转化外来文化的思想资源,由此才能使儒学“日本化”成为可能。但是如何界定“
从对“致知在格物”的不同诠释看新儒学的问题意识:从朱熹和王阳明到熊十力
作者: 张庆熊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物   熊十力   致知   王阳明   朱熹  
描述: “致知在格物”是中国儒家古代经典《大学》中的名句。宋明时期,朱熹和王阳明对于这句话中“致知”、“格物”及其关系的含义做了不同的诠释,反映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重大差异。到了现代,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讲解《大学》时主张把王阳明对“致知”的诠释与朱熹对“格物”的诠释结合起来,表现出他所意识到的宋明理学与心学中各自的问题,以及他所发觉的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和以“认知”为基础的科学之间的张力。熊十力的这种综合工作标志中国现代新儒家从致良知的内圣中开出科学民主的外王努力。
论儒的最初职业与身份自觉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自觉        
描述: 章太炎《国故论衡·说儒》指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作为达名,儒在古代中国往往是知识阶层的统称,而且也并不仅限于儒家门生。作为一类物事的种属称谓,儒通常用以指称具有一定德行品格与专门才能的人。作为具体的学派名称,一般则专指攻于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经典、以仁义之道为行动意旨与生活理想、敬拜孔子为圣师的儒家。作为一种正规职业的儒,可能开始于殷商。发展至西周时代,儒者已有官方与非官方的分别。春秋之后那些一度专以祝、宗、卜、史为职业的人群进一步分化,一部分经过自觉改造而转化为可以为上层贵族相礼、教书的知识分子,继续为主流社会服务,另一部分则蜕变成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粗野乡民,有的堕落为穷困潦倒、不稼不穑、无所事事的游民,有的甚至做起了劫贼的勾当。《荀子·儒效》说:"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其位则美俗"。这是儒家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使命、功能、作用进行了全面定位,使儒由原先的治丧、相礼或教书上升到经世、济民、治天下的高度,其活动舞台也从普通民居走向了帝王庙堂。而荀子所谓"大儒"、"雅儒"、"俗儒"则是荀子本人于职业、人格上的理想划分,也是对当时儒之流品基本现状的忠实记载与客观描述。
17世纪晚明“功过格”的新趣向:以颜茂猷“儒门功过格”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门功过格   迪吉录格   袁了凡   当官功过格   颜茂猷  
描述: 17世纪晚明时代以《功过格》等善书为载体的劝善思想正汇为一股潮流,那些原本属于佛道两家独创的具有浓厚宗教伦理色彩的《功过格》竟开始受到儒家士人的青睐和关注,甚至出现了将《功过格》纳入"儒门"的新趣向。福建士人颜茂猷在袁了凡《功过格》的基础上经由一番大胆的创新和改造,创作了以社会伦理为核心关怀的《当官功过格》以及以家庭伦理为主要诉求的《功过格》(被后人称为"迪吉录格"),便是"功过格"新典范的重要表现。通过对这两部"儒门功过格"的案例设计的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儒家精英一方面并不排斥善恶相报的报应观念,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深入思考德福一致、转祸为福如何可能等问题。
初唐儒家话语下的三教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话语   三教关系   初唐  
描述: 贞观之治的基本治国方略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是儒家治理之道的典型体现。唐太宗的三教政策是其治理之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一般认为,唐初三教政策是儒、释、道三足鼎立,这种说法稍嫌笼统。事实上,唐太宗取了重儒、崇道、尊佛的总体政策,具体即重儒以寻求道统的合法性,确立治国理政的主体;崇道以寻求血统的正统性,为提升皇权合法性的基础;尊佛以重建精神信仰,以为归化民心的工具。在确立儒学官学正统地位和国家民族主体信仰地位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以儒为主,以佛、道补充和辅助,儒、佛、道三教并行,三元和合的思想格局。
清代安徽慈善组织时空特征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慈善组织   原因分析   时空特征   安徽  
描述: 清代安徽慈善组织发展时空特征显著。乾隆后期以后善堂数量大规模增加,嘉道以来数量增加更明显,主要表现在安庆府辖境施棺助葬安置流民类善堂普遍建立。安庆府属各县善堂主要以小社区应对流丐骚扰、胥吏验尸中讹诈居民为主,有少量民众应付杂泛差徭的因素。善堂集中在六安州、芜湖县与安庆府,因为芜湖乃交通枢纽商业发达,怀宁为巡抚所在地,安庆府各县处于交通干道,乃流民乞丐出省必经之地,各县有大批流民到附近各府租种或垦荒,流民外出对地方骚扰不可避免。乾隆后期以来善堂数量高度集中与小社区型善堂应对流民间的密切关系,成为清代安徽慈善组织的显著特征,这与江南小社区善堂“儒生化”特征迥异。
17世纪晚明“功过格”的新趣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7世纪晚明时代以《功过格》等善书为载体的劝善思想正汇为一股潮流,那些原本属于佛道两家独创的具有浓厚宗教伦理色彩的《功过格》竟开始受到儒家士人的青睐和关注,甚至出现了将《功过格》纳入“儒门”的新趣向。福建士人颜茂猷在袁了凡《功过格》的基础上经由一番大胆的创新和改造,创作了以社会伦理为核心关怀的《当官功过格》以及以家庭伦理为主要诉求的《功过格》(被后人称为“迪吉录格”),便是“功过格”新典范的重要表现。
儒家性朴论:以孔子、荀子、董仲舒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性朴论   性善论   性恶论   儒家  
描述: 在儒家中持性朴论的典型代表是荀子和董仲舒,孔子也倾向于此论。《荀子》一书中的《礼论》、《劝学》、《荣辱》、《儒效》等都表明了人性朴,而《性恶》应该是荀子后学所作。董仲舒在继承荀子性朴论的基础上凸显了性中善的潜质,但不认可孟子的性善论。根据性朴论,人性不能说是善的,也不能说是恶的,而是中性的,故它不同于性善论,也不同于性恶论。性朴论也异于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司马迁、董仲舒、韩婴等西汉中期的人未读过《性恶》,对我们推断它的产生时间很有帮助。
从韩国儒学史的角度来看茶山道德情感论的意义:兼论朝鲜性理学“理的下向化”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性理学   韩国儒学   茶山   下向化  
描述: 作为韩国儒学派的重要人物,茶山丁若镛(1762—1836)虽然非常肯定朱子的地位,但却试图超越朱子,主张追溯孔孟儒学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儒学思想的本质。茶山以经验性的事例和经典文献为依据来论述性善说的实践可能性,试图从人们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的情感来寻找人的本质属性,这比一般性理学形而上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茶山的道德情感论将哲学的主题从"形而上"的领域转变到了日常的"生活世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道德世界。这与儒学的本旨并无大异,只是茶山更加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理想的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可能性。这在朝鲜儒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牟宗三儒教观评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盈教   人文教   分散性宗教   儒教   内在超越  
描述: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牟宗三主要是作为一位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的形象出现的,与他的儒家哲学的研究成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他对儒教问题的研究被严重忽视了。实际上,他是五四运动以后重新肯定儒家宗教性的思想家之一,从儒耶对比角度对儒教精神做出了系统阐述,并得出了儒教是内在超越的结论,成为当代新儒家里程碑式的思想贡献。但是,牟宗三的儒教观存在一重要局限,他所谓的儒教其实只是士林儒教中的心学一系,而同样在儒家历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朝廷儒教、民间儒教,均未能进入其分析视野,甚至同为士林儒学的理学一系也因为"别子为宗"的判断而被排除在外,从而严重影响了内在超越说的概括性和说服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