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杜维明的儒学宗教观概述
作者: 姜燕   来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维明   道德的形而上学   人文主义   内在超越  
描述: 在现代性思潮之下,如何阐发儒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杜维明认为,儒学的宗教性维度的开显是很重要的。他认为儒学的宗教性有三个维度:其一,内在的超越性;其二,人文主义;其三,道德的形而上学。探讨、研究杜维明先生关于儒学方面的思想,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论“天人合一”的本质特征及其对西方心理学界的理论影响与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内在超越   精神  
描述: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精神之一,彰显的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观,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内在超越"所能达到的精神世界的巅峰,"天人合一"攀登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上的高峰。中国儒释道的核心精神以及整个中国文化所形成的心性修养路径最后的终点也就在于此。"天人合一"是人的心灵与精神超越所形成的感悟与心灵体验,反映的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本体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贡献也就在于此。
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少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儒学   内在超越  
描述: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要真正的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必须成为一个法治的国家。然而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儒文化,儒学所倡导的"内在超越"与依法治国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儒學與宗教關係問題的多重内涵
作者: 王涵   来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   儒學   儒教   内在超越  
描述: 儒學的内在超越思路呈現出一種富有特色的宗教性,它相信人性和由人性展開的世俗生活中藴藏着超越性的意義,相信通過在現實生活中履行自己的義務,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不斷修身成德,就有可能上達天道,實現超越。作爲大傳統的儒學和小傳統的世俗生活既相即,又相離,需要在後者中仔細鑒别哪些内容可以被稱爲“儒”之教。祭天、祭祖、祭孔等可能被納入“儒”之教的内容,其性質爲宗教儀式或僅爲人文活動,與祭祀參與者的心態和觀念密切相關。當代新儒家弘揚儒學内在超越型態的宗教性。通過建立宗教組織的方式使儒學與社會生活建立關聯,其必要性和可
论孔子的文化焦虑与传承意识——以孔子乐教思想为考察中心
作者: 雷永强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明仁学   以质救文   文化焦虑   删诗正乐   内在超越  
描述: 孔子之时,文质乖离,由于缺乏“质”的支撑,周文亦呈现疲态。为摆脱先王乐教之“文”的形式化,孔子发明仁学,以质救文,使之走上了人文的、内在超越的路向;孔子本着深深的文化焦虑和继绝学的文化担当精神,整理上古文献,接续斯文,其功最著者在删诗正乐;在乐教实践中,孔子知行合一,倡雅声正乐,其美善兼济,化民成俗,和同天下,成为儒家治国济世的有效手段。
自然与人性:孟子和庄子道德发生学之异同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发生学   自然与人性   庄子   孟子   内在超越  
描述: 孟子和庄子分别把道德之发生归之于自然和人性,承认道德的自然属性。在道德发生学问题上,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内在超越”。然而,孟子和庄子对于人性之自然属性有不同的判断,造成了儒、道两家道德发生学的根本分歧。孟子认为社会性的善也是内在于自然的,可以从本性中求得,同时又以人性与动物本性之不同论证人性在道德属性方面的优越性。庄子认为人之道德行为是自然而然的,一旦放在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下就偏离了内在性而导致道德的外在化并进而伤害道德的真性。庄子推崇纯任自然的道德发生机制,因此不承认人在道德属性上具有优越性。
牟宗三儒教观评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盈教   人文教   分散性宗教   儒教   内在超越  
描述: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牟宗三主要是作为一位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的形象出现的,与他的儒家哲学的研究成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他对儒教问题的研究被严重忽视了。实际上,他是五四运动以后重新肯定儒家宗教性的思想家之一,从儒耶对比角度对儒教精神做出了系统阐述,并得出了儒教是内在超越的结论,成为当代新儒家里程碑式的思想贡献。但是,牟宗三的儒教观存在一重要局限,他所谓的儒教其实只是士林儒教中的心学一系,而同样在儒家历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朝廷儒教、民间儒教,均未能进入其分析视野,甚至同为士林儒学的理学一系也因为"别子为宗"的判断而被排除在外,从而严重影响了内在超越说的概括性和说服力。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与“内在超越”
作者: 暂无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古代文人   中国   儒释道   内在超越  
描述: 生死观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宏大哲学命题,中西方在生死观上有很大的不同。与西方的惧怕死亡不同,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内在超越"死亡的意义所在。在古代文人的作品里,"内在超越"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以此概念为核心,主要分析了道家、儒家、佛家以及在"儒释道"三家合流影响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死观。
论孙中山「本体论」的思想体系-以儒、耶两家本体论会通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兴岗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在超越   孙中山思想   会通   本体论   内在超越  
描述: 论孙中山「本体论」的思想体系-以儒、耶两家本体论会通为例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探究
作者: 谭珺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学第三期发展论   杜维明   文明对话   现代转化   内在超越  
描述: 发展儒学是当代新儒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当代,儒学发展有两个阶段性任务:第一,要解决儒学生存问题;第二,要构建儒学发展规划。在当代新儒家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儒学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的任务目标将是新儒家今后要论证的主要问题,学界把第二阶段课题归纳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20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的学者杜维明在当代新儒家前辈的论证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更为系统的、富有创新思路的、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儒学第三期发展理论。与当代新儒家在第一阶段中所做的工作相比,杜维明重在揭示儒家思想的精神价值,彰显儒学的现代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