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
作者: 姚才刚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一分殊   新儒学   刘述先   内在超越   系统哲学  
描述: "第三代新儒家"是目前中国大陆学界通行的说法,意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即开始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的新一代儒家学者.他们沟通中西,反省现代化与全球化,促进文明对话与全球伦理,改造并诠释儒学思想资源.该文以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刘述先为中心,深入探讨?
汤先生引发的哲学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知行合一   体用一源   儒藏   园会   台湾大学   汤一介   驾鹤西去   令人   内在超越  
描述: 看来不管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在规律和道理面前真正体现了殊途同归的不可抗拒,"和而不同"的哲学境界才是充满善意的最高境界。因为此生涉猎哲学思考稀少、罕见,所以对大名鼎鼎的哲学大家汤一介先生此前知之甚少。直到在北京大学校庆时节,习主席亲自到北大祝贺并看望先生,才知道耄耋之年的汤先生正在领导一项旷世工程,数亿字、330本之多的《儒藏》编撰。再次引起我的注意,是时隔不久的9月9日,汤先生驾鹤西去令人痛惜,从诸多学人的悼念文章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派系   佛学   阐述   佛教   净土   非理性思维   禅宗   鼎盛   内在超越   心性  
描述: 两汉之交,佛教东传,在中国经历了初传、兴起,至隋唐便在空、有二宗分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派系和独具特色的中国佛学。其在思想理论上,集数百年之美华,援儒入佛,重点阐述心注问题。特别是禅宗,把心外佛变为心内佛,由外在超越转向内在超越,实现了中国佛学的第一次革命。宋元以降,佛教在经历了鼎盛之后转入了全面渗透的阶段,特别是禅宗直觉体悟、凝思寂虑等非理性思维方式,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随缘任运的生活态度,恬膻幽隐、亦庄亦谐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了知识阶层,并渗透到整个社会心理,积淀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一时期,禅风虽然炽如烈火,理论上却无甚建树,“窄而深”的研究趋于神秘主义,机释棒喝已遁入奇诡怪戾之途。超亡送死,与鬼为邻;逃禅避祸,远离嚣尘。寺僧多乏学力,佛教宗风表颗,隋唐时代教理昌明之象已丧失殆尽。但佛法全面渗透的结果却蔚成士子学人研习佛典之风,佛儒汇通之势反而强化了佛学的入世转向和参与精神。道咸以降,国势凌夷,知识阶层早已失去附庸风雅,浅斟低吟的宣政风流,更无威加海内,歌舞升平的康乾雄姿。年少气盛之上无不疾首扼腕,倡言变法。然而固有之;日思想,寻章摘句,为六经之奴婢;传入之新思潮...
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高考(语文数学英语)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特征   人道   人本主义   孔子   文本   人文精神   普遍人性   阅读训练   儒学   内在超越  
描述: 儒学的人文精神冯俊何谓儒学的人文精神?在我看来:一曰人文,二曰人性,三曰人本,四曰人道。儒学人文精神的人文特征,是指自周公制礼作乐始,特别是自孔子开创儒学派始,人的精神就从
“内圣外王”的出世入世两面性:儒佛道互补之原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文人学士   内圣外王   佛教   中国化   互补   三教   传统知识分子   内在超越   出世入世  
描述: 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互补,特别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儒佛(道)双重人格常常是令人迷惑的现象。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操持’为特色的。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个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经》。不但采作注释,并且常常作一点注释。唐有三教辩论,后来变成大家打诨,所谓名儒,做几篇迦碑文也不算大事。宋儒道貌岸然,而窃取禅师的语录。清呢?去今不远,我们还可以知道伪者的相信《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阳骘文》,并且会请和尚到家里拜忏”。(《鲁迅文集·吃教》)
析当代新儒家的“返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类型   儒家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思维方式   返本   当代新儒家   价值系统   儒学   现代化   内在超越  
描述: 一近来,海外有些学者提出,“如何在接受‘儒门淡泊’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重新认识、理解、体会并进一步发掘儒家传统的精神资源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条件,才是我提出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立言宗旨”。怎样实现这一“立言宗旨”呢?回答是:既要“继承五四”,“坚决和假尊孔读经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反动势力划清界线”,又要改变“传统文化几成绝响”的状况,“重新认识传统”,发展儒学;对儒家传统文化,既要“扬弃封建遗毒”,又要像“西方学人对待柏拉图采取敬之如神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