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礼与德的转换——《礼记正义·中庸》孔疏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疏   中庸   郑玄   礼法   德性   圣人  
描述: 因“疏不破注”之说,《中庸》郑注与孔疏被认为完全一致,然分析孔颖达之疏解可发现,其解释倾向与郑注颇为不同,尤其体现在中庸、诚身、圣人三个方面。孔疏将“中庸”理解为圣人之性情,却剥离了郑注“以礼释中”之意,他等修身于诚身,并以之为“中和之为用”的实现形式。在孔氏看来,《中庸》之圣人应从德性上加以理解,因而,有德无位的孔子与传统圣王主要在德性上具有一致性。由此,郑玄“制作礼法”的圣人观念被孔疏予以转换。
19世纪日本儒学思想的朱陆之争——以楠本硕水《朱王合编》为中心
作者: 申绪璐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楠本硕水   日本儒学   朱陆之争   知行先后   朱王合编  
描述: 18世纪末,朱子学在德川幕府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中取得独尊地位。但是进入19世纪,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日益增大,并成为幕末维新期的重要思想。在此过程中,昌平坂学问所的儒官佐藤一斋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日本崎门学派的朱子学者,楠本硕水于19世纪末编撰《朱王合编》一书,其中收录大量幕末维新时期阳明学者和朱子学者围绕朱陆之争问题的争论。该书不仅反映了19世纪日本儒家学者对于朱王之争的反思,关于理学的相关问题的讨论如读书求道、知行先后等亦得以进一步展开。《朱王合编》是了解19世纪日本儒学思想的一份重要材料。
儒、道、释三家的悦乐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行仁   悦乐   明心见性   逍遥   儒家   释家  
描述: 儒家、道家、释家是中国哲学的三大主流,全都洋溢着悦乐的精神。儒家的悦乐源自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家的悦乐在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乃至于由忘我而找到真我;禅宗的悦乐则寄托在明心见性,求得本来面目而达到入世、出世的和谐。真正的悦乐,不是用任何方法可以直接追求的,只有当立己达人的工夫到达某一境界,这时悦乐才会自然而然地从心灵深处涌现出来。
论贵州傩文化佛道儒巫混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杂原因   佛道儒巫   贵州傩文化  
描述: 贵州傩文化最终形成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文化格局,其原因极为复杂,它的形成几乎与贵州本土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以及文化习俗的方方面面分不开,是这些诸多因素糅合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五:一、贵州巫教文化的传统;二、中原三教合一的影响;三、黔中土司流官的提倡;四、封闭地域环境的制约;五、民众心理情感的需要。
生命观视阈下的侗族丧葬仪式——以锦屏彦洞为个案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彦洞侗族   生命观   丧葬仪式  
描述: 锦屏彦洞作为九寨侗族的代表性村寨,其丧葬仪式便是北都侗族对生命的集中诠释。深受本土原始信仰,兼具儒、道、佛三者影响的丧葬过程蕴藏着侗家原始生命观、儒家生命意识论、道教自然主义死亡观以及佛家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本期导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进   农业保险   国家级贫困县   保险现状   商业性保险   县域经济发展   明心见性   杂诗   真我   皇木  
描述: 儒、道、释三家的悦乐精神:儒家的悦乐源自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家的悦乐在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乃至于由忘我而找到真我;禅宗的悦乐则寄托在明心见性,求得本来面目而达到入世、出世的和谐。真正的悦乐,不是用任何方法可以直接追求的,只有当立己达人的工夫到达某一境界,这时悦乐才会自然而然地从心灵深处涌现出来。
“夜郎文化”之哲学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维研究   文化自强   文化认同   夜郎文化  
描述: 伴随着夜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仅停留于表面之显性文化研究已经无法适应夜郎文化的研究,应对夜郎文化的隐性文化即其精神实质做出探究,发掘其文化本质,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转化,而此转化需要夜郎文化的研究从单一视角到多维视角、从单独研究到合作研究、从相互争夺到协同开发。以客观、合理、科学的态度,以夜郎文化的本来面貌进行宣传、不虚构和篡改夜郎文化的历史、正确利用夜郎文化的价值为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莫友芝《黔诗纪略》逃禅出家人物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友芝   《黔诗纪略》   人物述评  
描述: 莫友芝《黔诗纪略》从拟议到出书整整花了20年(1853-1873),是书资料丰富、内容广泛、体例特殊、重点突出,其中大量记录和保存了明末清初在黔地逃禅出家的明朝士大夫的生平事迹、诗文作品,为我们研究这些明代遗民提供了难得而又系统的文献资料。据是书记载,其时黔地士大夫出家为僧有姓有名者达数十人,其中著名者有钱邦芑、郑之珖、陈起相、郑逢元、黎怀智、谢国楩、孟本淳、朱文、谈亮、眼石等。他们作为明代遗民,在国破家亡之际毅然选择了逃禅隐居,寄情山水,放浪形骸,遁迹空门,不仅要在生死困境中挣扎,而且还要在儒释的思想困境中自我救赎。为排遣心中的愤懑、哀怨,他们的诗歌多有感时伤怀之气。
莫友芝曾国藩交往述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友芝   交往   曾国藩   述论  
描述: 莫友芝、曾国藩交往备受世人关注。莫曾1837年京城订交没有任何功利性,纯属文人知己钦敬之交;1859—1871之交,莫氏成为曾府文化闲客幕宾,曾莫既是幕主与幕宾的主从关系,又是早年于京城订交的文人知己老友的关系。由于曾氏对莫氏的钦敬关照,所以莫氏晚年文化成就巨大,成为名传古今的西南巨儒大师。
修身与赤身:两种不同的处“身”理想:先秦身体哲学的一个核心命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赤身   修身   处“身”理想  
描述: 人的身体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人文性,是为各种话语形态所建构的,是历史的作品。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基于自身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而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处"身"理想:修身论与赤身论。它们从身体出发思考人作为身体性存在如何确立自身独特的人文品格,共同反映了先秦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人们自我塑造、自我超越的热忱与创造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