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孔子的鬼神观
作者: 胡静静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如在   鬼神观   孔子   子不语怪力乱神  
描述: 文章从《论语》入手,分析了孔子的鬼神观。重点分析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祭如在”等争议比较大的句子,得出孔子相信鬼神的结论。文章参考了近代学者如郭沫若、胡适、余英时等人的观点,也综合考虑了朱熹等古人的观点,希望对孔子的鬼神观作一综合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孔子“仁”的思想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启示
作者: 刘丽   苏春景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青少年犯罪  
描述: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仁"对指导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出发,重点探讨孔子仁的思想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价值,并从创建以"和为贵"的家庭教育、学校重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交友之道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评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家族   学术发展   伪书   孔子家语   公案   文化世家   出土文献   成书问题   汉晋时期   古文孝经  
描述: 孔氏家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声名最为显赫的文化世家。其中,汉晋时期的孔氏家学与中国学术发展的关系至为密切,尤其值得重视和研究。惜乎以往学者对这一课题关注不多,探讨不深。有鉴于此,黄怀信等新作《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以下简称《公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和探讨。
从《孔子家语·后序》看其成书过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肃   《孔子家语》   孔安国  
描述: 《孔子家语》所附两篇后序都是可信的。今本《家语》前四十篇相当于孔安国所说吕氏之所传,后四篇相当于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这四篇原来不在《家语》之内。《家语》确为先秦流传下来而由孔安国最后编定的古书,所谓王肃伪作的说法固然是错误的,时下比较流行的汉魏孔氏家学的产物之类说法也不够准确。
明中晚期的儒学思潮探析
作者: 姜家君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中晚期   思潮   儒学  
描述: 明朝中晚期是儒学发展的转折时期,以阳明心学及其后学泰州学派的兴起为标志,儒学与晚明时期个体意识的觉醒相应和,开启了真正的人文启蒙思潮,在冲破传统礼教束缚的同时,也使得儒学日益脱离精英层域,推动了儒学的平民化进程。作为对心学的反动,这一时期也存在着一股复古与实学思潮,力图改革王学的空疏学风,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这种实学精神也影响了清朝的学术风气与治学格局。
明末清初天主教给儒学带来的新论域
作者: 贾未舟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以同述异   儒学   天主教  
描述: 天主教传教士来华后对待儒学的策略是"合儒、补儒、超儒",传教士和本土的儒家天主教徒以耶释儒,在灵魂观、生死观、罪、德性伦理等诸多方面为晚明渐为晦暗的儒学生态带来了新的思想气象,并构成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
论儒、释、道美学思想对唐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儒释道美学思想   影响   创作  
描述: 儒释道美学思想在唐代彼此融合且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征,深刻影响了唐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文章就儒家、释家、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唐代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审美文化的视野解读唐代诗人的心态和唐诗辉煌的艺术成就。
清代钱塘闺阁名媛关锳生平、交游考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关锳   生平   交游   考述  
描述: 关锳是《秋灯琐忆》中的主人公、清代钱塘闺阁中的重要才女。她家世业儒,幼受父教,诗、词、书、画无不精通,况周颐认为其词作“情文相生,渐饶烟水迷离之致”。但迄今为止,学界对她的研究甚少,就文学创造来说,其实关锳词才清妙、哀怨清绮,诗蕴禅悦、雅健洒脱,其生平、交游也无不折射出道光年间生活在杭州的普通文人与闺阁名媛最为真实的一面。
刘将孙“记”体文的理学色彩与个性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体文   刘将孙   个性   理学  
描述: 元代初期庐陵文人刘将孙以文胜,代表了当时庐陵文派的文章成就。其文章受理学影响,表现出基本的儒家思想立场和主于心的理学视角;同时,又体现出个性为文的特点。这两方面尤其体现于其“记”体文章中,尊崇理学而又不失个性,重“心性”,发论大胆,思想独特,对庐陵一地的儒风学风又洋溢着自美的情绪,整体形成了刘将孙的文章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庐陵文风的特点。
论李石曾政治思想的传统渊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政治思想   李石曾  
描述: 李石曾是清末民国时期不容忽视的人物,其政治思想以社会大同为最终理想。他把无政府主义作为实现大同社会的路径,但由于无政府主义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时遇到困境,所以他支持三民主义,把资产阶级共和国视为实现社会大同的过渡阶段,将资产阶级视为同路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自己主张的互助的进化论、无政府主义相冲突,所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其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互助的进化论,儒家思想是底蕴,道家思想因素是重要内涵,在其内心深处,"道"与"儒"走向了联合。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