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孔子家语·后序》看其成书过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肃   《孔子家语》   孔安国  
描述: 《孔子家语》所附两篇后序都是可信的。今本《家语》前四十篇相当于孔安国所说吕氏之所传,后四篇相当于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这四篇原来不在《家语》之内。《家语》确为先秦流传下来而由孔安国最后编定的古书,所谓王肃伪作的说法固然是错误的,时下比较流行的汉魏孔氏家学的产物之类说法也不够准确。
《孔子家语》的成书及真伪研究
作者: 宋鹤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伪   王肃   《孔子家语》  
描述: 《孔子家语》二十七卷著录于《汉书·艺文志》,虽不注来历,但说明自刘向至班固一直流行于世。王肃为《家语》作注后,时人亦并未马上认为《家语》出于他的伪造。到宋代王柏始疑《家语》,于是《家语》的真伪问题历代学者争论不休,疑之者多以为王肃为了驳倒郑玄之学,假借孔子的名义,伪造了《孔子家语》和《孔丛子》等书。近年来,河北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简牍、《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简》以及其他一些与《家语》有关的简牍相继面世,这些出土文献,为《家语》的成书和真伪问题的探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王肃
《孔子家语》与《说苑》关系考论
作者: 蔺小英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语》   王肃   《说苑》   孔安国  
描述: 《孔子家语》简称《家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著作,共四十四篇,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后因王肃注释之功,流传至今。但在疑古大潮中,《家语》被视为伪书,严重影响了其史料价值的利用。 随着相关出土文献的不断问世,《家语》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但今本《家语》的成书问题,迄今并没有完全解决。因为出土文献只能证明王肃没有伪作《家语》,却不能证明今本《家语》非“割裂”群书而成。所以,学界仍有《家语》是由王肃在魏晋时编纂成书的说法。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以《家语》与西汉刘向所编的《说苑》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考
《孔子家语》与《荀子》关系考论
作者: 董丽晓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语》   王肃   割裂   《荀子》  
描述: 《孔子家语》又名《家语》,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其弟子的重要材料。《家语序》记载荀子曾将《家语》的材料带至秦国,这些材料流传至汉,孔安国编书时使用了这批材料的副本。而宋人王柏认为,《家语》是王肃割裂《荀子》等书而成,序文也是王肃自作。后人如范家相、孙志祖等,多承袭此说。近年来,与《家语》内容相关的出土文献陆续问世,一些问题日渐明朗,但关于《家语》成书及材料来源等问题还存在争议,尤其是所谓“割裂”成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本文以《荀子》与《家语》的相关内容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章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的关
王肃《孔子家语注》研究
作者: 王政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语注》   王肃   《孔子家语》   魏晋  
描述: 王肃是第一个认真研究《家语》的学者,王肃为《家语》注解以后,便引发了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围绕《家语》的真伪问题长期争执不休,王肃也被认为是继刘歆之后的伪造专家。由于王肃著作现大已亡佚,《家语注》就成为研究王肃思想的重要文本。同时,对《家语注》进行条分缕析,加以分别总结,也能为《家语》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平台。 王肃与《家语》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随着大量地下文献的面世,《家语》已被证明并非王肃所伪造,王肃与《家语》的关系是注解与被注解的关系。王肃为《家语》作注是因为《家语》内容与其
王肃经学研究
作者: 郝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肃   经学   儒学  
描述: 摘要 王肃的父亲王朗是汉魏之际儒士的重要代表人物,汉魏之际儒士在汉末天下大乱,难有安全保障的生存压力下,在曹魏严酷的名法之治下,人生价值观发生了转变,即由儒家注重社会责任感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明哲保身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一转变影响了他们的后代魏晋之际儒士的人生价值观,以王肃为代表的魏晋之际儒士选择利己的人生价值观还缘于其对王朝更替问题的理性思考,即政权易姓与臣子无关,私利才是选择的标准。两代儒士文化性格的变化,是王肃经学为代表的魏晋经学思想发展的深层社会背景。 王肃作为魏晋时期重要的经学家,其学术渊源有家学和荆州学派两个来源。王朗是汉末大儒,曾跟从东汉经学世家弘农杨氏的杨赐学习今文《尚书》,王肃曾撰定王朗所作《易传》,王朗在会稽任太守时,得到了汉末最重要的思想解放著作《论衡》,将之传与王肃,《论衡》在反谶纬的理性精神和类推法的认识论等方面都对王肃产生了影响。今文《尚书》、王朗《易》学、《论衡》思想的影响等构成了王肃经学的家学渊源;王肃还师从荆州学派首席代表人物宋忠,是荆州学派的嫡传弟子,荆州学派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的治经方法、扫落谶纬的理性精神、删繁就简的解经风格,都直接影响了王肃经学。 王肃的著述丰富,经清代学者辑佚,至今可见的有其对朝廷政事的奏、疏、议、表等,有《周易注》、《尚书注》、《毛诗注》、《三礼注》、《春秋左传注》、《论语注》、《孝经注》、《圣证论》等经学著作。其中,《孔子家语》是否为王肃伪作之争历时久远,现代学者李学勤根据地下出土文物,提出其书非王肃伪书,而与汉魏孔氏家学关系密切的观点堪称是颇有见地的一家之言。 王肃经学的理论要点由三部分构成:(一)矛盾的天命论。王肃的思想中存在既否定天命论,又承认天命论的矛盾状况,比如在感生帝说中,王肃表现出可贵的理性精神,已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天命论中那个无所不能的“天”,但在议论二龙生妖女以灭幽王之说时,则又表现了依赖天命论的倾向。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王肃以异常现象来推测政治事件的作法,也表明其对天命论的认可。(二)利己的人生哲学。以王肃为代表的魏晋之际儒士选择利己的人生价值观,与魏晋时期“时遇论”的命运观有关,即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时势、机遇等因素决定,如此,则应机权变,以个人私利为中心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成为自然的选择。这一人生价值取向在王肃经注中也有所反映,比如在改葬服缌的问题中,郑玄主张既为君主,又为父母服缌,王肃持只为父母服缌的立场;在是否为继母服丧的问题上,郑玄主张只要有母子名份,即应服丧,而王肃则认为只有继母对己有养育之恩,方为其服丧。从此二例中,可看出王肃有以个人为本位的思想,这与其利己的人生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三)系统的礼学思想。王肃系统的礼学思想由礼的来源、礼的范围、礼仪的作用、礼仪教化与用刑的关系四点构成。在论述礼的来源时,王肃将礼中所包含的君臣之别、服制等级、丧服变化等分别与日月之行、五行之分、四时之变一一对应,从而为礼的形式和内容之所以如此找到了终极的根源,使得礼对于人有一种先验的、本源的、绝对的意义。在阐明礼的范围时,王肃认为“礼”已不再仅指狭隘的礼仪礼节及其具体执行的过程,而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使得礼成为一切事物能够正常运转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在解释礼仪的作用时,王肃认为礼仪即是通过繁复的程序,庄严肃穆的气氛,有象征意义的服饰和举止,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诸如敬天、法祖、尊王等各种观念,最终自觉地服膺于“礼”所规定的等级秩序,亲疏关系。在谈到礼仪教化与用刑的关系时,王肃明确陈说了先教后刑的思想,即先用礼仪教化,不化之民,再用刑法以强迫其遵守礼教。所以,法是为礼教服务的工具,是从属于,次于礼教的地位。 王肃反郑是经学史上的重要学术争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一。笔者以为,“郑学”与“王学”之所以相异,有三个原因:(一)学理层面的原因。即在汉魏之际理性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受荆州学派与《论衡》思想的影响,“王学”对“郑学”掺杂谶纬的反动。又,因人生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郑王经注有异。(二)知识层面的原因。分为两点:其一,王肃对郑学错误的反驳。虞翻、王粲、蒋济都曾对郑玄经注中的不妥之处有所批评,郑王之争中,“牺尊之辨”、“孔子不知其父之墓”、“尧殛鲧”等事,王肃对郑学驳斥的确有其道理。其二,因经文记载的矛盾和经义的模糊不明,造成二人经注的分歧。(三)治经风格的原因。在荆州学派的影响下,“王学”以简约反“郑学”的烦琐。从以上王肃反郑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魏晋经学与东汉经学相比,在反谶纬这一点上有积极意义:首先,对谶纬的批判和驳斥,使汉魏以降,相对理性的思想观念与东汉时期相比,大为强化;其次,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而言,对谶纬的清除大大净化了学术空气,魏晋以降的经学呈现平实晓畅的风格,怪诞之说少见,理性之论居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肃的摈除谶纬,为王弼玄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但是,王肃经学在学理层面并无创新和突破,这是王肃经学不能最终战胜郑玄经学的主要原因。 魏晋思想史上出现的王肃经学与王弼玄学,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是魏晋儒学的两个分流,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则分别代表了保守的儒学与创新的玄学两种思潮。王肃经学和王弼玄学虽然都可溯源至荆州学派,但王肃经学是以继承师说为主,而王弼玄学则是以突破创新见长。通过对比双方的《易注》,可看出两者都继承了荆州学派恢复费氏古文《易》以传解经的传统,王弼还援老入易,运用“执一统众”,“得意忘言”,“本末体用”等观点,创造了将卦时与爻位相结合,将客观时势与主体条件相结合的新易学,从而超越了荆州学派和王肃的易学思想。从双方对“礼与情的关系”的阐释分歧中,反映了在学理层面,主要是对名教与自然孰为本的不同立场,引发了两种思潮的异向分流。魏晋儒学派与玄学派虽然在学术研究、意趣好尚方面风格迥异,但在利己的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上却表现出了合流之势。 魏晋礼法之治是曹魏名法之治与东汉名教之治融合的产物。曹操时期,主张以名法之治为主的名法派,在与主张以名教之治为主的儒士派的斗争中占上风,名法之治在达到极盛的同时亦现弊端,名法与名教的融合有了实践的需要。曹丕时期,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使儒士派逐渐得势,名法之治与名教之治进一步融合;魏明帝时期,以王肃为代表的魏晋之际儒士,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将既有可规范性又有可教化性的“礼”作为粘连剂,从而既保留名法的可规范性,又采用名教的可教化性,最终形成礼法之治,并在司马氏夺权后确立下来。 王肃经学被立为官学与王肃和司马氏的姻亲关系密不可分,其学术地位在魏末晋初达到了顶峰。东晋南北朝时期,“王学”逐渐失势,隋唐以后,其影响仅以在后世学者的经学著述中偶被引用的方式而存在。
试论王肃的经学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地位   王学   王肃   经学  
描述: 魏晋时期,王肃遍注群经,他所创立的经学派别,史称“王学”。王学与郑(玄)学之争,表面上是经学不同见解的争论,实质上具有极强的政治功利色彩。就经学自身发展而言,郑学的确立是汉学的终结。而王学的出现,则体现了学风上的重大转变,开儒玄双修之端绪。
魏晋孔氏家学及《孔子家语》公案
作者: 陈建磊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语》   王肃   孔氏家学   魏晋  
描述: 家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家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始终起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孔氏家学,是指孔子及其后世子孙世代相传之学。魏晋时期的孔子后裔多为世家大族,他们的家学特点具有时代烙印,是魏晋时期家学的一个缩影。 魏晋时期,儒学失去了其在统治地位意识形态中的崇高地位,但并未随即骤然沉寂,其间公立学校伦废,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儒学仍以一种家学的形式,作为魏晋世家大族的精神支柱,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创造。魏晋时期的孔子后裔作为传统的文化世族,自然尊奉其祖先创立的儒学,恪
《孔丛子》引《尚书》相关材料的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秦两汉学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书时间   伪书   王肃   尚书   孔丛子  
描述: 《孔丛子》之真伪及着成时间,历来争议颇多。清代以来,学者多认定此书乃王肃 或王肃之徒为羽翼《伪孔经传〉而伪造之书。此说直到黄怀信、李学勤等指出《孔丛子》 之成书时间应当提早,且可能是「孔氏家学J '非王肃等人伪造,此书的价值才又重新 为人所注意。本文认为,无论是清儒之说,或是黄怀信、李学勤的主张,皆无法避免〈伪 孔经传〉与〈孔丛子〉关僻的厘清问题。而这正是诸学者未能完善处理的部分。 本文分析《孔丛子〉引〈尚书〉之相关材料,发现《孔丛子〉所引的《尚书〉来源 不一。而且亦无意将所引的《尚书》版本统一。其中,引《尚书〉相关材料与《伪孔经 传〉不相违背的部分,并无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一定引自《伪孔经传} ,而不是出自其 它来源。就整体的引用情况而言, < 孔丛子〉比较重视与《今文尚书〉相关的篇章。少 数可能与,< 伪孔本〉多出〈今文尚书〉诸篇」相关内容,往往不明言出自《尚书} ,且 文字多与《伪孔本》不同。可见〈孔丛子》作者所身处的时代, < 伪孔本〉的地位可能 不太高,或者尚在形成的过程。 从文字最後着成的时间来考虑,学者指出书中的材料有较早的来源,只能证明《孔 丛子〉的内容非愚空捏造而成,却无法证明这部书文字的写定时间一定可以跟着地提 早。〈孔丛子〉有些条文的写定时间,可能较晚。本文所找到的例证有二:一是「数四」 一词的出现时间在後漠,普遍使用的时间则在魏晋。〈孔丛子〉既用了「数四」一词, 着成时间自然在东汉之後。二是( 陈士义篇〉引《周书〉切玉刀、火洗布的文字与《列 子〉张湛注关舔密切,而且很可能成於《列子〉张湛注之後。 根据上述情况,本文认为清儒以王肃或王肃之徒伪造《孔丛子} ,显然证据不足。 今人黄怀信、李学勤将《孔丛子》的成书时间提前,并认为〈伪孔本〉的出现时间亦应 随之提前。依《孔丛子〉引〈尚书〉相关材料的实际情况来说,在没有提出更明确的证 据之前,亦不能成为定论。
王肃经学思想辨诂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郑玄   礼学   王肃   经学   诗学  
描述: 王肃是中国经学史上除郑玄外,经学著述最多的经学大家之一。王肃经学的重点在礼学,其礼注中最具思想意义者为"五帝非天说"及"丘郊一祭"说。王肃注《易》,不仅排除卦变、旁通、卦气等说,亦摈弃互体、爻辰说。其诗学与其易学、礼学一样,始终与郑玄相异,其中所贯穿的一条基本绶索,即是对感生说的质疑和批判,从而动摇并削弱了郑玄经学的权威地位及其影响,为魏晋新思潮的出现开辟了道路。王肃经学的特点或意义概括起来说表现为三点:一、摈弃谶纬,推引古学;二、删繁化简,引申义理;三、援道入儒,潜创新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