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读《易传》札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说卦》   《易》   《象辞》   《系辞》   《司马法》   《孙子兵法》   《易传》   经师之诵   《文言》  
描述: 《易大传》七篇,汉人以为孔子作。《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汉书·艺文志》云:“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易传》作于孔子说,宋儒王景山、欧阳修已疑其非是。至晚清以来疑古学起,此说更遭否定。康有为认为《易传》为刘歆所伪作(见《新学伪经考》),顾颉刚谓《易传》之作,最早不过战国,迟则在西汉中叶(见《古史辨》第二册),高亨先生则以为作于战国时代(见《周易大传今注》)。
中国兵家与儒、道、法各家的兼容与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道家   中国传统文化   战争起因   《司马法》   人的本性   《孙子兵法》   《论语》   中国兵学   中华文化  
描述: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一般都以儒、道、法等各家作为代表,特别是其中的儒家,更是作为中华文化的主干部分。至于说到兵学文化,许多人虽不否认它的杰出贡献,但常常又同儒、道、法各家分开;有时甚至被作为异端来对待。这一观察,全然抹杀了中国兵学与儒、道、法各家互补和互利的关系,也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格。中国古代学者们已经看到这种认识上的缺失。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蛰说过一句极深刻的话:“吾独恨其不以《七书》与《六经》合而为一,以教大下万世也。”《七书》指《武经七书》,《六书》指六部儒家经典)这种见地,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真可谓独具慧眼。一、兵学与儒家中国的兵学与儒家有极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外兵内儒”。儒家重教化,兵家重实力。由此,流行一种偏颇的见解:似乎兵家言必征战,专攻杀伐;儒家则仁义礼智,道德文章。其实,并不如此。在儒家代表性的著作──《论语》里,对战争并不一概排斥。孔子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代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代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也就是说,他只反对一种战争,即乱臣贼子犯上作乱,认为是属于无道现象,不可能延续很久;至于“礼乐征...
儒家的军事文化传统与何休的战争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经》   军事文化   先秦儒家   何休   《司马法》   《孙子兵法》   《春秋公羊传解诂》   战争观   军事思想   《公羊》学  
描述: 何休(129—181)是东汉晚期思想界的巨军,他毕生从事今文经学的研究,撰有《春秋公羊传解诂》等一系列著作,是两汉时期继董仲舒之后最杰出的《公羊》学家,曾对儒学思想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军事思想,是何休整个学说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散见于其《春秋公羊传解诂》的有关文字之中。其主要特色,是着重从“仁义”、“礼乐”的角度阐发自己对军事问题的基本认识,推崇早期战争中的“军礼”传统,提倡仁义至上,礼乐为本,反对兵家所主张的权谲诡诈之道,批判法家所宣扬的“战胜强立”立场,集中体现了一位儒家思想家在军事问题上的正统本色。由于它脱离了两汉时期军事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兵儒合流主导趋势,因而与时代精神显得格格不久,反映出“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特点。然而,何休的军事思想也有其积极的价值,如重视军事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提倡顺应民心、民为兵本,等等,实不失为宝贵的识见。本文旨在通过将何体战争观念置放于儒家军事文化传统增变的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基本特点与历史价值。不当之处,敬希方家不吝赐正。一、儒家军事文化传统及其对何休的启示在论述何休本人的军事思想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先秦至两汉军事思想递膻的基本脉络,尤其是考察儒家军事文化传统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