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真正的书法乃积学所致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学   书法家   书法文化   中国书法   艺术作品   兰亭序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传统文化修养   文化思想  
描述: 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表明,书法一直处于文化语境的中心,书法一直是文人资格与文化整体高度的象征,即书家与文人的统一,古代书家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文人。书家的多重身份及丰厚的学养已成为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书家即文人、知识分子,既晓诗文、历史、绘画,又精通哲学、经学等。传统文化形态与儒、释、道哲学精神所熔铸出的崇高艺术境界,又折射到艺术作品中。可
听从时代召唤做心系人民的书写者兼谈当代书法家的历史责任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书写者   艺术瑰宝   中华优秀传统   历代书法   书法文化   书法理论   文化精髓   书法审美   艺术形式  
描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之所以视其为民族艺术瑰宝,奉其为泱泱华夏之国粹,是因为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书法在循着自身发展轨迹前进的同时,充分吸收了儒、道、释思想的精华,并与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为集中华文化精髓大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
儒骨诗笔 醇雅清逸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研   教育专家   书法文化   传统诗文   醇雅   诗笔   儒家文化   儒家传统  
描述: 盛剑成1947年生于上海崇明。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语文教育与中学书法教育。书法文化,听起来十分玄奥,其实存乎个人。人有文化,渗之于笔,运之于锋,便觉其书风神骏爽,意味深长。古代的书法大师们,如颜、柳、苏、黄等,个个都是诗书满腹。近代的马一浮、谢无量乃至学者型书家鲁迅,也均是饱学之士。他们的随意挥洒,哪件不是书法精品?盛剑成是教
雅俗之间:关于明清襄阳地域米芾的认同与重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书法   家族   地方官员   董其昌   书法文化   地域文化   晚明   话语空间   明清   襄阳  
描述: 作为“宋四家”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师的米芾与湖北襄阳结下了难解的缘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而被人习称为“米襄阳”,也还因为他确曾在该地生活过,更重要的是这种深厚的缘分是通过明清以来以襄阳地域米芾重塑而形成的。 一、米芾曾居襄阳之本事与明清米芾重塑 关于米芾早岁是否在湖北襄阳居住过这个问题,虽然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但它和米芾在明清该地书法文化重塑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还要做点简单叙述。 在中国主流的历史话语系统中,纪传体正史是最具权威力的,但在《宋史》中,对米芾的籍贯却是这样叙述的:“米芾,字元章,吴人也。” 关于米芾籍贯出身不同说法历代就有。完成于北宋后期的《宣和书谱》卷十二中就说:“米芾字元章,初居太原,后为襄阳人。”在这条史料中,就根本没有“吴人”这个字眼了。《宣和书谱》成书大大早于《宋史》,此说也是可信的。那米芾和襄阳、吴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在与米芾同时且与其交谊颇深的蔡肇所撰《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中有:“公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徙襄阳。自其高、曾以上,多以武干官显。父光辅始亲儒。……。(米芾)过润,爱其江山,遂定居焉”①。
书法文化的探索者——季伏昆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索者   书法教育   书法文化   书法创作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精神实质   林散之   沈子善   审美倾向  
描述: 同季伏昆先生谈书法,使人感触最深的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文人的那种敬业精神、率真性格和历史使命感。 伏昆先生曾给自己的书斋起了一个号——“三合堂”。从人格角度来说,这正取诸中国知识分子“儒、道、佛”三合为一的精神特质。儒家的社会服务精神;道家的人与外界对象超功利的独立性;佛家的慈爱善良利他的为人之道。这些都使得伏昆先生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实质的美。而从书法创作的角度来说,“三合”又是古典的、现代的和自我个性的合一,从而外化为具有自我独特面貌的书法艺术作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