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孔子“诗可以怨”之本义及其悖论解读
作者: 钟明善   廖春艳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诗   可以怨   怨而不怒   诗三百  
描述: 孔子在仁德修养方面不主张怨,但在事君政事方面却是主张怨的。"诗可以怨"的本义是士人借用诗三百以讽谏政事,且并未有"怨而不怒"的要求。"诗可以怨"这一看似与孔子仁德相悖的主张,实质上却正是孔子推行仁德、以仁为本的政治实践的表达。它体现着孔子道统观念与一家一姓王朝政统之间的拉锯与抗衡,为士人阶层的品格塑造与参政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古诗十九首》对儒诗教观的继承与突破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末魏晋   儒家思想   教观   儒家诗教   诗歌创作   比兴手法   怨而不怒   今文经学   冉冉孤生竹   《古诗十九首》  
描述: 引言:儒家的诗教观对后世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上一直起着主导规范作用。东汉时期,随着儒家经学的神学化,今文经学走向谶纬迷信,加之东汉末期政治日趋腐败,宦官、外戚专权,士大夫、知识分子对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失去信心,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衰落,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儒家诗教观受到挑战与突破,《古诗十九首》对诗教观有所继承并加以突破,展现了汉末魏晋时期文学发展的走向。一、对怨而不怒、婉而多讽诗教观的继承
宋高宗书学审美思想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道思想   审美思想   沉着痛快   儒家思想   书学   怨而不怒   赵构   儒家美学   钟王  
描述: 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期间也融合了佛道思想并加以补充,愈加稳固了文治统治,宋朝尤其是南宋就是一个儒、道兴盛,理学新进的大繁荣、多元化的朝代。儒家美学思想一直处于我国传统艺术的核心位置,制定以一切行为思想都要符合最高标准的"礼",所谓"克己复礼"的合理性。使人民通过对仁、义、礼、智、信的宣传发扬,自然得到对"礼"也就是整个国家的维护。就社
有限向无限的生成——浅议“含蓄”与“简化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七言   小中   古代诗学   儒家诗教   中国古诗   一个问题   怨而不怒   步出城东门   二十四诗品  
描述: "含蓄"作为艺术美的形态是中国古典诗学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