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洛阳问礼”与邹鲁儒学文化寻根谫论
作者: 郭树伟   来源: 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邹鲁文化   孔子   河洛文化   “洛阳问礼”  
描述: 西周之初,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举措实则是对夏、商以降河洛文化的整理,而周公封鲁则为河洛文化东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春秋战国之际,容纳吸收了邹鲁文化品质的河洛文化以儒学的新面目出现,孔子的"洛阳问礼"具有邹鲁儒学的文化寻根意义。"道术为天下裂"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必然发展,孔子师徒集河洛文化担当意识与邹鲁文化建构意识双重文化品格于一身,孔子"删诗定礼"是河洛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孔子之后的儒学实际上是邹鲁文化和河洛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河洛文化的一种新的历史形态。
论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河洛文化   民族复兴  
描述: 德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加大人文关怀。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雏形和萌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的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儒、道、佛传统三大家对人本德育都有相关论述。我们的德育以人为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并不是脱离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空谈“人”,而是要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中。
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关系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北史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河洛文化   岭南文化  
描述: 河洛与岭南虽然相距遥远,但河洛文化与岭南文化在历史上有三次交流高峰,并在道教、佛教、名人、语言四个方面形成交流的热点。两者还存在着中心与边缘、重农与亲商、亲儒与近神、持续与后发等的差异。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华儒学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礼乐   儒学  
描述: 儒学产生于河洛 ,来源于礼乐文化。周公制礼作乐标志着中华儒学的产生。孔子继承和发扬周公思想创立了仁政礼治学说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汉末郑玄使古今经文之争趋于统一。北宋程颢、程颐创立了儒、道、佛三学合一的洛学 ,南宋朱熹发展了二程学说铸就程朱理学 ,使中华儒学得以新发展
洛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努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点项目   华夏文明   资源优势   名人文化   中国历史   考古遗址   牡丹文化   河洛文化   文化旅游   儒释道  
描述: 一、洛阳市文化历史资源优势洛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是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
河洛文化滥觞
作者: 暂无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家文化   河洛文化   西部地区   帝王之学   华夏   仰韶文化   礼乐文化   中华文化   河南省  
描述: 河洛故地,曾因雄踞于中原,被称为"天下之中",谓之"中国"从区域概念上讲,它是黄河由河曲、渭河而东中经砥柱之险,过孟津、洛河,流入平原,这一大段大河之南的地区,古称河南地,叉称河、洛地。大体上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地区。《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作为中华始文化,河洛文化的范畴早已超越了区域的界定,惠泽华夏、彪炳千秋,集中央文化、国京文化、国都文化干一身,构成了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脉与源头。比如标志华夏慧根帝王之学,思想恕渊薮诸子百家及儒释道文化。它的博大精深、璀璨闪耀还体现在源于河南渑池以精荧彩
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专题(三篇)——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课题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河洛文化   民族复兴   台湾文化   核心文化   专题  
描述: ”这一课题便应运而生。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而言,其主要之点有:(1)探讨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客家文化的关系问题;(2)探讨河洛文化的交往、影响及其向海外的传播问题;(3)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中的渊源问题:f4)探讨河洛易学文化的渊源及其易学史上的分期问题。
太学遗韵谱新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明与宣传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经博士   大学德育   所官   东汉光武帝   河洛文化   洛阳城   刘秀传   朝古   遗韵   德育环境  
描述: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天胆地心"的洛阳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传旨在洛阳城南营建太学,置五经博士,传授儒经。此即我国古代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洛阳太学。如今,在九朝古都,太学旧地,新兴的洛阳大学秉承太学遗韵,沐浴河洛文化,以"三个代
李杜异同与地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白与杜甫   长短经   儒家思想   学术思想   现实主义   少年时期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河洛文化   中华文化  
描述: 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在思想和诗歌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都希望国家强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他们的诗歌都充满了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关心国家的命运.同情人民的疾苦、揭露祸国殃民的黑暗腐朽势力,歌颂正义战争,反对不义之战……,这是李白与杜甫的共性.另一方面,李白与杜甫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也就是说他们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李白的思想比较杂,融合了儒、道、释等各种思想,而杜甫恪守儒家思想;李白狂放不羁,叛逆性格很明显,而杜甫忠君思想较为突出;在创作方法上李白主要是浪漫主义,而杜甫主要是现实主义…….关于李白杜甫之异同比较,已有不少学者,作过深入的论述,本文着重探讨李杜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