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清初君主治国的理念:以清初儒臣张英的处世为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国理念   清初   君主专制   张英  
描述: 清初儒臣张英在自己成功的人生实践过程中,不仅受家庭的影响,还表现在入仕后严格自律,克己奉公,且致仕后非常注意修身养性健身,安静居乡,积累了一系列丰富的为人处世经验,这种处世经验对家族及世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张英成功的为人处世研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的处世之道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清初君主治国的理念,并能给今人在为人处世中以启示。
儒学认同视域下清太宗的治国理念与实践
作者: 暂无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国理念   治国实践   清太宗   儒学  
描述: 深厚的历史渊源、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身边儒臣的影响、自身的点滴体悟和现实政治的考量等诸多因素合力塑造了清太宗的儒学认同观念。基于这种认同,清太宗开展了尊崇孔子、翻译和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践行儒家思想观念和治世原则、重视儒家知识分子等儒治实践。清太宗对儒学的认同和学习并不拘泥于儒家传统的条条框框,而是“达变通权”的吸收,对有实质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传统在治国的实践当中多有践行。清太宗有关儒学的一系列治国理念和实践为清朝“尊孔崇儒”国策、文化政策的确立和推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先秦哲学中的政治学思想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国理念   先秦   治国之道   政治哲学  
描述: 自中国哲学产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政治哲学。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就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以确定政治思想,并求得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这就产生了政治哲学。儒、墨、法、道思想中的政治哲学对中国的政治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着中国以后几千年的政治统治,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学与历史上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
作者: 李玉君   崔健   来源: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治国理念   中国历史   儒学   北方民族政权  
描述: 由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学,自汉代开始被大多数王朝奉为国家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思想。儒家主张着重发挥统治机构的社会教化职能,应当"为政以德",实行"仁政"、"礼治"、"德主刑辅"等,在民族政策上则坚持以文化而非血缘来区分夷狄与华夏的"夷夏观"。儒家的这些积极主张为中国历史上的北族王朝所吸收,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与融合。儒学的精华部分,在我们今天的治国政策上,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汉初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及其理论来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国同治”   治国理念   理论来源   汉初   “家国同构”  
描述: 汉初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一种是黄老道家的"身国同治",一种是儒家的"家国同构"。前者实质为君主无为下的法治,或称道法结合;后者实质为君主有为下的法治,或称外儒内法。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源自儒、道不同的人性论,而两家不同的人性论又源自不同的天论。
黑水城文献与西夏史研究:关于西夏佛与儒的几个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国理念   汉文文献   宋夏关系   黑水城文献   西夏史   文化多元性   文献研究   西夏王朝  
描述: 近年来黑水城文献研究渐成热潮,尤其是汉文文献研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利用汉文文献研究西夏历史仍是薄弱环节。我们组织了四篇利用黑水城文献研究西夏史的论文.其中所用汉文文献弥足珍贵。通过对文书的解读,史金波先生着力探讨了西夏王朝处理佛、儒及其相互关系的独到之处,深化了我们对西夏统治者治国理念的理解;孙继民先生详细考释了乾祜十四年安排官文书,十分明显地推进了西夏制度史的研究;而崔、陈两文,则分别加深了学界关于西夏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和两宋之际宋夏关系中并不广为人知的某些侧面。概而言之,四篇文稿特色自足,堪称利用黑水城文献推进西夏史研究的典范之作。特此刊介.以期引起学人更多的关注。
“合而不同”的儒释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国企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政府   道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治国理念   佛教   政治制度   整体结构   儒家文化   因果观念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是儒、释、道三家,三种文化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以儒治国"到"以佛治心"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干。历史上,中国政府的基本制度、政治制度确实都是按照儒家的治国理念构建的。当然,以儒治国并不是说儒家在养
习近平为何尊儒 高规格纪念孔子背后的执政理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大家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共高层   弘扬者   知识源泉   虚无主义者   道德理念   治国理念   儒家思想   中华孔子学会   何尊   儒家学者  
描述: 据澎湃新闻2014年9月25日报道,9月24日上午,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同时这也是习近平继去年11月参观曲阜孔庙并发表讲话、今年"五四"到北京大学牵手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杨一介之后,第3次与孔子和儒家亲
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根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   世界之林   治国理念   绵延不绝   道德风尚   中国梦   大同世界   儒释道   齐家治国平天下  
描述: 在浩瀚的世界之林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在中国梦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不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长久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
新加坡怎样抓公民道德建设
作者: 暂无 来源: 群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加坡教育   现代文明   治国理念   礼义   思想意识   德育课   多元文化   传统道德文化   公民道德教育   国家意识  
描述: 新加坡被誉为"世界上最有规矩的城市之一"和"东亚现代文明典范"。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新加坡在技术上学习西方,而在价值观上固守着东方价值,并把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种美德视为治国之纲。根据这样的治国理念,新加坡从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情出发,提炼形成了融合各民族、各阶层思想意识的五大核心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此基础上,新加坡进一步明确了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意识"的确立、儒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