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五”学术规划暨《孔子研究》创刊30周年座谈会会议综述
作者: 孔颜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滕文生   儒学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桂晓风   国际儒学联合会   牟钟鉴   李长明   中华孔子学会   儒家文化   刘念远  
描述: 中国孔子基金会“十三五”学术规划暨《孔子研究》创刊30周年座谈会,于2016年4月28日在北京金台饭店隆重举行。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贾万志,副会长王志民、刘念远、张树骅、牟钟鉴、陈来、吴光、刘守安、李长明,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副理事长武卫华、牛廷涛、刘廷善,以及全国知名儒学专家、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负责人、媒体代表等,共二百余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儒释道“六家说”及其价值 评《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本质   冷静观察   六家   历史性巨变   《吕氏春秋》   儒释道   牟钟鉴   佛教哲学   当代知识分子   《淮南子》  
描述: 牟钟鉴先生的大作《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于近日出版,该书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时刻关心国家命运、时刻关注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在半个多世纪的矻矻探寻中,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牟先生冷静观察,敏锐地捕捉着人类的良知。其观察与反思,始终以“旧邦新命,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从研究《淮南子》与《吕氏春秋》
给课堂一抹爱的『颜色』——『仁爱』课堂教学磨课例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行为   当代儒学   道德文明   道德精神   仁爱精神   课堂教学   牟钟鉴   仁爱之心   儒家文化   课例  
描述: "仁爱"是我国传统道德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儒家文化的内核,是儒学的精华。国际儒联当代儒学中心主任牟钟鉴在《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一文中指出:"仁爱之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道德文明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呼唤仁爱精神在校园回归,构筑校园仁爱文化,高擎教育理想主义的大旗,就是为了以学校文化影响社会文化。
《孔学堂》约稿函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学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籍专家   学术杂志   中国思想文化   合作翻译   中国外文局   牟钟鉴   北京外国语大学   著名汉学家   约稿函   英文稿件  
描述: 《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冯达文等海内外硕儒,顾彬、安乐哲等国外著名汉学家,欣然为《孔学堂》杂志命笔。杂志社与来自中国外文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中译出版社等翻译、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翻译,并聘请外籍专家评阅英文稿件
《孔学堂》约稿函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学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杂志   中国思想文化   合作翻译   中国外文局   中国学   俞荣根   牟钟鉴   北京外国语大学   约稿函   中央编译局  
描述: 《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冯达文等海内外硕儒,顾彬、安乐哲等国外著名中国学家,欣然为《孔学堂》杂志命笔赐稿。编辑部与来自中国外文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中译出版社等翻译、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翻译,并聘请外籍
突破的神圣——读钟国发新著《神圣的突破》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道   张道陵   题中之意   轴心时代   佛教信徒   三教   牟钟鉴   朱士行   共存互补   竺法兰  
描述: 在中国人民大学念书时,曾通读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有句话一直记着:"一切宗教,不是别的,正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们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踏进社会生活,始终做文化事务,少不得寻访过书院、道院和寺院,渐渐对浸染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儒、道、佛三教有一些孔隙之见.偶尔也同研究者们讨论些教义和掌故,知道儒教中的"孔子创教"说,始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晓得道教中的"教祖老子",乃是张道陵传人们的"攀龙附凤";明白佛教之传入中国,得益于汉明帝刘庄西域求法迎来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而生卒于曹魏末年至西晋的朱士行才为东方僧人之开山.当然,这些支离破碎的常识不足以创作什么文字,更难以发表什么见解.如今动笔来写这篇短文,完全由于读了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付梓的钟国发的新著<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