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抑或:杨慈湖“是”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慈湖   “是禅”  
描述: 作为陆象山的“高弟”,杨慈湖的思想及其影响向来是与对陆象山学术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在以往的评价中,杨慈湖往往被指责为“是”。实际上,杨慈湖本人对佛、基本持否定态度;杨慈湖“是”的言论或出于
《潮阳县志》之儒道融合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俪人(教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隆庆本》   《潮阳县志》  
描述: 地方志是一方水土和一方人永不磨灭的印记。本文以隆庆年间林大春主编的《潮阳县志》为主要资料,从坛庙祭祀和人物传记中窥见潮阳地域儒道三者融合的表现,并由儒道融合的传统观念推及出大胆的假设,即禅宗与儒道的融合。
东方坐标:、道、及其审美意识追求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美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识   东方意识  
描述: 的使命感和深沉的自制意识使它成为一切有抱负的人永远使自己清醒的法宝。然而,儒道两家都缺少人的心性所真正要求的那种轻灵和快活,于是产生了禅宗这一东方文化新的形态。、道、三家相同的心性修炼思想及其不同的心性践行趋向,可以清楚地揭示东方审美意识内在的、永恒追求之所在
东方坐标:、道、及其审美意识追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识   东方意识  
描述: 的使命感和深沉的自制意识使它成为一切有抱负的人永远使自己清醒的法宝。然而,儒道两家都缺少人的心性所真正要求的那种轻灵和快活,于是产生了禅宗这一东方文化新的形态。、道、三家相同的心性修炼思想及其不同的心性践行趋向,可以清楚地揭示东方审美意识内在的、永恒追求之所在
论王充闾散文中的儒道禅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充闾   散文  
描述: 王充闾的散文意蕴深厚,境界博大,积淀着浓厚的儒道禅意识,从儒家思想中吸收了济世致用的思想精髓,从道家思想中吸收了崇尚自然、追求审美、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从佛中吸收了空明清静的感悟方式,为当代文学创作思想深度的挖掘打开一个新的孔道。
、道之形而上与方法论的融通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而上   方法论  
描述: 中国哲学形而上指性相不二、心物不二。、道三家于此融通。三家证悟形而上的具体方法不同,但均以“诚”为共同特征。中国哲学本体与方法、形上与形下不二。应正确认识理性与非理性、知识与境界、科学与人文、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重建中国人的和谐心灵与和谐生活。
《随园诗话》中的、道、屈、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道互补     袁枚   随园诗话  
描述: 的魏晋美学;其"清旷"禅境则成为与、道相通的艺术境界,因而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是以、道、屈、诸家的美学精神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文化与美学底蕴的.
三远法观照《龙袖骄民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远法    
描述: 》可谓是三远俱全,而更有六远的意境.此画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其背后都是一个无限延伸的宇宙空间,本文从三远法的角度观照董源的《龙袖骄民图》,挖掘它更深的内在意义以及笔墨的道精神,探索一种不同的赏画视角和思考模式.
“诗佛”精神世界探赜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王维  
描述: “诗佛”王维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论家对他也颇多“以入诗”之概评,因而对其精神世界的观照常常偏执于佛教禅宗之一隅。本文就王维“入”之论,对其与释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由此可窥王维精神世界的真实存在。
释家儒生:“三言”中的“士人信仰”
作者: 暂无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人信仰   “三言”     冯梦龙  
描述: 中国的宗教自来受外来影响颇多,其中,以""之一字,最为盛行。在晚明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然形成了用的理论来完善儒家的说教,再用儒家的正统地位为鸣锣开道之风。换言之,即是形成了独特的士人信仰。在冯氏"三言"中可窥一斑。
< 1 2 ... 5143 5144 5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