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诗学论的考察
作者: 陈雷锋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自身特性   柏拉图   《诗经》  
描述: 孔子的主要诗学论集中在《论语》中,他的诗论主要是学《诗》的重大社会意义和对《诗》和篇章的评定中,这两种都注重《诗》的社会效果,而忽略了诗歌自身的特性。这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观点一样。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极深。
从《诗经》看孔子“明述实作”
作者: 李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诗经》    
描述: “述而不作”古典诠释学命题的提出为中国古典诠释学之肇始,乃孔子的自谦之词,表明自己只传述与遵循先王之道,而不自创立发明的客观立场。然而,与此宣称吊诡的是孔子又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一实践行为兴作而起。从孔子治《诗经》的策略入手,可以见出孔子根据自己厘定的“取可施与礼义”标准把“古者诗有三千余篇”的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百科的彼《诗经》删至“三百五篇”的“思无邪”的此《诗经》,潜在的策动着“明述实作”的话语实践。
《周易》升格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学   《周易》   《诗经》   六经次序  
描述: 孔子之前《易》无称经,孔子赞《易》之后,《周易》成为六经之一。先秦文献和汉代《史记》之前的六经次序一般是"以《诗》居首":《诗》《书》《礼》《乐》《易》《春秋》,而《汉书·艺文志》中六经次序变为"用《易》居前":《易》《书》《诗》《礼》《乐》《春秋》。后者成为东汉以来主流文献沿用至今的六经次序。从《易》经成立,到《易》升格为群经之首的过程,事关中国经学史诸多重要问题,详加考述,颇耐寻思。
从《关雎》看儒家传诗的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诗学   《诗经》   《关雎》  
描述: <关雎>一诗在<论语>、<孔子诗论>及汉初的<韩诗外传>、<毛诗故训传>、<韩诗薛君章句>中都有出现,各书给予了不同的解说.对此加以对比研究,可以看到,<关雎>一诗在儒家的传诗体系中,讲解内容逐渐儒学义理化,基于切实情感体验的诗学逐渐消失,代之以儒家经义的渲染和宣扬,在风格上则表现出由平实、引申到夸张、渲染,甚至带有玄幻色彩.这正是儒家诗学经典化策略之一,是对<诗经>传解所作的经学化处理.
天人合一的内在超越与神人相分的外在救赎:《诗经》与《诗篇》的赞美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赞美   《诗篇》   《诗经》  
描述: 儒耶比较研究自近世产生以来多偏重于以一方为立场和依托,而真正的比较研究应以同一话题整体性的致思理路为对象。以《诗经.小雅.天保》和《圣经.诗篇》第111章观之:儒家思想体系突显出强烈的天命与人德并举特性,而基督教思想体系则独显上帝的大能;儒家思想体系通过天道—人道—王道的转化,强调道德上的内在超越烘云,而基督教思想体系则通过上帝创世说严格区分神与人之间的差别,因人的罪性强调外在的救赎。
北宋理学之儒的以“理”言诗:以朱熹所辑《论孟精义》为蓝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儒   《论孟精义》   《诗经》  
描述: 《论孟精义》是朱熹把北宋诸多理学家解读《论语》和《孟子》的精义结集而成之作。理学家们惯于从《诗经》中阐发义理,在读《诗》方法上具有借《诗》释《论》、《孟》和以"理"注《诗》的特点,在解读《诗经》理论时,他们重视其陶冶性情、经世致用和风化人伦的作用,强调孔子的《诗》、《礼》并重思想,并从圣人的中和之美、尽善尽美的言论中阐发《诗经》对先王之礼和古代正乐的承载,将内圣和外王统一起来,反映了他们对儒教圣王贤德的遵守。
历代图说《诗经》文献概况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   《诗经》   图说  
描述: 《诗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关于《诗经》的研究源远流长。自汉迄清,历代学者开创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扩宽了研究领域。就《诗经》的文献体式来看,大致有传、说、记、故、训、注、笺、章句等,主要是从文字诠释和演说大义两个大的方面来注经、解经。在众多文献体式中,一种以图解诗,图与诗相结合的"范式"值得注意与研究。本文笔者将对历代图说《诗》学文献概况进行简单梳理,力图窥视其特点。
《诗集传》对《诗经》爱情诗的多变态度辨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集传》   朱熹   《诗经》   爱情诗  
描述: 《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在宋代疑古风气影响下形成的,一方面反映了朱熹尊儒尚理的观念,另一方面体现了朱熹新的解《诗》方法,即"以诗解诗"。在尊儒传统、疑古风气以及朱熹自身读诗体会的影响下,《诗集传》对爱情诗的解读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是与《毛诗序》相同,解为文王后妃之德或美刺诗;二是从诗本身出发,体味诗意,但又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把男女爱情诗解为"淫奔之诗";三是还原诗本意,肯定男女情思,不做过多的理学阐释。朱熹对爱情诗多变的态度也反映了朱熹本人思想的矛盾之处。
巴蜀《诗》学要籍举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蜀   举要   《诗经》   要籍  
描述: 巴蜀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向有"天府之国"雅称,文化底蕴素来深厚,各类文献蔚为大观。就《诗经》文献而言,巴蜀地区《诗》学论著不可谓不多,蜀人治《诗》不可谓不盛,《诗》学理路不可谓不杂。本文即以巴蜀《诗》学要籍为中心,述其大要,期能以点求面,展现巴蜀《诗》学研究的特色、成就及发展脉络。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诗经》的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物   药物名   《诗经》   《本草纲目》  
描述: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学识渊博,广罗博采,历三十年之殚精,撰写了划时代的巨著《本草纲目》。参阅引据古今经史百家著作八百多家,其中引用了《诗经》及其注疏做为说解药物名的书证、列举同物异名的现象及原因、阐明药物的产地、生长、形态等。李时珍对古代经典著作的运用得心应手,他引用《诗经》说解药物,考据审慎,生动具体;表明儒家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及李时珍亦儒亦医的时代特征,展现了李时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色彩,使《本草纲目》成为中医药学与文学结合的杰出典范。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