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学评议的今昔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袁世凯   尊孔   帝制   封建统治者   孔子   批孔   乡愿   孔学   荀卿  
描述: 孔学,也就是孔子的学术思想。但孔子死后,其后学便分出了许多流派,正如《韩非子·显学篇》中所说的,“自孔子之死也”,“儒分为八”。到了战国时期,继承并发展了孔学的,又有孟轲和荀卿。由于流派的不同,自然各派间的学术思想既有共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即如对人性的看法,孟主“性善”,而荀则主“性恶”,然而到后来,凡是宗法孔子之学的,统统标之为儒学。
孟子“仁政”学说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   子思   封建统治者   离娄   宋明理学家   合纵连横   不忍人之心   山东邹县   “性善论”  
描述: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宋明理学家奉为"亚圣"。他继曾参、子思之后所开创的思孟学派,被后世封建统治者看作是儒家各派中的正统。孟子生活在阶级矛盾异常激烈的战国时代。此时,列国诸侯合纵连横,相互攻伐,社会异常紊乱,可谓之"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梁惠王上》,本文孟语均引自《孟子》,故下引只注明篇名)因此,他对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和因兼并战争转嫁的沉重负担而导致的人民反抗力量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在继承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以"性善论"为理论根据的"仁政"学说。所谓"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