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早期儒学发展的两个向度:从子夏、曾子思想差异说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夏   孔子   早期儒学   曾子  
描述: 子夏和曾子对儒学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将二者思想进行比较,最能体现早期儒学发展的两种不同进路:一、子夏重学,以博学多识为手段,进而践履儒学,属"道问学";曾子重视个体内在人格的完美,注重向内求索,处处以"德性"为尊。二、子夏特别重视礼乐制度,注重礼的外在规范对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子夏的修身是由外入内。曾子的修身是由内至外,主要途径是自我省思。三、子夏强调修己以安人,注重外在功业,而曾子则更注重修身养性。四、曾子将孝置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尊地位,是一种"孝本论"的哲学,而子夏对孝则较少谈及。总之,子夏之儒与曾子之儒究其实质是学问进路的不同,实际上是"道同而术不同"。
“儒家八派”的再“批判”:早期儒学多元嬗变的学术史考察
作者: 宋立林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记》   简帛文献   子思   多元嬗变   韩非   早期儒学   郭沫若   《孔子家语》   儒家八派   《大戴礼记》  
描述: 上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出版了他有名的《十批判书》,其中《儒家八派的批判》一篇是首次就《韩非子·显学》所谓孔子以后“儒分为八”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影响很大。对所谓“儒家八派”进行研究,实际就是对战国时期儒学传承的学术史进行探讨。不言而喻,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继郭沫若先生之后对这一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再批判”,对早期儒学传承进行系统研究、理性反思,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条件完全成熟。一部儒学思想发展史就是孔子思想在不同时代被阐释、诠释的历史,而以“儒家八派”为代表的先秦早期儒家正是这一阐释、诠释历程的开端,也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