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作者: 朱汉民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记之学   六经   诸子   儒学  
描述: 在儒学体系中,六经的思想与诸子的思想有很大差别。儒家学者尝试通过"传记之学",将"经""子"两种不同学术形态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儒学因此既能够保留深厚的文化传统意识,又具有开拓的思想创新精神。在儒家思想的整合过程中,"经""传""子"的文献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
论夏承焘《杜诗札丛·儒学与文学》的学术意义
作者: 查正贤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承焘   杜甫   儒家思想  
描述: 夏承焘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杜诗有过较为集中的研究,《杜诗札丛·儒学与文学》是其成果之一。他强调要区别对待杜诗中提到的“儒”这个词的含义,不能都抽象地理解为指儒家思想,更不能据此来断定杜甫有儒家思想。夏承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以及整个杜诗研究工作的进行,都受到当时特定的学术时潮的影响,反映出他在努力适应并合理调整自己的学术研究,但仍很好地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方法,保持了纯正的学术品格,虽预时潮,而不失其正。这使得他的杜诗研究不但在具体看法上,而且在研究方法与品格上都给后人以重要的启示。
自性与共生——儒学现代转化的路向
作者: 周瑾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生   转化   通性   自性   儒学   自觉  
描述: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儒学怎样进行现代转化,标示着中国文化自性是否得到恢复、更新。处理儒学传统与现代诉求的关系,五种进路各有侧重,其取向可分别概括为:知识论,哲学化,政治学,实践感,人类性。以人类的通性与共生为旨归,中国文化自性可以真正得到培护与彰显。
“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说儒的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先秦  
描述: 不管儒字在字源上的原始意义如何,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战国时代的其他学派对儒的思想刻画,已经鲜明地呈现出儒家的思想特质;而战国儒学在运用儒字上所表达的自我理解,更突出显现了何为儒之人格,何为儒家的学说宗旨在当时的通行理解。尤其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荀子对儒的理解,作为战国时代评论各家儒的总结性代表,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儒家因应秦的统一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新的追求。
《儒藏》出版已见规模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重大课题   北京大学   教育部   攻关项目   儒家典籍   学术眼光   历史上   工程   技术手段  
描述: "《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是教育部2003年批准立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儒藏》工程旨在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和技术手段,对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儒家典籍文献进行一次全面整理,以期填补我国历史上只有《道藏》、《佛藏》而无《儒藏》的空白。
重论“四始”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雎   四始   礼乐   早期诗论  
描述: "四始"体现儒门早期诗论的深意。它不仅仅关乎技术层面的体例和编排,而且关乎篇意论定和典范作品的确立,关乎推崇说诗者的美学原则,使范例成为规范,由此而创生出一个关于诗的意识形态。这个关于诗的意识形态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文明的土壤的。五四新观念传入,转而将"三百篇"看成民歌民谣,虽有合理性,但也遮蔽颇多。
我们为什么要编纂《儒藏》?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出版发行   研究成果   攻关项目   儒家典籍   儒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科学规划   世界先进水平  
描述: 的研究成果。”此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现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联合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计划将于2010年完成包括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约一亿字的《儒藏》精华编
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述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文汇编   内圣外王   儒家思想   哲学工作者   道教史   李商隐   魏晋玄学   令狐绹   中国哲学   汤一介  
描述: 汤一介先生亲自编定的《汤一介集》,收录其60多年学术生涯的主要专著、论文、随笔、访谈等,201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共约310余万字,分为十卷:第一卷《哲学家与哲学工作者》,为作者194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所作已刊及未刊论文汇编;第二卷《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为作者的代表作;第三卷《早期道教史(增订本)》,为作者的第二部专著;第四卷《佛教与中国文化(增订本)》,为作者佛学
乐师与“儒”之文化起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师   乐官   师儒     六艺   礼乐  
描述: 本文就中国历史上称“儒”者的早期形态和来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作者认为,早期的称“儒”者与商周王朝中主管乐舞的官员,在文化上有着一脉相承关系。春秋战国之间形成的儒家学派,以诗书礼乐为教;而以诗书礼乐为教,正是此前的王朝乐官的职责。王朝国学中的要担任舞人的青少年学子,可能就是“儒”的早期形态;而教官乐师则相当于“师儒”。儒家与乐师在文化上的这种传承关系,对儒家思想特征的形成,应有重大影响。
从《四库全书》到《儒藏》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   中国学术界   21世纪   儒藏   中国   融汇   汉文化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学习汉语   世界  
描述: 的研究成果。”此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现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联合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计划将于2010年完成包括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约一亿字的《儒藏》精华编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