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VO2金属—绝缘结构相变第一性原理研究
作者: 韩斌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声子软模     第一性原理   结构相变   声耦合  
描述: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作为一种不需要任何经验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能在电子结构级别分析材料的各种性能的微观起源,解释实验现象,因而越来越受到材料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论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二氧化矾(VO2)及碳化硼(B4C)的电子结构和声子色散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结合分析声子色散谱和电子结构,我们最终认为导致VO2和B4C发生结构相变的根本原因是晶体中的电-声耦合相互作用。论文的主要安排如下:在第一章中,我们主要对VO2和B4C的研究现状做简单的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论文结果讨论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物理知识。第四章的第一节主要对VO2的计算细节及结果进行说明和讨论。计算得到的R相VO2声子色散谱的横声学支沿FM和ГZ方向出现了明显的声子软化现象,尤其是沿FM方向,横声学支已经软化为了负值。负的声子频率通常意味着晶体结构不稳定,很容易发生结构相变。为了探究导致横声学支软化的原因,我们又进一步计算了R相VO2的电子能带图及费米面。通过分析电子能带图和费米面我们发现横声学支中的软模是由孔氏异常引起的。由此我们认为,导致VO2发生金属-绝缘相变的根本原因是VO2晶体中的电-声耦合相互作用。第四章的第二节中主要对B4C的计算细节及结果进行说明和讨论。首先我们研究了沿c轴方向的单轴压力对B4C晶体结构的影响。计算发现当单轴压力增加至η=0.21时(η为晶格矢量沿c轴的压缩率),B4C晶体中的C-B-C原子链发生剧烈的弯曲,这一剧烈的弯曲现象意味着B4C发生了结构相变。为了找出导致相变的根本原因,我们计算了η=0.21时的B4C的声子色散谱。在声子色散谱的横声学支中,我们观察到横声学支沿FL和ГZ方向发生明显的软化现象。而当η=0.21时,B4C的费米面沿FL和ГZ方向同时出现了重叠现象。因此,我们最终认为,电-声耦合作用是导致B4C在高压下发生相变的根本原因。
魏晋南朝会稽四姓研究
作者: 马仲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魏晋南朝   会稽四姓  
描述: 本论文以魏晋南朝会稽四姓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四个方面以明晰会稽四姓的历史发展脉络。本文第一章介绍了东吴时期会稽四姓的崛起,着重介绍了东吴时期会稽四姓与东吴政权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同时本文试从地理角度研究这一时期会稽四姓与吴郡士族的关系及其原因。本文第二章主要描述了两晋时期会稽四姓的政治活动。西晋初期会稽四姓进入暗淡时期,但随着“八王之乱”的爆发,会稽四姓重新调整策略,转而支持司马睿集团。在东晋时期会稽孔氏和虞氏的家族势力达到了顶峰,而谢氏和魏氏则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本文第三章介绍了南朝时期的会稽四姓的发展情况。刘宋时期,会稽孔氏因支持刘裕得以继续发展。到了南朝后期,随着在政治上的衰落,会稽四姓中的孔氏和虞氏又改变了策略,放弃了以往以军功获得政治权势的道路,走上以“权幸”为政治资本的道路,并对时局产生不小的影响。魏晋南朝时期会稽孔氏和虞氏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兴旺的发展势头,一方面除了宗族势力的强盛之外,还包括在文化活动上的活跃。文化上的传承对于维系家族势力至关重要。因此,第四章对魏晋南朝时期会稽四姓的文化活动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本文最后一章则着重介...
建构儒托邦:晚清儒学与新小说的乌托邦想象
作者: 朱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乌托邦   女权乌托邦   无政府乌托邦   儒托邦   新小说   科学乌托邦  
描述: 1895年到191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代。随着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在晚清短暂勃兴,中国文人完成了最初的“中国梦”的构建。这是现代意义上“新中国”想象的起点,也是认识整个20世纪乌托邦思想及其运动发展的基础。乌托邦小说是梁启超等人发起的“小说界革命”的开端,也是现代“新小说”的开篇。文学史上,这些作品往往因为“资政体、助名教”、“提倡新政制,保守旧道德”被简单地否定,但是历史业已证明其对20世纪中国思想、政治、文化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对这一历史悖论的理解,无论是遵循“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
宋太祖文治思想与宋代儒学社会构建
作者: 成建康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学社会   科举   文治   士大夫政治  
描述: 儒学社会是中国古代的标签,它也经历了从衍生到成形的漫长发展过程。如果说夏商周三代孕育了中国儒学社会的胚胎,汉代塑造了中国儒学社会的骨架,那么到宋代经过长时期的过渡和曲折性发展,中国儒学社会的血肉及功能组织得到了全面发育和健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宋代儒学社会的发展既有其历史必然性,又有现实的必然性。它和宋初提出和一以贯之被推行的文治思想有极大关系。本文试图去建构宋太祖推行文治和儒学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个过程是:首先因为“祖宗之法”在宋代被自觉遵行,文治思想在两宋被一以贯之地执行;其次为推行文治而形成了士大
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
作者: 李国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有效性   法家   儒学   黄老  
描述: 本文对秦汉意识形态的选择、演变、构建历程进行了梳理,勾勒出儒学在汉代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轨迹。秦汉之际是中国历史大变革时期,这一变化最主要的是由政治上统一带来的思想文化的变化。在秦统一六国前,《吕氏春秋》就做了一次思想大一统的尝试和努力,旨在为秦统一天下及新王朝的长治久安作理论研究和文化准备。在洞察了秦国专任法家而出现的种种流弊之后,《吕氏春秋》以“兼儒道、合名法”的策略来补救秦国对法家的过度推崇。但是,《吕氏春秋》并未被秦始皇所采纳,它把诸子之学汇萃于一炉以构建意识形态的尝试被中断了。秦吞并六国,一统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
作者: 余亚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荀学   礼法   性命   儒士精神   西汉儒学  
描述: 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儒学由孔子开创,孟子与荀子分别对孔子的思想在不同的路向上进行了引申和发挥,孟子着重对善的本原性问题进行了探讨,重视善的内在体认与自觉,开创了心性儒学的路向,为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现代新儒家提供了思想资源;荀子则着重对善的现实化和普遍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重视善得以实现的外在力量,开创了经世儒学的路向,对西汉儒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礼、法关系上,荀子通过对先秦儒家关于礼、法思想的批判和总结,将礼、法结合起来,以礼释法,以礼作
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
作者: 文正东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演变   儒学   师生关系  
描述: 文章将历史上师生关系的变化置于儒学演变的背景中来考察。在先秦从儒到儒学的演变过程中,儒学吸纳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两汉时期,儒学宗派化、神学化和政治化,表面上独尊,实际上丧失了“学”的独立性,变为一种服务于皇权的“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在与佛教和道教的纷争、交融中曲折发展。两宋时期,经朱熹之前几代人上百年的努力,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后,增强思辨性,以理学的形态出现,更能圆融地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理论体系更为成熟。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哲学,影响扩大。到了晚明时期,理学逐渐僵化,走向形式教条
论柳宗元与儒学复兴
作者: 李伏清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统合儒释   天人不相预   解经范式变革   儒学复兴   文以明道   柳宗元  
描述: 儒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除却孔孟宋明心性天人合一之学的一脉潜通外,还有为理学家所斥为“异端”的非正统儒学,后者彰显的仍是儒家的精神。如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虽表现为路径上辟佛、心性“道统”论和统合儒释、天人不相预论的不同,在实质上,两者殊途同归,都是中唐儒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韩愈学说备受关注,柳宗元思想却被搁置的历史现实,使得我们重新认定柳宗元在儒学史上的地位颇有必要。另外,“唐宋”变革日益成为当今学术界热门的话题之一,具体在思想文化领域,反映了唐宋之间的因承性和断裂性以及唐代前后两期思想的显著差异性。前唐
叶适儒学思想研究
作者: 沈尚武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用流行   利与命与仁   君子自强不息   大化   叶适   德与利统一   修实政   义利统一   行实德   乾道  
描述: 本文以德与利统一的观点为中心来展开叶适的儒学思想研究。首先探析叶适的德与利统一的哲学蕴涵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行健即乾道大化、大用流行,生生不息。人们靠学与思体悟之,效法之,致道成德,继道承善,即君子自强不息(劳作),表现为仁德之生命力即仁。同时,利与命与仁(劳作创造价值即利),人们遵循义即中道而行(实践)之,在其中,礼协调人们的欲求,从而达到道德和功利的真正统一和双丰收,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围绕上述思想具体地考察了叶适的乾道的哲学蕴涵,叶适的人性思想,包括人性与道的合一性,人性的自然性和生成性。分析
初盛唐的儒学与文学
作者: 刘顺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学   文学   话语体系   解释力   文德政治   制度化   儒学  
描述: 儒学是唐初文德政治构想的主要思想资源。儒学的复兴与重新制度化是唐帝国应对文化与地域问题的重要举措。经历长期分立的儒学于七世纪上半叶实现了大一统,在版本、义疏、音读等方面达成南北一致,并通过较为系统完备的教育与科举两大途径,深刻影响了唐初士人的知识构成。文学被重新纳入儒学的话语体系内部,通过一系列的官方文化行为——修史与整理五经,儒学笼罩之下的文学观,在回眸前世文学的基础上完整出炉。唐初的“文学”观认同儒家文艺观,但不失变通且其理论新创之处颇多。虽然理论自觉与文学发展的自身脉络之间存有错位,贞观时期的文坛创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