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儒释耶三教会遇的背景阅读谢文洊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程山   江西   理学   谢文洊   刘凝   天主教  
描述: 本文主要討論謝文洊(1616-1682)的生平、講學活動,及其思想所透露出儒耶交融的特色。謝文洊早年學佛,後轉而學陽明學,最後回歸程朱學,且終生以程朱學者自任,並嚴厲批評佛學與陽明學。他曾在程山講學,是江西南豐重要的講學領袖。他也曾與友人辯論西學,對於天主教教義有相當認識。本文將首先說明謝文洊的學思歷程,及其在江西程山講學的活動與師友。接著,將分析謝文洊思想中類似天主教思想,又反映明清之際理學思想脈絡的部分,如其對個體不朽的看法、生死觀、自我觀與工夫論、死後聖賢永恆團契的異象等。最後,本文也說明謝文洊儒佛之辨的要義,並試圖透過與劉凝比較,進一步說明其儒耶交融的思想特色。
儒家子,道者师─金元之际全真教团中的入道士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真教   大蒙古国国子学   李道谦   入道士人   玄都宝藏   玄学   秦志安  
描述: 儒家子,道者师─金元之际全真教团中的入道士人
军务与儒业的矛盾-衡山赵氏与晚宋统兵文官家族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衡山赵氏   文武关系   统兵文臣   军事   南宋   儒将   理学  
描述: 本文主要討論衡山趙氏祖孫三代以文臣身分統兵,抵禦女真、蒙古人的南侵,進而以軍功入朝執政的歷程,以及其成員在宋、元鼎革之際的遭遇。進而由這個家族所受的評價,分析統兵文官在士人階層中的地位,藉以呈現晚宋政治和士人文化的特色。 自寧宗朝以降,南宋陷入長期的對外戰爭,導致統兵文臣的崛起,一些原本平凡的士人家族,憑藉軍功成為權勢顯赫的世家,衡山趙氏即為其中的佼佼者。但是,這些文官固然藉由投身軍務取得權勢和地位,所面對的挑戰其實十分艱難。既要冒險應付強大的外敵,又常遭受朝中激烈的政治鬥爭的拖累,稍有不慎,即有身敗名裂之虞;而且一旦長期領軍,與武人接觸頻繁,他們文士的身分往往受到質疑。特別是道學興盛後,士人對內在心性修養的注意力遠超過外在的事功,更使統兵工作不受多數士人的認同。顯然,「儒將」的理念固然頗受宋代士人的肯定,但現實環境中的「儒將」卻十分難為。正因如此,即使本身有志於軍功,文人邊帥還是會安排自己的子孫在舉業和文職上發展,以致晚宋的統兵文臣雖多,父子相承邊帥之職的例子卻不常見。衡山趙氏形成三世統兵的現象,實為機緣巧合,而非族人刻意經營的結果。
吾道-三教背景下的金代儒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郝经   道学   心学   新道教   李纯甫   金代文化   吾道  
描述: 金元之際北部中國的儒學的復興,是金代後期士人群體思想自覺的產物。它要早於趙復之北行,也並非是受到南宋理學知識衝擊的直接結果。相反,它恰恰代表金代儒學士人在新道教、佛教的不斷擠壓下,謀求重新振作的努力。 與以往的學者多強調南宋理學對金代士人的影響不同,本文試圖從金代士人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上加以考察。首先,由於北宋後期文化的遺存,金代士人在使用「道」、「道學」等詞彙時,不是指宋代興起的新儒家學說,而是指道教。並且由於代表宋代正統儒學思想菁英士人及其家族大多避兵南下,在金代統治下的北部中國,「新道教」異軍突起,在社會中具有莫大影響,其鋒芒甚至壓倒了儒、釋二家。因此金代士人轉而與佛教合作,力圖與之抗衡,進而謀取自身發展。所以他們不得不對南宋理學家嚴格排斥佛老的言說有所抵制,認為這將「自翦羽翼」。而當南宋「道學」之名傳入北方之初,也曾受到郝經的批評。最終,在金朝統治行將滅亡之前,北方的士人漸漸地建立起了以儒家學說為本的文化認同。「吾道」就是他們用來稱呼自身學術,並藉以與南宋理學相區別的一個術語。而從金代士人倡談「吾道」、「心學」,直到接受南宋傳來的「道學」之名的變化,可以看出金與南宋文化由對峙趨向認同的過程,絕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種種曲折的結果。
墓志中所见的唐代前期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前期思想   Tang   dualistic   中古集体心灵   thought   纯儒意识   medieval   intellectual   history   worldview   pure   二元世界观   Chinese   Confucianism   early  
描述: 墓誌給人們帶來的基本印象大概是,這是儀式性、格套化的文類,很少人會把它們跟時代思潮聯想在一起。其實,唐代墓誌不但含有思想史的信息,而且案例多、代表性高,剛好利於探測時代心靈的基調。在中國思想史上,唐代前半是個隱晦的時段,本文希望借重近二十年來大量刊布的墓誌,揭示此時思想的特徵。本文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唐前期的知識界以具有一種二元的世界觀爲其首要性格。這個「二元世界觀」,就是認爲世界是由兩個領域所構成的:一是社會(包括政治)和家庭生活,一是個人生活與精神追求。前者最主要的指導原則是以古代經典爲依據的儒家思想,諸子百家、文史知識也包括在內;後者則以古典道家、玄學、佛教、道教爲主要資源。多元是唐前期心靈的另一特色,即使在學術思想的範圍,也是流派眾多,共存並立,儒家的正統地位並不突出。當時人重視博學與個人才藝,理想的士人象,可說是具有孝悌行爲與出世情懷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然而,唐前期也存在和二元世界觀相抵觸的想法,例如,墓誌中透露出些微的「純儒」意識。所謂純儒意識,是指認爲精神追求和集體生活都應以儒家教誨爲基礎的看法。這個看法在八、九世紀之交開始對唐代既有的士人心靈格局構成重大挑戰。
礼律研社会-陶希圣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历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史论战   食货月刊   中国社会史   中国经济史研究室   食货半月刊  
描述: 陶希聖先生是中國現代少數擁有眾多「專家」頭銜的歷史人物:既是史學家、法學家、政治評論家、戰略學家、共黨理論及中國問題等專家,亦實際參贊了高層政務。本文旨在綜合其自述、著作,及回憶資料與研究成果,側寫近代學術流變,探討其學術發展過程,及開拓中國社會史之業績。 先生自啟蒙時即以史論兼融法學、禮書,旁及社會科學,並藉英、日等語文拓展視野,奠定深廣的學術基礎。後投身社會政治改造,從經世立場著手,探究中國社會根源與演變,為革命樹立理論,從而引發著名的中國社會史論戰,開拓了學術研究新方向。透過論戰,先生認識到掌握史實方為為學之道,因此赴北大任教後,除在各校講授中國社會政治史,更創辦以探索中國社會經濟史為主的《食貨》半月刊,成立中國經濟史研究室,形成以探尋新研究領域聞名的學術團隊,強調從史料梳理中,尋找問題與理論。 晚年先生從政界退休,重回學界,再創《食貨》月刊,引介歐美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對台灣史學界有相當影響;先生本身則以禮、律為線索,闡述秦漢以來,法、儒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建立觀察中國社會發展的完備體系。先生畢生以中國傳統學術為治學根基,兼用社會科學理論,以跨領域整合開創了學術發展新方向。
哭庙与焚儒服-明末清初生员层的社会性动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哭庙与焚儒服-明末清初生员层的社会性动作
从天儒合一到东西分歧-欧洲中国观的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学   启蒙运动   中西文化史   耶稣会   儒家   天主教  
描述: 从天儒合一到东西分歧-欧洲中国观的演变
论孟子的井地说-兼评梁启超的先秦田制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encius's   pre   梁启超   用田赋   Qichao   in   Well     program   先秦田制   system   regulation   field   China   Qin   land     初税亩   井田制孟子的井地说   Liang  
描述: 梁啟超對先秦田制的見解,包括下列題材:(1)貢,(2)助,(3)徹,(4)初稅畝與用田賦,(5)孟子的井田制。本文析述梁對上述題材的諸項說法,提出我們的見解來相對比,並對這些議題作較深入的解說與論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