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史》《汉》“儒宗”差异探析:以叔孙通、董仲舒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标准   儒学   儒宗  
描述: 《史记》以叔孙通为汉家儒宗,《汉书》判定的儒宗达12人。对比儒宗中《史》《汉》均有记载的叔孙通和董仲舒,差异源自判定儒宗的标准不同。在学说价值上,《史记》注重儒学的社会效用,《汉书》强调学术造诣;在致用问题上,《史记》强调对时机的把握,《汉书》突出学问和学养。从根本上,这是《史》《汉》对儒学内容和致用途径理解不同造成的。
"孝"与"非孝"之争:以墨、道、法三家的非儒论述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孝慈   亲亲则别   至仁无亲  
描述: 在先秦诸子的论说系统中,儒家是最重孝的学派."孝"作为子事父的伦理要求,包括"孝生"与"送死"两个方面.本文简要回顾了儒家关于孝的一些说法,并通过考察墨、道、法三家关于"非孝"的不同言路,进而与儒家比照对观,发现它们思想性格之间的差异.可以说,先秦诸子以"孝"为中心的论辩境域反映了各自独特的言说路向,为我们切近了解诸子之间不同的立论基调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
马一浮“为学之方”抉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穷理   马一浮   舍本逐末   为学之方   种子   自性  
描述: 马一浮是20世纪中国的一代儒宗。他一生始终以六艺之学统摄一切学术,以发明自性为为学宗旨,完全漠视20世纪以来以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问题意识来整理、阐释中国传统学问的学术主流,笃守读书穷理、悟证笃行的为学方式,批评时人为学是徇物外求、舍本逐末,并讲学著述、兴办书院,培育圣贤种子,以传承六艺之学。他迥异时伦的学术取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欧阳修与佛教——兼论欧阳修佛教观特质及其对北宋儒学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观   欧阳修与佛教关系   欧阳修   北宋儒学  
描述: 欧阳修对佛教的理解是表层的;欧阳修评论佛教的基调是批判的;欧阳修排佛立场是终其一生的;欧阳修佛教观具有“本位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特点;在欧阳修所制定的消解佛教的策略中,不仅使佛教获得了养息的机会,而且使儒学得到了伸展的空间,从而为佛、儒关系在宋代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穿衣之道:诸子争辩的一个话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行   诸子   服饰  
描述: 文章讨论先秦诸子关于服饰问题的争论。在儒、道、墨三家特定的服饰背后,包含着一整套的观念系统。穿着本身,成为一种姿态,一种体现其学术宗旨的象征。
陆九渊佛教观考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观   考论   陆九渊  
描述: 本文尝试研究儒士与佛教关系的另一视角,即由儒士对佛教的认知、理解与评价去考察儒士思想与佛教的关系。由这个角度考察陆九渊佛教观的结论是:佛教并非天生是异端;佛教既有不足,也有其独到的价值;在义利关系、出世入世和生死观等方面,佛教与儒学具有根本性差异;陆九渊思想特征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体佛用;陆九渊佛教观透显着于当今学术研究具有深刻启示的多重信息。
韩国三教和合的现代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韩国   道教   儒教   历史发展  
描述: 自公元一世纪起,中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陆续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结合,发展、演变为韩民族的儒释道三教。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凸显了韩国三教的基本特点,这就是“三教和合”。所谓“三教和合”是指韩国的儒释道三教是以互相融合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这一特点贯穿韩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韩国精神即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价值也就融汇在这三教和合之中。
从儒、释的交融看中、西文化的会通──关于“元哲学模式”与《周易》和新康德主义的哲学趋向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佛教   《周易》   西方文化传统   新康德主义   元哲学   本体论   思维模式   物自体  
描述: 从儒、释的交融看中、西文化的会通──关于“元哲学模式”与《周易》和新康德主义的哲学趋向的思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