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出世与入世:北宋契嵩“佛儒会通”的孝道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契嵩   儒佛汇通   孝道   北宋  
描述: 契嵩在北宋儒家士大夫的排佛的思想浪潮中,融合儒、佛的的孝道思想以及北宋以前的僧俗护教孝道理论,“以儒释佛”,“以佛摄儒”,会通儒佛,提出“孝为戒端,成佛由孝”的“大孝”思想。契嵩的“大孝”理论是一种具有出世与入世的“二元性”特征的佛教孝道思想。此外,契嵩的“大孝”思想可分为“物质之孝”“精神之孝”“显德之孝”和“达道之纯孝”等四个层次,并鲜明地体现着“大孝”的出世与入世特征。契嵩的“大孝”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中国孝道思想的构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出世与入世院北宋契嵩野佛儒会通冶的孝道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出世与入世院北宋契嵩野佛儒会通冶的孝道思想
关于儒释道三教融合之管见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而不同   三教合一   万物一体   融合  
描述: 儒、释、道三种文化思想、文化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对抗,互相论难、排抑,但是不管作为“正统”的儒学怎样抗拒,作为本土文化的异端———道家(后来发展成为道教),以及异域文化———佛教,毕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母体之中,并且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同时,儒释道三家又并未合为一家,而且始终保持着各自的根本特质和特征;儒释道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三维一体的基本框架,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
浙江历史上的主要商帮及其经营思想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浔丝商   宁波商帮   龙游商帮   经营思想  
描述: 通过对浙江历史上主要商帮的探讨,分析了宁渡商帮、龙游商帮、南浔丝商的来源与表现,进一步挖掘总结了这三大商帮的经营思想,即宁波商帮形成了做大事,一定要敢于冒大险的冒险精神,不拘古法,不唯习惯的创新精神,与国人交,止于信的诚信经营思想以及克勤克俭,施仁布泽的社会责任感;龙游商帮形成了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诚信经营规范,秦晋蜀滇万里,视若比舍的开放精神,适者生存,来去如风的经营战略以及为商之道,为商十要的商业道德规范;南浔商帮形成了于钱财出入,寸宜宽,尺宜紧的诚信经营原则,不创新,就灭亡的创造创新精神,把鸡蛋装在多个篮子里叫卖的多元营销战略以及贾而好儒,士商合一的儒商思想.
徐祯卿吴中时期各种思想的兼融与地域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中时期思想   徐祯卿   生存焦虑   儒释道兼融  
描述: 徐祯卿吴中时期思想呈现出一种随着时代潮流与生存境遇的变化而曲折多变的特征。总括来说,其前期思想并没有定于一途,而是对儒、释、道等兼收并蓄,同时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与思考也是前期突出的一种意识特征,可以说其前期思想体现出一种大体符合吴中地域的知识杂进性特征。
西汉时期官吏形态的建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   法治   官吏   儒家  
描述: 受先秦法制思想发展的影响,西汉初期仍遵行法治原则.然而秦王朝的短祚促使西汉时人反思其教训,加上儒家势力逐渐抬头并成为意识形态的正统,汉王朝开始实行儒家的教化政策并对官吏进行了儒家化的角色塑造.但法制仍是西汉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官吏必须掌握必要的行政技能,因而西汉的官吏最终呈现出儒表法里的形态.
以道家思想为视域看曹植的游仙诗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仙诗   儒道互补   曹植  
描述: 曹植拥有儒道互补的人格特征,其一生用力在儒,得力在道,是庄子思想构筑了他游仙诗的基本思想,他的游仙诗着力表现了对生死的无法释怀,对享乐的难以割舍和对自由的热切向往。
试论《金瓶梅词话》后二十回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集体创作   金瓶梅词话   作者问题   十个方面   西门庆   吴月娘   怪现象   泰山   潘金莲  
描述: 近年关于《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的作者问题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不完全统计,被提出的作者,已多达四十余人。除了被明人沈德符认定为“陋儒补作”的五十三至五十七这五回之外,一般是把百回本的《词话》当作一个整体看待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词话》并非成于个人,而是集体创作。我个人赞同后一说。我读《词话》时,总觉得与前八十回相比,后二十回颇有一些特殊之处。为了说明问题,本文将列举十个方面的论据,并作粗浅分析,以供同好者讨论。
“浪子的苦闷 寒士的悲情——元代文人的命运与心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儒人   赠韦秘书子春   郑所南   谢枋得   元代文人   马致远   方伯   人生理想   荐福碑  
描述: 在文人的心灵上,有什么比遭到戏谑和厌鄙更痛心的呢?元代的文人墨客就无奈地承受着极端的戏谑和厌鄙。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记载,当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尽管作者认为这是出于“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的戏谑之词,但不管怎么说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对“儒”鄙夷的意味。更何况郑所南《心史》尚言此为元朝之制呢(郑作“七猎八民”)!考诸史籍,元代文人等知识分子处于“儒人颠倒不如人”的社会地位确是一种事实。他们不仅要交纳历朝政府作为经济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