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脊梁铁硬谢枋得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史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枋得   爱国主义精神   诗歌创作   生平   南宋  
描述: 谢枋得(1226-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和诗人。原籍信州贵溪县(江西省),居弋阳县新政乡儒村里。远祖居会稽,历三十三世后迁至福建,徙居邵武乌州至四十四世。
儒生改行作印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者贵   谢枋得   进士科   大元   吴师道   元末明初   蒋易   方伯   陆文圭   戴表元  
描述: 宋遗民谢枋得在《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中,说到俳优开涮儒生,戏称《大元制典》将人分为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贵之者谓有益于国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贱之者谓无益于国也。”后人常将“十等人”当作蒙古法律所定,实于史无稽。元朝专设儒户,蠲免其差役,基本保证了读书人的温饱与知识优越。只不过与前朝相比,地位有明显的沉降,所以士人心中萦绕着浓浓的失落感。
中国元代山水画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郑思肖   倪瓒   谢枋得   人格追求   民族歧视   隐逸生活   情感寄托   富春山居图   空明   黄公望  
描述: 一、元代山水画共性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体现(一)中国元代山水画具有共性特征是时代使然元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客观方面,元蒙统治者施行民族歧视政策,按民族来区分贵贱等级。南宋遗民郑思肖,将元朝对人群等级的划分总结为十等:……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同样由南宋入元的谢枋得概括说:……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儒士的社会地位仅高于乞丐,甚至比娼妓还要低。同时,元朝统治者还在早期取消了科
关汉卿的民间情怀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情怀   元初   知识阶层   谢枋得   异族   关汉卿   儒生   忧国忧民   方伯   仕进  
描述: 中国的十三乃至十四世纪,社会场景急剧变化。在纷乱而变幻的元初时代,蒙古统治者在很长时期里废除了科举,使广大的知识阶层失去了仕进之途。有一个在现在看来仍意味深长的记载,出自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即当时有所谓“九儒十丐”之说,意思是当时大最儒生几乎都成了卑贱无用的废人。在异族的统治下,尽管有少数
“九儒十丐”杂议——读书札记
作者: 暂无 来源: 了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议   中国传统士人   谢枋得   垂直流动   读书札记   乞丐   价值取向   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社会   安贫乐道  
描述: “九儒十丐”杂议———读书札记●柳笛等级性结构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大特征。各朝各代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等级制度,其间虽有差别,但都壁垒森严,名目繁多。到了元代,除有民族与种族的等级界限外,还将社会职业分为十等。据赵翼《陔余丛考·九儒十丐》记载,...
也说“臭老九”的由来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人帮   略考   谢枋得   低下   随笔   社会地位   根本原因   宋末   知识分子   爱国诗人  
描述: 1980年,《随笔》第11集《“九儒”说略考》一文认为,“四人帮”把知识分子咒骂为是“臭老九”,是来自谢枋得所云的“九儒”。我看并非如此。宋末爱国诗人谢枋得所言的“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是说“儒”的社会地位低下,竟在娼之下、丐之上。如按这种说法,“儒”的社会地位如此低下,“四人帮”为何还要丧心病狂地加以镇压呢?“四人帮”之所以要残酷地迫害知识分子,根本原因是出于他们篡党夺权
“浪子的苦闷 寒士的悲情——元代文人的命运与心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儒人   赠韦秘书子春   郑所南   谢枋得   元代文人   马致远   方伯   人生理想   荐福碑  
描述: 在文人的心灵上,有什么比遭到戏谑和厌鄙更痛心的呢?元代的文人墨客就无奈地承受着极端的戏谑和厌鄙。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记载,当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尽管作者认为这是出于“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的戏谑之词,但不管怎么说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对“儒”鄙夷的意味。更何况郑所南《心史》尚言此为元朝之制呢(郑作“七猎八民”)!考诸史籍,元代文人等知识分子处于“儒人颠倒不如人”的社会地位确是一种事实。他们不仅要交纳历朝政府作为经济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