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析"儒僧"刘秉忠对蒙古汉化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忽必烈   蒙古汉化   大哉乾元   刘秉忠  
描述: 刘秉忠(1216-1274),蒙古汉化之集大成者,元朝的政治家、作家.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广罗人才,组织"金莲川幕府",海云禅师以刘秉忠"博学多才艺"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把他留在身边,委以重任,经常
试论忽必烈时期蒙元政权对汉文化的吸收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忽必烈   元杂剧   汉文化   理学  
描述: 忽必烈时期是蒙元政权吸收汉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阶段,在汉族儒臣和忽必烈本人的共同推动下,蒙元政权从文化主导思想、典章制度、教育制度等角度全面吸收、利用汉文化的成果,这对此后元朝统治的安定和理学的兴盛、元杂剧的繁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潜邸时的忽必烈与全真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辩论   全真教   忽必烈   佛儒  
描述: 全真教经过短暂发展,迅速成为金元时期北方第一大教,由于其发展势头过快,与当权者和其他宗教产生了矛盾和摩擦,在忽必烈潜邸时期,全真教和佛儒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者的压制下,全真教发展的势头得到一定的抑制。
忽必烈与儒臣和儒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史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忽必烈   元世祖   儒臣   儒学  
描述: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曾为翰林修撰的王恽,在其《儒用篇》里说:“国朝自中统元年以来,鸿儒硕德济之为用者多矣。如张、赵、姚、商、杨、许、口、王之伦,盖尝忝处朝端,谋王体而断国论矣。固虽圣神广运于上,至于弼谐赞翼,掉之休明贞一,诸人不无效焉。
儒学与忽必烈的治国方略
作者: 秀凤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忽必烈   以儒治国   治国思想   儒学  
描述: 忽必烈汗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也是一位叱咤时代风云,对蒙古族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伟人。忽必烈汗于1260年在他的不惑之年继蒙哥汗即位时,他己经成为一个既熟悉
蒙元“用夏变夷”与汉儒的文化认同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忽必烈   文化认同   程朱理学   用夏变夷  
描述: 蒙元是北方蒙古族所建立的大一统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控制思想人心,尤其为了赢得南宋旧地中原社会精英阶层——儒士大夫对其的政治认同,蒙元统治者尤其是忽必烈主动儒化、汉化,"用夏变夷"。忽必烈将程朱理学
许衡、阿合马与元初汉法、回回法之争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法   回回法   忽必烈   许衡   阿合马  
描述: 重用,许衡等所以会被疏远,关键在于理财之臣的聚敛政策正符合元世祖忽必烈在政治、经济上的需要。所以,在汉法与回回法之争中,忽必烈实际站在后者一边,由此改变了其先前的重儒政策。
忽必烈对儒人儒学的态度看元初杂剧中的士人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人形象   儒人   忽必烈   元杂剧   儒学  
描述: 忽必烈时代是元杂剧成熟并繁盛的时期。忽必烈对儒人、儒学态度的双重性,对元初杂剧作家的创作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进而决定了他们笔下士人形象显著的时代特征,即强烈的功名愿望和难以摆脱的困窘命运。
忽必烈治国的儒学思想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作者: 徐进昌   来源: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草原文化   忽必烈   中华文明   入主中原   儒学治国  
描述: 元世祖忽必烈为代表的新兴蒙古族贵族,以儒学治国,成就了一代伟业。游牧文明特色的草原文化,随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融入农耕文明的中原文化,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刘秉忠:集儒释道于一身的政治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通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治国安邦   政治家   忽必烈   儒释道   元世祖   刘秉忠  
描述: 刘秉忠,元世祖忽必烈帐下第一谋臣。他是集儒释道于一身的智者,精通治国安邦之道,辅佐忽必烈30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在元初蒙古汉化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忽必烈创业立下汗马功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