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释、道家理想人格模式的差异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省团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理想人   心斋   “坐忘”   儒家理想人格   明心见性   修养方法   圣人   禅宗   理想人格模式   精神境界  
描述: 任何一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其赖以生成和繁衍的社会基础。理想人格模式的建构与完善主要取决于社会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其中尤以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最为巨大和深远。因此,要准确地表述和寻找儒、释、道家理想人格模式差异的原因,应该从其各自文化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中去寻找。儒、释、道家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上,迥然各异的文化观念,造成它们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儒、释、道家在理想人格模式的建构上大异其趣。因此,我们在比较儒、释、道家理想人格模式的差异时,有必要对产生这种巨大差异的背后深层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量。唯其如此,我们方能对产生这种巨大差异的缘由有清晰的了解和全面的掌握。无论儒家、释家还是道家,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追求一种完美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由于各自受到本身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在理想人格模式的精神境界、实现途径、价值取向以及后世影响上又相径庭。一、儒、释、道家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理想人格是蕴含于内、形诸于外的人生理想特质。追求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追求完美崇高的理想人格境界一直以来都是中...
孟子、庄子理想人格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情感体验   理想境界   庄子哲学   孟子   理想人格模式   逍遥游   完整人格   理想人格学说   积极入世  
描述: 先秦的思想家塑造了不少各显异彩的理想人格,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的美好憧憬.本文拟对孟子与庄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加以比较,从中揭示早期儒、道两家对理想人格的不同追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读《苏轼人格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学阐释   人格特征   中国古代文人   人格研究   人文精神   东坡   因物赋形   苏轼   理想人格模式   苏拭  
描述: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一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林语堂《苏东坡传·序》)苏轼的魅力是永恒的.他的魅力源自他独特的人格风范.杨胜宽《苏轼人格研究》一书,全面系统地对苏轼的魅力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纵观全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就.一、对苏轼向往的理想人格模式的准确把握“人格”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最权威的解释,原因是它包罗的东西、存在的形态太丰富.作者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对现有观点进行比较之后,根据对文化一词的广义理解,将人格界定为“人的文化品质”,从此入手,对苏轼的人格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苏轼的人格理想即其人生理想.他的人生理想又与宋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中国文化演化变迁至此,真正达到了儒、道、释合流归一的境界,苏轼的人格理想正反映出文化精神融合的这种大趋势.作者根据东坡作品中对“水”与“竹”的议论,整理出了苏轼向往的理想人格模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在中国哲人眼中是智慧的象征.关于水所象征的道德智慧,《韩诗外传》有一段精彩的议论:“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理者;蹈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