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忘生死而顺自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道教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养生观念   心态   生命观   庄子哲学  
描述: “养生”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从其养生观念可以关联到庄子哲学的整个体系。庄子哲学的出发点与儒、墨、法等家不同,并不注重对于现实社会问题尤其是所谓国家大事的探讨,他主张生命与生活是大事。庄子玄虚论道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论人之生,故而在《庄子》中提出诸如“活身”“全形”“尊生”“卫生”“达生”等一系列养生命题。
论庄子“三无”说及其与儒、墨、杨朱之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宗师   《人间世》   墨子   马克思   杨朱   庄子   庄子哲学   《逍遥游》   先秦诸子   至人无己  
描述: 人们在解释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时,一般都或从文字学,或从庄子哲学这一“正”的角度入手,而忽略了庄子“三无说”的历史背景,即它是一种思想论战的产物,分别针对着当时的三家显学,即讲贵己的杨朱,讲功利的墨子和讲正名的孔子而发,是一种思想批判的产物,因此从这里也可看出他们之间的深刻差异。
中国思想中的道德叙事发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叙事丛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微   叙事结构   庄子哲学   柳下惠   中国传统思想   三教   德充符   古之遗爱   中国思想史   禅林宝训  
描述: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释、道三教都有自己独特的道德叙事方式,可分别称为导启式、直启式、喻启式。从这三种道德叙事方式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何以是个极注重伦理道德的文明古国。
孟子、庄子理想人格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情感体验   理想境界   庄子哲学   孟子   理想人格模式   逍遥游   完整人格   理想人格学说   积极入世  
描述: 先秦的思想家塑造了不少各显异彩的理想人格,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的美好憧憬.本文拟对孟子与庄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加以比较,从中揭示早期儒、道两家对理想人格的不同追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人生哲学浅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大宗师   自然无为   齐物论   庄子哲学   存在主义   庄子思想   理想人格   精神境界   修身养性  
描述: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庄子·大宗师》一人们常说,得意言儒,失意言庄。这实际是以儒学为本,用事功衡量庄子。庄子哲学不是治世的政治哲学,庄子对人的评价不以事功为标准,庄子讲的修身养性也与儒学迥异,如果用儒学释庄,庄不为庄。
简论庄子之观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境界说   庄子哲学   陶渊明   庄子美学   诗文创作   庄子思想   人生观   相对性   阮籍  
描述: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蒙”在何处?自来异说纷纭。近来,有人以为在今河南商丘附近,有人以为在今安徽蒙城。然而,历史地理有沿革变化,硬指派庄子为某地的乡贤先正并无实际意义。我们应该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去认识庄子。鲁迅说:“察周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邹鲁派,皆诵法先王,标榜仁义,以备世之急,儒有孔孟,墨有墨翟;二陈宋派,老子生于苦县,本陈地也,言清净
方以智的老子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道   老子哲学   三玄   东西均   古代哲学   庄子哲学   三教   古代文化   佛教传入   魏晋时代  
描述: 《老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古代思想、古代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在战国,它就启迪了庄子·在汉代,佛教传入时,士大夫消化佛经用它为酵母;道教创立时,道士们树旗帜奉它为经典·魏晋时代,作为“三玄”之一,它成为“玄学”的精神食粮。唐以后,儒佛道三教诤争不休,它总免不了成为议论的话题,舌战的口实。我的这篇文章,通过方以智对老子其人其书评价和阐述,来揭示《老子》对方以智思想的影响。
浅谈李白思想与庄子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儒家独尊   汉武帝   家居   自然无为   当权者   战国时代   庄子哲学   李白思想   权贵  
描述: 庄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当战国时代,家居宋国蒙地。他目睹了统治者相互攻战杀伐,百姓哀鸿遍野,转死沟壑的情景,从而产生了对统治者和现实社会不满与悲观厌世思想。他攻击儒、墨,“以明老子之术,”抨击当权者的暴政,虽作过一任漆园吏的小官,以后便隐匿不仕,穷居陋巷,以织屦为生,以著书自娱,拒不与统治者合作,他进一步发挥了老子“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并建立了相对主义以批判儒家的独断主义与统治者的专横。他的“一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