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安岳石刻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岳   石刻造像  
描述: 四川省安岳县有“石刻之乡”之称,现存石刻造像10万余尊,300余处。安岳石刻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几处重点石窟进行了综述。
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
作者: 费泳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代   中国   石刻造像   美术史   佛像  
描述: 天地无私所以滋养万物,积善立德惟人修身勉力可致。所赖道、儒二宗振国化民,成就古老中华礼义之邦。后释教东渐,于道、儒之外刖立宗法,阐八苦、扬四谛,宣六波罗之妙法,解八正道之渊源。既入我邦,历代贤达融儒鉴道,三教汇流,遂成中土佛教之大观,更有异于天竺本土。先贤有言,佛教造像,于空寂之外,塑以人形,意谓人人皆可证道、个个均能做佛,故史籍亦以“象教”名之。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卿相,下至贩夫走卒,常捐金赠银、布施供养、勒崖刻石、镌经镂像,以为通西方之捷径、超六道之坦途。故时世迭更,造像迥异,是以晋瘦唐丰,代有不同。 《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一书,作者穷八年心力,索隐钩深、寻经据典,以时代区域为依凭,对中土佛教造像风格之演变、造像断代沿革之轨迹等艺术论题的阐述,颇有建树。且存世至今的佛教艺术实物资料已占中国美术史现存资料的半数以上,尤以五代之前的佛教造像足以弥缝卷轴画图形象之缺失,虽相关研索相对滞后,学人因迹寻踪,自可仁智互鉴,故是书之出,在佛教造像艺术史方向上,应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
从安岳大般若洞三教合一造像论其思想性和文化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思想性   “人人”字   石刻造像   安岳大般若洞   儒释道三教合一  
描述: 四川安岳大般若洞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刻造像是历史的产物 ,不乏代表性。其洞顶的奇异字“人人”全国罕见 ,具有唯一性 ,堪称传达儒释道三教合一内涵的独特符号。因此 ,解析这些造像的构成关系和揭示其文化背景 ,破译“人人”这个奇异字 ,有助于对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的认识。
大足石刻:唐宋美学的旷世之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摩崖石刻   石刻艺术   世界遗产委员会   石刻造像   立像   道教造像   佛教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   西距  
描述: 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
浅析西汉石雕群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维表达   雕刻作品   造型风格   西汉王朝   石刻造像   与民休息   霍去病墓   马踏匈奴   大象无形   汉赋  
描述: 西汉的大型石刻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同于中国封建王朝的任何一个朝代的雕塑,"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汉继始皇,四海统一,治理天下约四百年,可谓极盛一时。汉代之时,又外结四方友好,内与民休息,以儒治国,文教大兴。西汉的石刻艺术就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诞生了,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风格面貌
重庆之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足石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圣地   石窟艺术   艺术瑰宝   摩崖石刻   永徽   石刻造像   群有   至明   道教造像   东方艺术  
描述: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
大足石刻中的宋代舞蹈图像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舞蹈艺术   花鼓灯   世俗生活   舞蹈学   深层次挖掘   造像艺术   石刻造像   舞蹈作品   风格特色  
描述: 重庆大足石刻集儒、释、道"三教"造像艺术精华于一体,尤以宋代石刻造像最具鲜明的民族性和世俗生活化的特色,蕴涵着丰富的宋代舞蹈艺术图像资料,在反映宋代人们的宗教信仰、精神追求及审美发展变化同时,也折射出宋代舞蹈艺术的风格特色和审美意蕴。研究这一时期保留下来的舞蹈艺术图像资料,对进一步完善宋代舞蹈史料,探究宋代舞蹈风格特色,深层次挖掘宋代舞蹈艺术价值,为当今舞蹈艺术的创作、发展提供具有现实价值意义的参考
试论潼南大佛的价值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开凿年代   艺术价值   潼南县   摩崖造像   川渝地区   石刻造像   题记   历史价值   大佛寺  
描述: 一、潼南大佛的历史价值潼南大佛即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郊1.5公里的定明山下。在定明山岩北面东西二岩崖壁上,开凿有始于隋,盛于唐、宋,继于明、清,讫于民国,时间延续长达1400多年的佛、道、儒三教造像125龛928尊。年代最早为东岩的4龛隋代造像,编号为8-11号。其中,8号龛,高0.97米,宽0.66米,深0.4米;内刻天尊,头挽高髻,覆巾,袒胸,着长裙,外穿双
福建泉州清源山藏传佛教造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世佛   佛造像   藏传佛教造像   达鲁花赤   阿沙   宣慰使司   石刻造像   清源山   风景名胜区   泉州府志  
描述: 清源山位于福建泉州,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到了唐代,"儒、道、释"三家竟相占地,此外还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等宗教的活动踪迹,清源山逐步发展成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在清源
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大足石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佛经故事   石窟艺术   宝顶山   摩崖石刻   摩崖造像   石刻造像   大足石刻   佛教造像   石窟造像  
描述: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尊,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其中宝顶山、北山摩崖石刻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转轮藏经洞"是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其中有6尊佛像,个个性格鲜明,精美绝伦。宝顶山圆觉洞是大佛湾雕刻的精华。宝顶卧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和巨型组雕,宛如世俗生活画卷,是不同于中国其他石窟的显著特点。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媲美,是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走向衰落之际崛起的大型摩崖造像群。它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卓越的技巧蜚声中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