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日本儒学家荻生徂徕“四民”思想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民   儒学   町人   荻生徂徕  
描述: 荻生徂徕的思想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对当代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徂徕学"站在客观主义的立场,以古文辞的方法论批判朱子学的性理学说,极大地推动了儒学思想的传播。其"‘四民’皆‘役人’"思想学说积极肯定了庶民的存在价值,对当时的民众思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日本儒学家荻生徂徕“四民”思想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民   儒学   町人   荻生徂徕  
描述: 荻生徂徕的思想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对当代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徂徕学”站在客观主义的立场,以古文辞的方法论批判朱子学的性理学说,极大地推动了儒学思想的传播。其“‘四民’皆‘役人’”思想学说积极肯定了庶民的存在价值,对当时的民众思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荻生徂徕的孔子观:从“圣人”到自画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观   圣人   荻生徂徕  
描述: 随着中国儒学传入日本,中国儒者推崇孔子的传统也随之传入日本。但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荻生徂徕却与其他的儒家学者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孔子观。由于徂徕认为自己不是圣人,所以不能凭借私意来判断孔子是否为圣人,只好随众一起姑且称孔子为圣人。孔子将"先王之道"传于后世,所以徂徕认为孔子是"传礼者"或传道者。而徂徕认为自己同孔子一样也是将"先王之道"传于后世即当时的日本,所以徂徕也将自己定位为传道者;加之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政治主张同孔子十分相似,所以徂徕也以日本的孔子自居,即将孔子作为自己的自画像。
江户时代汉诗人与朝鲜通信使笔谈中的诗学讨论——以荻生徂徕古文辞派与通信使的交流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文辞派   笔谈   朝鲜通信使   荻生徂徕  
描述: 日本江户时代诗坛上以荻生徂徕古文辞派为代表的日本文士与朝鲜通信使笔谈交流时所使用的通用语言是汉语,唱酬时使用的文体是文言文和汉诗,谈论儒学时自然追溯到孔孟程朱之儒学源头,说诗论文时又往往搬出明清诗学或唐宋八大家,具有明确的思想宗旨和诗学倾向。检视徂徕弟子们与通信使的笔谈集《问槎畸赏》《韩馆唱和稿》《客馆璀璨集》《来庭集》《松庵笔语》等,可以发现徂徕古文辞学说的形成过程,可以具体了解中国诗学对朝鲜和日本汉文学发展的影响,还能看到随着日本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日本文士内心深处“华而变夷”“夷而变华”的意识变化。
荻生徂徕之古文辞学与世界认知
作者: 暂无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户时期   认知世界   古文辞学   荻生徂徕  
描述: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的儒学家。他清晰地认识到时空的不同导致了语言与事物对应关系的偏离,因此大力提倡古文辞学,并试图还原先王之道。古文辞学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语言学习与文本解释,它是徂徕追求自我与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论日本儒学对先王之道的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王之道   朱子学   礼乐刑政   荻生徂徕  
描述: 先王之道是儒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它的解释一直以朱子学为主。但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则不满这种解释,如荻生徂徕提出以礼乐、六经为道,把它的内容解读为先王所制定的"礼乐刑政"等制度,这使得先王之道从空洞的道德理想变成了博大的治理天下的方略,从而导致了理学斯文扫地,促进了日本近代人文主义兴起。
荻生徂徕《辨道》中“物”与“名”的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辨道     荻生徂徕  
描述: 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他精通儒学,将自己的文学主张命名为"古文辞学"。他的晚期作品《辨道》中提出了"物"与"名"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解释了"物"与"名"的含义,得出其"物""名"相合的观点。
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教育思想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徂徕学   汉文训读   古文辞   教育思想   荻生徂徕  
描述: 荻生徂徕是日本近世幕府最盛期的儒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徂徕学",以"古文辞"方法论站在客观主义的立场批判宋儒学者的性理学说。他排斥宋儒学者们对中国古典的再诠释,批判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倡导以学习者为主体、激发学习者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教学模式,给当代教育界带来全新气息的同时,推动了日本儒学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对现代的教育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以《大学解》为例试析荻生徂徕的政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物   利民   法先王   大学解   荻生徂徕  
描述: 荻生徂徕作为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儒,不仅通过著书立说传先王之道,同时也作为幕府将军宠臣柳泽吉保的家臣,间接地参与着当时德川幕府的统治。徂徕曾说,“《大学》者,守成之君所奉也”,也就是说《大学》是君主维护自己统治而非倡导“革命”之书。在《大学解》中,徂徕从一贯的“政治化”路线出发,把《大学》分为“人君教人之道”和“学者为学之方”两条“为政”的线索,指出人君通过诗书礼乐教化就可以引导学者成德,由此而实现“一民心志”的理想,这就是徂徕在《大学解》中勾勒出的政治理论框架。而这一思想,也体现在他对幕府改革的建言献策之中,即在法先王的原则之上,以利民为手段维护现有的等级秩序。
日本江户荀学史与清朝荀学史之不约而同:以荻生徂徕的《读荀子》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荀子》   考据学   小学   荻生徂徕   道问学与尊德性  
描述: 日本江户硕儒荻生徂徕(1666—1728)为日本儒学史之高峰。自唐代杨倞注释《荀子》后,系统注《荀》者一直未见,迨至日儒荻生徂徕《读荀子》(1706-1707草定)出,始续杨倞之志,并多纠杨倞之非。徂徕《读荀子》付梓,江户日本注《荀》者踵现,稍后,清朝考据学界亦竞相注《荀》,杰作叠现。本文分如下三方面:首先,聚焦于徂徕《读荀子》,探讨其在包含中国在内的荀学注释史上的地位,探讨荻生徂徕《读荀子》与明末清初考据学之间的关联;其次,爬梳、比照中日两国注《荀》史,并视徂徕为杨倞之后汉字圈儒学共同体重评荀学的先声;最后,从思想史角度考察中日注《荀》史,并试图凸显十八、十九世纪汉字圈儒学一些耐人寻味的共同倾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