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话语权与中国美学文献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学文献学   话语   言意观   依经立义   话语权  
描述: 话语权影响了中国美学文献的产生、发展、演变、构架与核心理念。从渊源与结构上看,儒释道话语构成了中国美学文献的基本来源与主体格局,并直接影响其价值祈向;从当下研究现状看,在话语权的影响下,导致学界对中国美学文献的探究有明显的偏重与失衡。
老子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意观     形神观   审美意识   美丑观   儒道   虚实观  
描述: 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互相补充。在论述老子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之关系时,有必要对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作考察。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道"论,它的美丑观、虚实观、言意观、形神观,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儒家的言意观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意观   言尽意   先秦儒家   言不尽意   语言的局限性   言意关系   孔子   《孟子正义》   《易传》   名实关系  
描述: 当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先秦儒家中最早明确提出言意关系理论的是《易传》,本文认为应当追溯至儒家创始人孔子。本文对孔、孟、荀三位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言意观作了初步的考察与概括的描述,认为儒家言意观的基本方面是主张“言尽意”论的,肯定言意之间有相对稳固的关系,对人类语言的表意功能持有信心;但也初步发现在涉及形上超验领域时,日常语言的某种局限性及言意之间的某种不一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承认了“言不尽意”论也有某种合理性。
佛教言意观与南朝文论家的语言艺术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意观   佛教义学   诸法实相   言不尽意   言意关系   “不可说”   语言概念   语言艺术   魏晋玄学   表意功能  
描述: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它对东晋南朝佛学理论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但也应看到,佛教对于言意关系问题有独特的认识和思维特点。论者对佛教言意观的评价差异颇大,如袁行霈先生认为“早在东晋南朝时期,佛学与玄学融合已采取寄言出意之旨”①,而王钟陵先生则认为在言意关系问题上“在佛教徒这种玄学化了的佛教哲理语言之中的是对世俗生活的彻底鄙弃。在佛性的光轮之下,佛教徒们表现了对人类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野蛮的否定”②。后种观点未免失之偏颇,而前种观点则未尽其详。本文试就佛教言意观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对文论的影响等问题作些粗略的探讨。一言意关系问题在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已有论争。孔子的言意观表现出“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两种倾向。一方面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③,充分肯定语言的表意功能、交流功能和言意的一致性,而另一方面孔子对语言能否充分表情达意表现出困惑,如当司马牛问何为“仁”时,他感叹“仁者,其言也”④,“”即难言貌。孟子基本继承了孔子的这一观点,他的“以意逆志”说实际上是看出了言与意作为形式和内容所存在的矛盾性,因而才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故可看作是在“言尽意”与“言不尽意”之间徘徊。除儒家外,(易传》...
中国哲学史上的言意之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意观   语言   言不尽意   认识论   中国哲学史   言意关系   王夫之   得意忘言   言意之辨   方法论意义  
描述: 本文通过描述言意之辨从先素至明清的基本线索,试图说明言意之辨的认识根源是语言对于思想的非同一性,由此产生了“言不尽意”与“言尽意”的不同解答;“言不尽意”论在思想史上既有打破经典束缚的方法论意义与文人学士的审美、修身意义,又是通向神秘主义本体论的必经环节;儒、道、佛的言意观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语言与思想的某些复杂关系,但缺乏概念的清晰性和论证的科学性,未能全面、正确地解答这一认识之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