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佛教史视阈下康僧会译经之儒学化及其意义*
作者: 张富春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康僧会   六度集经   译经  
描述: 安世高译经使中国佛学趋于独立,但仍不离道术;支谶及其再传弟子支谦译经奠定了佛学依附玄学的基础。康僧会译经兼收众长,借用儒家话语体系以儒释佛,使佛教自觉服务于主流思想,有效地遏制了信众与朝廷走向对立的可能,从而实现了佛教中国化的新突破。自此,佛教开始公开、积极地向士大夫阶层传播。
《楞严经》之译、解与圣典化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典化   《楞严经》   解经   译经  
描述: 将《楞严经》之翻译、注疏及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的境遇与效用做深入考量,可以发现《楞严经》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圣典化过程,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楞严经》成为中国佛教传统中的重要经典,对于中国佛教思想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另外,在儒佛互动的过程中,《楞严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朱、王之学的辩难与融通的过程中,《楞严经》亦成为儒者言说的重要理论资源。
我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迦毗罗卫国   母体文化   意识形态领域   佛教传入   道谛   异质文化   世界三大宗教   释迦   中国本土化   译经  
描述: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又为我国外来的第一大宗教。在佛教传入后,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中,其异质文化不断地吸收了我国母体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儒、道、佛思想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间形成的互补关系,奠定了中国思想历史文化的主体内容。两千年来佛教于我国的社会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民间风俗诸意识形态领域,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基本内涵佛教的创始人,系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释迦族的王
慧琳《一切经音义》论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慧琳   陆法言   考声   文字典说   梵汉对音   译场   《一切经音义》   韵英   译经   一切经音义  
描述: 慧琳《一切经音义》是我国唐代的一部大型佛学词典。这部书曾引起国内外佛学家,汉学家。以及梵汉对音学者的广泛兴趣,但是,至今还未受到辞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我国辞书史上不可缺此一书,因分十点略论如下; 1
论僧佑在六朝佛教史上的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律学   佛教史   夷夏   《弘明集》   《出三藏记集》   戒律   中国佛教   孙绰   《大正藏》   译经  
描述: 六朝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首先,佛经翻译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到公元五世纪的六朝前期,译出佛经多达七百零二部,一千四百九十三卷。一代大师释道安首倡“五失本”,“三不易”的译经原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