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试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民       槁木  
描述: 本文试将“槁木三年 ,不必为邦旗”的“槁”字释作柘。从训诂的角度而言 ,槁、相通 ,指柘树。三年的柘树不堪作“邦旗”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之意 ,与《成之闻之》主旨“君子之教”相贯通。从政治的角度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视指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上阵父子兵》 产地:中国内地 上榜理由:作为抗战题材剧,该剧最突出的亮点是有趣和新颖的人物关系,不回避英雄色彩但模糊了抗战的惨烈,接近老百姓朴素的感情又提升了人文情怀。 例证: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有趣的农民乔日成,他爱虚荣,爱显摆,性格又胆小儒弱,乔豆腐有着单纯的理想:平平安安过日子,儿孙满堂是乐子。
佛影
作者: 暂无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山   王建   宝顶山   中国古代   石刻艺术   造像艺术   发展变化   风格   大足石刻   民间宗教信仰  
描述: 是谁,让一位来自印度的天神披上了中国古代武将的盔甲?是谁。把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推向了极致?又是谁,让佛、道、儒三教在这里走向了融合?重庆大足石刻,以上千年之积淀,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
食物的寒与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食品   调理   热性   中医   食物   上火   生长环境   张从正   寒凉   西瓜  
描述: 中医讲"寒者之,者寒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于寒性疾病,只需用热性药物或热性食物进行调理就可以了;而热性疾病,用寒凉的食物来进行治疗,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儒门事亲》有这样的记载,说有个姓张的老头,患了厥,并伴有头痛。一天他一出门,"撞"见了烈日当头,便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家
朝阳与寓贤祠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贤祠   朝阳岩   元结   流寓传   永州   两宋理学  
描述: 永州朝阳是唐中期由元结开创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一个佳例。石刻数量在地区遗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元结开创的另一摩崖石刻群浯溪。朝阳的旧有建筑寓贤祠与方志中的《流寓传》相对
千秋美景太白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万县   欣欣向荣   诗仙   李白   重庆市   解放前夕   太白   儒释道   抗日战争时期   万州  
描述: 重庆市万县西,横空出世,雄踞江城。相传诗仙李白风华正茂之年,东游吴楚之际,过万州时曾登西游览,留有大醉西一局棋的诗句。后世遂名西为太白。这座雄奇的巨,千多年前即受到雅士文人的青睐。
恬淡青
作者: 暂无 来源: 数码摄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   生活   感受   变焦   教堂   视觉冲击力   景点   功能操   视频   相机  
描述: 抛开所谓的景点,去感受古镇本来的生活,你会羡慕古镇人的悠闲,这里儒、释、道及基督、天主数教并存,宫、寺、教堂林立,甚至就在一条街上,仅一墙之隔,且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却相安无事,我们惊诧于
峡山胜迹玉紫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佛教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玉紫岩   名胜古迹   中国   宗教信仰  
描述: 玉紫,位于潮阳市峡山镇东山居委蝴蝶山北麓。这里,山虽不高,却奇石壁立,石窟天成,茂榕修竹,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更为奇特者,山北殿阁亭榭,错落有致,佛堂道观相依,经声佛号,时出林梢;而山南却为著名
海南岛可能存在斑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研室   草原革蜱   斑点热立克次体   组立   微生物与免疫学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精河县   病原体鉴定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海南岛  
描述: 范氏于1958年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最早提出我国内蒙地区有斑点群立克次体存在的可能。王氏等1963年在黑龙江省虎饶地区发现病例,并从动物和蜱分离出立克次体。孔氏等于1973年在新疆精河县捕获
曾国藩“笨”成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曾国藩的智商不过中等.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他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这并不完全是谦词.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母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曾国藩不懂得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9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后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4年后,他又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都没出来一个.
< 1 2 ... 130 131 1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