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菩萨图说
作者: 仓圣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菩萨  
描述: 本书收集并介绍了所有重要的、常见的诸佛、菩萨名号、形象和他们的重要事迹、功德、法门等。
梁武帝:从皇帝菩萨到佛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佛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帝菩萨   佛王   梁武帝  
描述: 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梁武帝都是一位极为显耀亦颇具争议的帝王。提及梁武帝,人们都会将其与佛教紧紧关联,并津津乐道于其"皇帝菩萨"的头衔。然而,为何其如此"宠幸"佛教?其"皇帝菩萨
流氓与皇帝
作者: 暂无 来源: 各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历史   皇帝   三教九流   流氓  
描述: 皇帝是流氓,流氓当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刘邦在他未发迹之前,流氓成性,为非作歹,横行乡里.未起事时,凡鸡鸣狗盗三教九流尽皆网罗,且以兄弟相称,富贵相许,一旦事成,则兔死狗烹.对来投靠他的儒生,"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
明代皇帝视学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帝   明代   国子监  
描述: 皇帝视学是指皇帝到最高学府进行的视察活动。明代皇帝视学仪包括皇帝到孔庙行释奠礼、幸彝伦堂、讲官讲经、皇帝宣谕、幸学隆施等内容。从明代历位皇帝的视学记录及其视学内容中可以看出明代皇帝视学目的是为了崇儒重道和加强对国子监的控制及经学教育。
杂说皇帝
作者: 暂无 来源: 杂文选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能   汉元帝   本事   中国历史   书法   皇帝   重用   领域   庸才   治国  
描述: 中国历史上,算上好皇帝者,实在不多。大多是庸才直到流氓、坏蛋,多有不干正事的皇帝,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其中有一些皇帝,政治上无所建树,留下败迹,却在其他领域里有出众的本事。汉元帝治国无能,在位16年,朝政日非,国势日衰,以柔仁好儒称,却重用石显等奸佞。王
皇帝的“职业教材”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目标   职业教育   实践环节   皇帝   教材   文化基础课   职业技术   职业形象  
描述: 以今天的眼光看,皇帝未尝不是一种职业。只不过这种职业技术要求太高,所以向来是干得好的少,庸庸碌碌甚至严重背离职业目标、破坏职业形象的多。因此,皇帝的职业教育也成了个大问题。诸如四书五经等文化基础课当然多有名家硕儒担当,但是实践环节却比较麻烦,总不能让老皇帝退位三天,给预备役皇帝进行专业实践吧?
明代皇帝幸北京国子监考
作者: 宋正鑫   来源: 2011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理论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皇帝   明代   国子监   北京  
描述: 明成祖于永乐元年在北京建立国子监后,北京国子监就逐渐取代了南京国子监的最高学府和国学的主体地位。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首次在南京国子监行视学仪后,并将该礼仪颁为定制。北京国子监取代南京国子监的国学主体地位后,明代皇帝开始在北京国子监行视学仪,以彰显皇帝的崇儒重道和重视教育之意。
毗卢寺壁画引路菩萨与水陆画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毗卢寺   水陆画   壁画   明王   绝对数   绘画形式   人像   菩萨   宗教仪式  
描述: 、经典像、菩萨像、缘觉像、声闻像、各宗祖师像、印度古仙人像、明王像、护法鬼神像等。下堂之中有诸天像、山岳江海诸神像、儒士神仙像、诸种善恶神像、阿修罗像、种种鬼像、阎罗王及鬼卒像、地狱像、畜生像、中阴
儒释交融的圣人观:从晚明儒家圣人与菩萨形象相似处及对生死议题的关注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晚明   阳明学   圣人   儒学   菩萨  
描述: 本文主要讨论在晚明三教融合的学风下,部分理学家所形塑的儒家圣人形象和儒家圣学理想,与大乘菩萨道有极相似的风貌。全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晚明理学家以天地万物一体为理想,强调圣人应发「明明德於天下
儒释交融的圣人观:从晚明儒家圣人与菩萨形象相似处及对生死议题的关注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晚明   阳明学   圣人   儒学   菩萨  
描述: 本文主要討論在晚明三教融合的學風下,部分理學家所形塑的儒家聖人形象和儒家聖學理想,與大乘菩薩道有極相似的風貌。全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晚明理學家以天地萬物一體爲理想,強調聖人應發「明明德於天下」的宏願,寓自身的道德修養於明盡天下人之明德的講學救世活動中,此與大乘菩薩同體大悲的胸懷、發心普渡眾生、並寓自身成佛於救渡眾生的形象相近。第二,晚明理學家-改過去儒者不願多談生死議題的傾向,認爲了究生死並非佛教專利,更是儒家聖學的要義,強調人只有真正洞悉生死大事,才可能安頓生命。第三,分析晚明理學家的傳記中許多關於臨終的描摹,認爲此現象呼應著當時儒學對生死議題的重視,反映著學者們追求道德生命不朽的儒學理想,也揭露了學者們日常修身的重要內涵。
< 1 2 ... 71 72 7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