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宋代著录石刻纂注
作者: 刘昭瑞   来源: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石刻  
描述: 本书将宋人所著录石刻分为六类,即碑志(包括墓碑、墓志、舍利塔铭等),刻经(包括儒、佛、道经典刻石等),造像记(包括历代佛、道造像记、画像题记),诗文(包括诗铭赋述、颂德碑铭等),题识(包括题名、题记等),杂刻(包括法帖等)。
辽代佛教世俗表象探微: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表象   石刻资料   佛教   辽代  
描述: 辽代佛教"世俗化",缘于其受到了唐代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并有着庞大的基层信奉群体作为支撑。辽代佛教的世俗表象主要体现在僧侣上层趋俗涉政、佛教义理的儒化倾向、信众佛事活动中掺杂世俗内容以及僧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世俗取向等方面。佛教世俗化对辽代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出现了世俗社会"佛教化"的现象,民众世俗人生的某些时段、世俗生活的某些方面都打上了佛教烙印。
相契与互融:辽代佛儒关系探论*——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儒关系   相契与互融   辽代   石刻文字资料  
描述: 契丹建国之初,佛、儒地位经历了由儒重佛轻到"三教并举"的转变,而佛儒之间,亦出现了两者相互援引以求各自理论上的丰富与发展,于是,在佛、儒相契与互融的关系背景下,一些人既崇儒亦信佛,仁孝与慈悲相容于一身,人格塑造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论历代庐山石刻的文史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鄱阳湖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   庐山   文史价值  
描述: ;二是辑佚价值,可辑补文献图书之不足;三是校勘价值,可以校勘文本某些字句之讹。还有,石刻不少作者署款,提供了创作的准确时间,为研究名人生平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文化考察之旅——大足石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范   石刻   造像  
描述: 大足石刻是我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主要题材以佛教为主,儒、道教并陈。由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组成,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现存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
峡谷公园观音石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诗词月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石刻   公园   峡谷  
描述: 摩崖凿出画图新,月作眉弯满面春。一自人心沦孽海,几曾佛力救斯民。吾儒只道天行健,众庶惟祈石有神。太息大寰犹酩酊,苍山无语夕阳颦。
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古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帝   司马迁   东南西北   文字资料   《大戴礼记》   出土   《春秋》   《国语》  
描述: 一引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认为其时学者多称五帝,尚矣,但实际上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他还说到,当时学者对《大戴礼记》所记孔子、宰予师徒就五帝传说相互问答的《五帝德》和《帝系姓》(今本称《帝系》)就有怀疑,故儒者或不传。但司马迁对百家所言五帝以及其时东南西北各地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对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的各种《牒记》(《史记·三代世表》),并未盲从,而是以较早的文献加以验证,认为不离古文者近是;对五帝历史也未完全否定,说: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此所云《春秋》实际上是指《春秋左氏传》。王国维对这种做法十分赞赏:太史公作《五帝本纪》取孔子所传《五帝德》及《帝系姓》而斥不雅驯之百家言;于《三代世表》取《世本》而斥黄帝以来皆有年数之谍记,其术至为谨慎。其实,就是后儒所记《大戴礼记·五帝德》中孔子说黄帝尚矣,……先生难言之,宰予也承认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阎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可见就是言《五帝德》及《帝系姓》的早期儒家对五帝传说态...
石刻与经典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止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学术   石经   石刻   西安碑林   经典研究  
描述: 中國長期以儒家的論著作為「經典」,然而究竟哪些儒家著作可以被尊為經典?官方的石經刊刻給予一個明確的典範地位。這也就是經典的石刻化,與石刻的經典化。 由石經的刊刻,可以看出官方如何利用石經的刊刻來展現當
郭店简文字研究三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字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字   郭店简   研究  
描述: 本文对郭店儒籍的一些疑难文字进行了新的研究,认为《成之闻之》简36的“余”应释为“豫”,并可以与《礼记·儒行》、《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相对照;认为《六德》简21的“会璋”应释读为“合汇”;认为《六德》简36中的一个字应隶定为“敌”,读为“语”。
大足 中国石刻之乡的生态之路
作者: 暂无 来源: 绿色中国:A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   重庆市   中国   生态   世界遗产  
描述: 重庆市大足县因“大丰大足”而得名,建县于唐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该县地处巴蜀之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刻之乡”。全县境内共有石刻造像5万余尊,儒、释、道三教和谐地融为一体,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一座丰碑,其中宝顶山、北山等石刻造像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1 2 ... 240 241 2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