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史记》在元词中的接受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背景 1.元代社会背景概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与融合。元代是有史以来首次由一个落后游牧民族统治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血腥掠夺的阶段。元军南下攻宋时,官兵嗜杀,大肆
同临共赏·重塑空间结构——黄庭坚草书艺术及《廉颇蔺相如列传》赏临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草书艺术   时间节奏   狂草   《廉颇蔺相如列传》   黄庭坚  
描述: 重新的组合和构成。如“燕王私握”(图1)(《廉颇蔺相如列传》)“私”字左边“禾”大,右边“厶”小,“握”字就接在右边笔画少的下面,与“私”字组成一个新的组合,“私”与“握”之间的组合不是靠线条的映带
追溯 杏坛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壹 如时间一样流逝不止的泗水至今还在不息地流逝。那个曾经站在泅水岸边咏叹“逝者如斯”的孔子,只用了四个字,便告诉了我们一切——过去的曾经流逝,现在的正在流逝,未来的必将流逝。流逝,是死是生,是进是退,是瞬是恒。逝者如斯才要只争朝夕,洞察了宿命更应该珍惜并把握住每一个正在流逝的瞬间,孔子于是在泅水的岸边建起了中国的第一座杏坛。 这座坐落在泗水旁的曲阜孔庙中的杏坛,也许是中国最为动人的景致了。它是路,无尽头地延续并日益宽广着中国历史的命脉。它又是一座使这条命脉始终沸腾着青春活力的熔炉,锻造着也拓展着天下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与情感。有了这座杏坛,原本只有官员与百姓的人世上,便多出了一群叫做“知识分子”的人们。当然,这座杏坛更是一种永不涸竭的源头,潺潺地,便洇湿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并使这种潮湿,氤氲成河流,湖泊,山峦,或森林。于是世界就热闹了,也有了味道。 孔子,从此也就成了中国人世世代代再也无法回避的存在与话题。但是,浩如烟海的关于孔子的论述,不仅淹没了孔子,也将历代读书人的心胸塞得满满的喘不过气来。 孔子也许是对中国产生过最大负面效应的人,但他又是一个蒙受着最大冤屈的人,因为中国最大的实用主义者——历代专制统治者——早将他涂抹得面目全非了。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在2500多年的风尘之下,保存住自己最根本的颜色,一如孔林前那些或断或折或枯或秃的古柏,虽已面目全非,却也要努力地、尊严地、谁也拦不住地吐着自己本来的新绿。 这根本的颜色,便是一位教师的风貌——一身布衣的教师的孔子,一个与泗水一样常流常新的年轻而又挺拔的教师的孔子,中国第一位教师的孔子。 我们已经无从确切地知晓孔子在中国设立第一座杏坛的初衷,但是一部影响了中国人精神和中国历史的《论语》,开篇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向我们透露出了他与他的众多学子在教与学中所经历的无比的欢乐了吗? 这种欢乐,是人生的一种崭新的欢乐,一种自从有了杏坛才有的教学相长的欢乐,也是一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主动认识并影响客观世界时的欢乐。 开始时的那个杏坛,肯定很小。或在孔子简陋的家里,或在泗水边的林中,师徒席地而坐,“礼乐射御书数”、“文行忠信”,传授与探讨便会自由自在的开始或结束。从小贫寒的孔子,领着一群无名的学生,在时代主流的面前,在威严庞大的国家以及国家的制度面前,悄然地立起一个独立的杏坛——中国第一所民办而又开拓民智的学校。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家庭贫富贵贱,都可以平等地、自由地进来学习。有了这座杏坛,从此,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被打破了,统治者对于文化与教育的垄断也被打破了。这是黑暗的时间里,突然亮起的一把伟大的启蒙的火炬,“劳力者”的百姓的子弟,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以解放、得以拓展、从而使沉睡的潜能得以恣意释放的道路。觉醒是独立的前提,独立又是自由的前提,当明亮的火炬,一把把在他们心头点亮的时候,他们才真正自觉地站立起来了[那充满着渴望与希望的眼睛,便也穿过黑暗,洞悉历史与未来。 这个在贫寒中奋发而起的孔子,也就从此在中国开辟出了一种最为重要的事业:教师。整体处于失学状态的中国“庶民”,首次有了上学的机会;曾经荒芜的灵魂,有了生机盎然的栖息与成长的家园:冷酷而血腥的中国历史、中,也就开始生长出人性的、温暖的情致。 贰 孔子之前,中国该有着2500多年的文明进化史了吧?他之后,转眼又是2500多年。他所筑起的那座杏坛,就耸立在这5000年的中间,烛前照后,熠熠地散发着人的风采、人的魅力、人的味道。“贫且贱”的身世,三岁丧父、十六七岁丧母而又一生坎坷的命运,都让他尝够了做人的艰辛,期待着做人的权力与尊严,更让他明白了立人的迫急。他也许不知道从动物到人的漫长历程,但他却要教育出一批真正的人,并从此为中国的百姓遗下接受教育、自掌命运的火种。 一个,两个,七十个,三干个。在那个“学在官府”、书为竹简的年代,教师的孔子能于这个筑于民间的杏坛之上,教育出三千有用之才,可说是一个振古烁今的奇迹。 孔子对学生子夏有这样的嘱咐:“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儒”?不能把儒业仅仅的当作一个做官前的训练,这是没出息的“小儒”的勾当。只有锻造起独立的人格,用充满理想、积极献身的人生态度和坚持真理、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心胸与胆量,去完美自己、改造世界,才是真正的“君子儒”。他无需忠于哪一个君主、哪一个地方、哪一个组织,他只忠于自己坚守的真理、自己追求的“道”;可以失去官位、财产、安宁,甚至生命,但是却不能须臾失去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追求与言论的自由。 这就是这座杏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既是孔子对于学生们的教导,也是一位作为教师的知识分子,对于一切似乎不可一世的当权者的独立的宣言。尽管历代专制统治者把孔子封为“圣人”、给了他一顶“阔得可怕的头衔”(鲁迅语)——“大成至圣文宣王”,把孔子供在圣坛、神坛上,为所欲为地加以利用,但是终究不能彻底掩藏作为教师孔子的在野本色。一个杏坛,便令世代知识分子有了与五花八门的专制统治者分庭抗礼的底气与力量。 但是,做官,也许是横亘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最难逾越的大山,大如孔子者也不能例外。 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国家,最为根本的也许就是有如土地一样的人民和这土地之上山岳一样的知识分子。当洪水淹没大地的时候,又总会有山岳来作中流石氐柱,立足于大地又捍卫着大地。毕竟是大哉孔子!这个热切地想入仕的孔子,又有着钢铁般的不容动摇的原则。这个原则便是我与你君王完全平等,是合作的关系,都以仁爱之心施仁爱之政,去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漾溢着独立意志的孔子与无道的天下怎能不发生深刻而又剧烈的冲突呢?于是,热切谋官的孔子,便成了官本位中国里屡屡拒官辞官的知识分子。不与腐败的统治者合作,不与骄横的实权派为伍,他走得十分决绝。 一个残忍腐败的制度,是不能容忍伟大高尚的东西、更不能容许独立思索的头脑存在的。于是,庸俗与卑鄙,愚昧与丑恶,黑暗与残暴,便会因有“肥沃”的土壤和鼓励的“雨水”而疯长。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苦难了。 在这14年的流浪生涯里,与其说他是在谋取行道的高位、以向各国推销自己的主张,毋宁说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打造自己的杏坛——以饱尝苦难挫折的方式,以实践的方式,以亲历无道天下的方式,去教导、培养自己的学生。那辆吱吱嘎嘎总也不能安顿的牛车,不就是座流动的杏坛吗? 他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列国谋到高位大官的,也不用托关系也不用花银子。但是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谋取安乐,而是要为天下人谋取安乐。就为了追寻共同的理想,也为了磨砺自己的本事与德性,他们不惜共同经历了十四年的风风雨雨。 细细想来,这座杏坛也是对于孔子的一种解放呢。他从这里掂出了自己人生的重如泰山的价值,也从这里获得了自己生命里最长久也最真实的自由与欢乐。当他苦恼,当他失意,当他不容于天下的时候,这座杏坛和聚在杏坛周围的学生,不是让他获得着无穷无尽的前行的力量,也收获着发自灵魂深处的再生一样的喜悦吗7 有了这种快乐,有了这种自由,有了这种解放,教师的孔子才真正地无比强大起来,心胸与眼界也就拓展得更加辽阔高远起来。于是这辆吱吱嘎嘎的牛车,就有滋有味、信心十足地在中国大地上巡游开来。 叁 孔子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智者。即使在“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时候,也还保持着他生命的乐观与幽默,保持着对于国君、大臣和当世时事的批评。而这几乎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早说“不”的人,向着一个时代,向着一大片如狼似虎的国君,他坚定地、固执地说教着,批评着,说着“不”。 他不仅自己说,还要立起一个杏坛来,培养出一批批的学生来一起说。他教导自己的学生以“举一反三”的创造精神去对待学习,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拯救无道的天下,以“朝问道,夕死可矣”的献身精神去追求真理,以“当仁,不让于师”的悲悯精神去温暖这个世态炎凉的人间。 当鲁国受到齐国侵略的时候,这个因祖国的腐败无道而离国出走的孔子,迅即热血沸腾地激励自己的学生挺身而出,帮助祖国。他大声地问道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在老师的激励下,子路、子张、子石、子贡纷纷挺身而出,最后
论汉代“顺权和合”的政治文化生态及对艺文之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汉朝汲取秦亡国之历史教训和借鉴三代治国经念道儒接续,以“顺权通变”始,“和合混同”终,形成了礼敬循序、中正圆通的主流政治文化生态,对艺文之形成和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汉朝;黄老;儒学艺文;文艺;和谐。 【作者简介】谭立,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信息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汉初立国,颇思三代故事,复省暴秦之亡。贾谊言之,“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待也”。 一舟既覆,足以警人。为免蹈强秦之覆辙,权变其法,改驱民奔劳为养民守业,势在必行。《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日:“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史记·高祖本纪》:“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汉初治国,充分考量前代行政得失,民心向背,以安稳为要,先行黄老。《汉书·外戚列传》日:“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辅以激励措施,《汉书·儒林传》载:“鲁周霸、莒衡胡、临淄主父偃,皆以《易》至大官。”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大乱之后,民心思定。帝王德化其民,率先垂范,崇尚恭俭,民众摆脱暴政烦苛,安居乐业,经济逐步恢复并走向繁荣。《汉书·文帝纪》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与匈奴结和亲,后而北约入盗,令边守备,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史记·孝文本纪》载:“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汉书·景帝纪》:“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贾生日:“劳民之易与为仁。”疲敝民众所求至微至陋,汉初国策,循依三章约法顺民意得天下之例,军政不扰人民,使之休养生息;设礼仪,置行政,封疆土,慰功臣,是以天下臣民各安其位,各守其本。此顺天应人之举,颇得民心。天下历“文景之治”,万民称颂汉德,奠定了汉代四百年基业,且为武帝隆儒,以进一步增强国力创造了条件。由此看来,提倡“不折腾”理念虽属老聃,实行“不折腾”政策当首推高祖。 在执行与民休息国策的同时,制定礼乐制度,完善社会政治体系。《史记·乐书》载:《传》曰:‘制定功成,礼乐乃兴。’”汉朝国事甫定,高祖首倡礼制,使叔孙通创制度,垂典后世。《汉书·高帝纪》载:“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汉书·礼乐制》载:“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 汉朝制礼,汲取前朝速亡之教训,文武相兼,尤重文德,辅以武威。《资治通鉴·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载:“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儒生三十余人。”[13]孔子儒宗,鲁儒生之祖,生不逢时犹拳拳于以儒道辅政匡时,致君尧舜,今者占尽天时、地利、人望。《汉书·儒林传》曰:“及高皇帝诛项籍,引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遗化好学之国哉?”叔孙通制礼仪,首用鲁儒生,是为遵循古制,重显纯儒,示之运承三皇五帝先圣正脉,以正天下视听。万民素仰慕古道,向往人君广施仁政以德服人,任其安居乐业,是谓王风民草,众望所归。《汉书·刑法志》曰:“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也。”大局初定,其行政须文武兼备,德刑并举,若失刑罚,难免作奸犯科凌上为乱又起,故此叔孙通制礼,杂以秦制,非为倚重,实乃有以警示。 制定礼仪的指导思想,乃秉承上古传统,在一个“争”字上着眼。汉朝谋国者对于“争”的利弊以及一系列结果有着充分的引证研凿,并以战国、秦朝故事加以验证,由此形成了至为深彻的理解。 《史记·礼书》曰:“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在此,着重分析礼制产生的原由乃是人欲之无止境,因此产生激愤与争斗,进而演变为动乱、战乱和征伐,自此丧失天下太平,甚者,常可致君臣失序,国祚堪危。《后汉书·礼仪》曰:“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大乱作,则群生受其殃,可不慎哉!”如此关涉邦国安危、万民福祉的要政,必然引起谋国者高度重视。 “争”既是万乱之源,故此“止争”为治国要术。如何止争,因应之法首在黄老、儒学。黄老尚无为、不争,其利在于大乱剧变之后有以安民心、复元气;其弊在于积久往往导致民心散涣,国政疲懦,难于保民长远,且少专门论及家庭人伦日常行止,失之粗疏虚泛。儒学具源远流长之“六艺”经典,凡是人伦自然,天同覆地同载,无所不及。自生至卒、自己至人、自家至国均一一宗核名实,兼顾靡遗,是谓根深叶茂,广为熟稔。《汉书·儒林传》述日:“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渚,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 于是乎,“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蚧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候,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19]。窦太后既崩,武帝审时度势隆推儒术。儒虽难进取,可与守成,相对于黄老略为精进。武帝此举为考量国是民愿,作根本性国策制定,乃时代中进一步深根固柢的明智之举,并于西汉中叶做逐步完善和固定。 黄老以自然无为止“争”,儒学以礼义中庸制“争”《汉书·扬雄传》载扬雄撰《法言》曰:“芒芒天道,在昔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奸罔。”《汉书·礼乐志》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先王耻其乱也,古制雅颂之声,本之性情,稽之度数,制之礼仪,合生气之和。”《汉书·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圣王之道在于肃承天命,抚辑万方,混同一体,无所偏倚。儒学中庸之法,进而不过,退而不萎,中正和谐诸方兼顾。 王德如风,民偃如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汉书·儒林传》载:“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儒林若逢甘霖,就此生机勃勃,诸多学者以此显贵。“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申公卒以《诗》《春秋》授,而瑕丘江公尽能传之,徒众最盛。及鲁许生、免中徐公,皆守学教授。韦贤治《诗》,事大江公及许生,又治《礼》,至丞相。传子玄成,以淮阳中尉论石渠,后亦至丞相。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至大司马车骑将军。”“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诸齐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汉武尊儒之后,六经博士峨冠博带,轩恢隆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以合众声于中和为国家长安久治之根本,以“顺权通变”始,“和合混同”终,形成的礼敬循序、中正圆通的主流政治文化生态,贯穿于有汉一代及后世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之中,并对艺文之形成和评价产生深远影响《后汉书·礼仪》云:“天尊地卑,君庄臣恭。质文通变,哀敬交从。元序斯立,家邦乃隆。”以扬雄为例,扬雄唯乐研习纯正经典,非圣不好,拂意不事,处处讲究中和纯正,撰有《法言》。史载:“《法言》文多不著,独著其目……芒芒天道,在昔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奸罔。撰《问道》第四……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上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撰《先知》第九。”纵观扬雄,自少及长,在野在朝,是为承接传统儒家文化,心绪端正,目标明确,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之醇儒,嗜经典、崇圣贤,慕相如,惜屈子,兼好辞章。扬雄既为庙
东汉思想家王充和他的《论衡》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思想家   王充   东汉   唯物主义   仲长统   《论衡》  
描述: 口上海大学余志鸿 王充(公元27~96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坚持批判神学,是一位唯物主义传播思想家。《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记载他的生平如下: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曾,以数谏诤不合去。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剌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王充一生过着贫困的潦倒生活,他敏感到东汉豪族统治下的政治腐朽和是非颠倒。“富商之家必夺贫室之财”的经济兼并和贫富对立,“庸人尊显”“贤俊落魄”的人才不列和贵贱对立,都使他深感愤慨。尤其他看到统治者愚弄百姓的一派“虚妄之言”,更是无法容忍。因此他决心“考论虚实”,高举“疾虚妄”的批判大旗,写下了《论衡》《政务》《讥俗》《养性》等著作,对当时已成为封建法典的谶纬神学和天人感应理论,展开『,系列抨击。王充针对当时社会已经流行了上百年的“大人感应”说和“阴阳五行”理论,展开了积极的论辩,批判这些观点的虚妄性,揭露这些荒谬理论的欺骗本质,从而在中古史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论战。 王充的著作中渗透了哲学思维,他的哲学观是时代的产物。 王充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东汉前期。西汉末绿林、赤眉起义冲击了汉王朝最腐朽的一面,在农民起义血战下建立的东汉采取了一系列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社会出现了相对稳定期。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都有了较大进步。一些学者也开始尝试对宇宙结构作各种假设(如浑天说、盖天说等),张衡的科技发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出现,冶铁业和造纸术的发明……都为王充的无神论思想创造了社会条件和自然科学基础。在《(论衡》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当时科学发展的最新发展和成果。 王充博览群书,自称“通人”。他吸收各家学者的精华,他吸取黄老的天道论,又剔除其中的神秘成分。他对儒家思想进行无情的鞭挞,写了《问孔》和《刺孟》;他强烈反对法家的“偏驳”.批判韩非,写了《非韩》;他驳斥墨家的有鬼论和经验主义,写了《论死》《薄葬》;他指出名家的局限,写了《感类》;他批评阴阳家“其文少验”,写了《寒温》,等等。另一方面,王充对司马迁、扬雄、桓谭等人的思想大加赞赏,并予以继承和发扬。他赞赏司马迁崇尚以实写史,推崇扬雄反对怪异神命,认为“材疑(拟)圣人”。他特别从理论上和科学举证上彻底否定上古关于“天人感应”的思想,指出天没有感觉器官,因而也没有观念欲望,驳斥了把上天拟人化的虚构的理论系统。他说: 何以知天之自然也?以天无口目也。案有为者,口目之类也。口欲食而目欲视,有嗜欲于内,发之于外,口目求之,得以为利欲之为也。今无口目之欲,于物无所求索,夫何为乎!何以知天无口目也?以地知之。地以土为体,土本无口目。天地,夫妇也。地体无口目,亦知天无口目也。使天体乎,宜与地同。使天气乎,气若云烟,云烟之属,安得口目! (《自然篇》) 王充进一步利用自然知识,指出把自然现象看作是“天”的感情传递给人的虚妄性质。当时一些迷信的人,认为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是“天”的情感的发泄,是“天谴”“天怒”“天罚”等,是“天”对人间的一种惩罚。王充对这些观点,运用科学知识一一作了批驳。例如他针对“雷是天怒”,批驳说: 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天怒,击而杀之。……实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盛夏之时,太阳用事,阴气乘之。阴阳分事(争),则相校轸,校轸则激射,激射为毒,中人辄死,中木木折,中屋屋坏。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言雷为天怒,无一效。然则雷为天怒,虚妄之言。(《雷虚篇》) 人有喜怒,故谓“天”喜怒。推人以知“天”,知“天”本于人。如人不怒,则亦无缘谓“天”怒也。(《雷虚篇》) 王充十分明确地指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本质:儒家动不动言“天”,目的是为了教化百姓,生怕愚民不服教化,就把自己的意思依托为“天意”。其实,所谓的“天”实际上是按人的本原造出来的神,“天”的喜怒,正是人的喜怒的幻化。王充把古代的“天人”传播回归到人际传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王充强调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指出师徒传授的弊端。他说:“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早)仕,汲汲竞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正说篇》)前代儒生看不到经典文献中什么是学问的根本,对于经典中的问题也不加深究,往往凭空臆说;而后来学习的人,又轻信老师的理论,循本守旧,照抄照搬,不从理论基础上训练,学一些浮夸的词语,忙忙碌碌,一心只想跟上名师可以早早做官,从来不花时间去探究学说,去寻本究源进行考核。结果使虚假的知识不断扩散,求实的作风无影无踪。 所以,王充认为虚传妄授的危害莫过于著书立说,因为白纸黑字,特别具有迷惑性;而如果说解的人又不加考察审核,更容易造成虚假乱真的局面。他列举古代传著中出现的众多虚妄,指出写在书上的事,社会上的人一般都容易轻信,认为圣贤传下来的东西绝对假不了。如果看书的人用心不专,遇到事物又不加思考;-旦遇到真实而正确的书,反而被误作虚假的书。王充感叹地说:“传书之言多失其实,世俗之人不能定也。”王充主张学习上要善于发难,善于提出问题: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问孔篇》) 因此,王充激烈反对“生而知之”说。他在《实知篇》中列举16条事例,证明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贤,也不可能“先知”,更不可能“生知”。他用通俗的比方解释说: 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知心乱少,犹食腥谷,气伤人也。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量知篇》) 知识对于不学习的人,就好比庄稼不能成粮食,粮食不能成米饭;有学问的人关键在于学习,在老师指点下趋于成熟,知识就转化为对人有用的东西。王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万物。不学习不发问,就是无知。即使是圣贤也要靠学习;世界上也没有天生就有学问的。 王充进一步指出,直接的感觉经验是认识事物的首要途径;人们获得知识的第一途径是借助耳目,但要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就不能光停留在耳闻目见的感觉阶段上。他说: 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能审知。唯圣心贤意,方比物类,为能实之。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诠订^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薄葬篇》) 这段话的意思是:博通学问和有才识的人,即使博览古今图书,涉猎诸子百家,每字每句段落层次都贯通,也不一定能深入透彻地掌握。只有像圣贤等人那样运用心意,把学到的知识与客观事物比照,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实。论学如果不从思想深处注意精神意旨,仅仅依靠外部的感觉来确立是非标准,只相信感觉而不用心思考订正,这是用耳目来思考,而不是用脑子思考。用耳目思考,就会凭着虚假的现象来说话;以虚假的现象作比较的标准,那么真实的事情也会当作错的了。因此,是非的分辨不能只靠耳闻目见,一定要发挥思维的作用。王充还认为不仅要靠思维,还需要验证: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实知篇》)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薄葬篇》) 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语增篇》) 王充强调“效验”,反对“空言”,效验来自于证据,证据依靠考察获得;经过考察,取得证据,效验自然出现,是非自然分明。在《论衡》中,王充正是用“效验”作为准则,去检验儒家先贤的言论,他对被神化了的孔子大加责难。
谭景伟 “伟 不愧天,俯不愧地”的保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布衣之子,大公为勉。刚毅中正,贫而无谄。幼好文史,勤学不倦。卅载苦困,命运多舛。身无长技,囊中少钱。半生碌碌,屡败屡战。立志兴儒,臭名远传。钢筋铁骨,斯志永坚!” 这是谭景伟为自己的新书《资治通鉴书系之一:周秦纪》序言中的一段话,也可以理解为他的自我说明。眼下,他正在为自己的这本书联系出版社,希望这本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还会接着再解读《资治通鉴》,还会继续推出解读《资治通鉴》的书系 这是他为自己35岁以后的人生确定的目标,他会陆续地写下去,他说他要写30年,写几十本。他会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 现在,很少有人笑他癫狂。以前的以前,他总是被人笑话自不量力。直到三年前,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一一他耗时数年之久的,20余万字的《论语布衣解》于2007年8月出版,在书出版之前,他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媒体热潮,因为,那一年的五月,他登上了北大讲坛,解读论语。听者甚众,围观者云集,各路媒体蜂拥,他甚至被《新世纪周刊》杂志评选为“2007年100位年度影响力人物之一”。 受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一一他是一名保安。而并非他讲解的内容。 从某保安分公司走向北大讲坛,物理距离不超过一英里,空间却横跨无数看似无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高考失利的少年,一个四处流浪打工的农民工,一个做扛包工作的临时工,一个沿街摆摊的小贩,一个吃了一个月方便面的穷小子,一个差点忍受不住生活磨难想要跳楼自杀的失意者,一步步就这样捱过来,生活的境遇开始好转一一从他开始找到一份安稳的保安工作开始。那是1997年。 保安工作是一个人人生美好的开始,这是谭景伟的人生底牌。从1997年开始结束漂泊,有了一隅安定工作是从做保安始;到2007年登上北大讲坛,他还是保安,2010年,他开始筹划下一部书的出版,他还是保安。 谭景伟,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保安,在争取个人向上,获取知识的崎岖道路上攀爬,收获了并继续收获着属于他的个人尊严。 保安登上北大讲坛 “社会底层的劳动人员有什么尊严可谈呢?”谭景伟有一瞬低沉,“不过,尊严是自己争取的,如果内心不把自己看低,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尊严?”谭景伟说。 现在的他,在北京保安总公司上班,不过,早已经脱离了日夜轮岗的体力活,更多地,是做一些和文化相关的工作,比如,做保安工作的培训,讲课等等。工作中,大家习惯称他为“谭老师”,那份尊重不是由于他曾经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一 事实上,他三年前引无数媒体曝光的事情现在公司的同事大都不知道,在同事的眼中,谭景伟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喜欢读书,有文化,爱思考的人,他们愿意尊重有文化的谭老师。 他本人,亦不愿意对三年前的事情再过多提及。现在回头看,他总是在为三年前的演讲挑毛病,“那时,不大懂得与观众互动。我的主要目的是兴儒,即振兴儒学。而并不是单单讲述我的奋斗史。那本书现在看来,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不过,也并不忌讳那次演讲给他带来了一些自信和名气。 时光闪回至2007年5月7日,北京大学的一个课堂内,一个大大的条幅挂在上面“保安北大讲《论语》”,谭景伟略显紧张地站在讲台上,面前是乌压压的听众。他站在台上,一板一眼地照着演讲稿念,头不敢抬。很长时间以后,他开始试着抬头,与观众有眼神的交流。长达20多页的讲稿演讲了近半个小时,中途有人因为觉得无聊,开始看自己的书,有人退场,不过,他坚持讲完,之后,有40分钟左右的辩论。一个多小时的北大演讲结束。那晚,他睡得很平静。 走向北大讲坛的契机,是自己争取来的。2002年,他开始读《论语》,苦读五年,他希望表达自己对《论语》的看法。2007年初,他通过一个媒体记者,联系到了北大学生会的干部,向这位学生会干部表达了自己想要登上北大课堂演讲的心愿,那位学生干部看他态度诚挚,心中有料,于是帮他联系教室,于是,写演讲稿,贴海报,谭景伟一点一点地做,拉横幅,贴广告,他全部自己干。在演讲之前,他特地征询那位媒体朋友,听众喜欢听什么?朋友建议他多讲讲自己的故事,一个保安如何能走向北大课堂演讲这类励志故事应该是年轻人喜欢的。谭景伟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他站在“兴儒”的高度讲述儒学的复兴对国家振兴的必要。他认为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却被一些听众认为“假大空”。有媒体事后评论,说演讲不算成功,但谭景伟引发的热潮却开始蔓延,他开始成为诸多媒体的座上宾。 很多人将这一段视为谭景伟人生中的一页辉煌。可是谭景伟去口不。他觉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保安登上北大高等学府的讲堂,很多人将其视为人生尊严的集中体现,谭景伟依旧有自己的见解:尊严是面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以及所持有的行动力,而并非一时的镁光灯闪耀。 从做保安开始,谭景伟就知道,这是一个辛苦的工作。“保安工作,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值得尊重,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客户的无理取闹和谩骂,但是作为保安,我们只能忍着,工作职责要求我们不能有过激的行为和反驳。”谭景伟说的现实与我们大家熟知的一样一站在烈日下暴晒,有人出入随时过去开门,关门,遇到有无理取闹的还要耐心解释,实在过分的人还会送上一句“臭保安,看门狗”等等之类的谩骂。 这是保安的工作特性。谭景伟知道,只是,内心骄傲的他有时也按捺不住火气、当保安第一年,他也会对同事、客户发火、吵架。后来,慢慢地,他开始体悟:保安是他的社会角色,人们对保安的偏见他无法改变,工作需要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但是内心只要自己看重自己,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一样可以有尊严地生活。 他喜欢看书,工作闲暇之余,都用来看书。时间久了,同事们喜欢称他为“谭老师”,虽然他和他们一样,但是喜欢看书,喜欢思考的谭景伟在他们眼中就是不一样。 13年前的冬天,他在一个在建单位做一线保安。单位领导视察工作,透过窗上一层厚厚的霜冻,发现一个保安正在透风通亮的简易宿舍里看《资治通鉴》,立即对工地的保安们刮目相看,并买来礼物和保安们一起过元旦。这个看书的保安正是谭景伟。 13年的保安生涯,对谭景伟来说是一次成功的炼狱。 做保安第一年,他与队长吵架,与同事打架,心中总有愤怒的火苗在跳动,他觉得老天对他不公,为什么学习成绩好,却因为一场病而考不上大学?为什么自己喜欢学习,却没有学习的环境,为什么自己内心骄傲,却要做一个低三下四的保安工作? 内心的愤懑,怨艾如同四处乱荡的洪流,在2002年,他去了一趟五台山之后,开始收归平静。2002年3月5日,谭景伟为了散心来到五台山,因缘之间在显通寺见到了妙悟和尚。妙悟鼓励他要乐观正面看待人生并有所作为。 这一年对谭景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决心平心静气,潜心学习,不再怨天尤人。他要活得精彩,让人尊敬。 保安也可以有自己的尊严生活,保安也可以有获取知识,获取尊重的权利。谭景伟开始在读经学史的路上艰难攀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历经五年,他将<论语》心得在北大演讲,同年,《布衣解论语》出版。(后经出版社要求,这本书改名为《一个保安的论语心得》) 成名喧嚣之后的沉静 有些人说谭景伟用保安的身份在北大讲课是炒作,他在借机完成一次个人秀。谭景伟至今不愿再提北大演讲的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顾虑于此,他深受儒学影响,谦虚内敛是骨子里改变不了的。媒体的渲染又将他置身于风口浪尖。北大演讲结束四天后,他从原来的单位辞职,完成了个人第一本书的出版后,便消失于公众面前。 媒体说谭景伟不再做保安工作,他期待做一个自由作家。“是这样吗?”“不是的。”谭景伟现在依旧在做保安。“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责任心。”谭景伟说,“即便是做写手,也要对得起自己手底下的笔,不能为了钱,就不负责任地写东西。”他是有机会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或者写手的,凭借他深厚的文史功底与“北大讲坛”聚集的社会关注度,寻找一个做文字工作的岗位不是问题,只是,他对自己的文字抱着强烈的洁癖,每一个字都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 他选择了继续做保安,继续安心读书的生活。如许的沉静,如许的寂寞,三年之后,他才能够再次捧出一本几十万字的书。 “从读经到读史,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谭景伟这样评价自己。“我太爱历史了。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时,酷爱历
《三侠五义》对《水浒传》侠义精神的继承与重铸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私交, 以立强于世者。”○ 1 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这些豪侠往往借着侠名进入政界、军界。董卓、孙权、曹操、刘备等, 个个都是豪侠出身或是豪侠之人。这些豪侠重友尚义、知恩必报,虽然和古侠有相同之处,但他
山河(15)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古传奇.武侠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明将军甫一出场,先声夺人,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第15章 军旅情怀 明将军一身戎装,金盔遮面,金甲护身,外罩大红色战袍,他没带兵器,身后只跟着五名随从,但看他龙行虎步,气势迫人,神威凛凛之态,浑如带兵百万。 众人一并起身相迎。明将军在楼梯口略略停步,利剑般的目光扫视全场,刹那间每个人都觉得他正望向自己,皆慌忙垂下视线,不敢与之对视,更无人敢开口说一句话。 许惊弦虽然心理上有过无数准备,仍是觉得脑中一眩。这是林青死后他第一次见到明将军,滔天的恨意涌上心头,强行压抑住拔剑刺向仇敌的冲动,勉强挪开目光望向他身后,忽然一怔。除去刘知府之外,随同明将军一并进入狮子楼的另有五人,两名铁甲卫士左右贴身相护,另三人中第一人亦是披盔带甲,面容英挺,年约二十八九,应该是军中副帅马文绍,第二个人身着便装,满面虬髯,神态笃定,正是将军府大拇指凭天行。 在涪陵城江边,许惊弦曾听龙判官言辞确凿说凭天行身中丁先生绝命一掌,所以才放他回京复命,以惑明将军。本以为凭天行绝无幸理,有感于他义薄云天,行事豪放,内心不无惋惜之意。想不到在狮子楼竟又看见了他,着实替他欢喜。不过凭天行承担着护卫之责,警觉的目光只留意于梁柱楼角等有可能藏敌之处,并未注意到他。 跟在明将军身后的第三人身材瘦小,穿一身及地的灰色长袍,从头至脚遮得严严实实,双手都不外露,袍顶帽檐低垂,将面容隐在阴影之中,连是男是女都瞧不清楚。同行者中,明将军气贯全场,马文绍刻意低调,凭天行谨慎细致,这最后一人却是全身上下透着一种神秘感。 明将军一行来到席间,却并不立即就座。明将军挥手止住刘知府的客套言语,金盔下射出一道冷厉的目光,令人不敢逼视。 出乎意料地,首先开口的不是明将军,而是那身穿灰袍的神秘人。“左首第三席黑衣劲装者神情紧绷,随时欲战,疑为刺客;左首第六席第二位青衣人与右首第四席长须老者相互对视,交换眼神,意义不明,疑为奸细:右首第二席白衣少年眼神犀利,神情愤然,似有仇怨:右首第五席黑脸大汉面露轻屑,似有不满之意:另外右首第四席第一人、第六席第四人、左首第二席那位白袍剑客与第五席儒装长者行礼时略显迟疑,应为持不同政见者……”中性的声音不高不低,平正无奇,既无起伏,亦无情绪,犹如在宣读文书,但话里的内容却令人闻之变色。 “锵”一声响,左首第三席那位被指认为刺客的黑衣劲装者慌忙拔剑,但凭天行早已身随意动,神不知鬼不觉地闪到他身后,不等宝剑出鞘,右手大拇指已按在他的颈后,黑衣人当即软倒在地,满脸犹是震惊之色。 左首第六席的青衣人仓皇起身,往窗边掠去,但才踏出两步,马文绍已手按剑柄,拦住他的去路。青衣人面色大变,弃剑于地:“将军饶命。” 右首第四席长须老者破口大骂道:“无胆鼠辈,我司马豫耻于与你同谋。”他纵身跃起,一掌便朝那投降的青衣人劈去。 明将军蓦然出手,右臂在空中挥毫泼墨般轻轻一扫,霎时楼上每个人皆有一种坠入龙卷风眼之中的可怕感觉,明明自身并无异样,却觉得周围劲气横溢,危险丛生,唯有静立原地方可保无虞。 那长须老者掌至中途,忽觉一道沉雄巨力袭来,劲力浑圆,沛莫能御,心知已无法杀死叛徒,猛然回掌往自己胸前拍去。他不甘被擒受辱,决意自杀成仁,这一掌尽施全力。 明将军右臂轻扬,长须老者的手掌如被一条看不见的丝线牵引,身不由己地荡开,愕然长叹:“好一个明将军,好一个流转神功。” 刘知府脸色大变,怒喝道:“司马豫,原来你竟是泰亲王派来的奸细!”这长须老者名唤司马豫,乃是成都天济会的长老,而那投降的青衣人孟仕周则是商界大豪齐诚的门客,皆已被泰亲王暗中收买,若非那灰袍人眼光精准,任谁也想不到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人竟暗通款曲。 明将军淡然道:“蝼蚁尚且惜生。为了一个泰亲王,司马兄又何必自残身体?”转而吩咐凭天行:“拿下” 司马豫仰天大笑,眼望明将军:“老夫今日认栽了,且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说话间猛一咬牙,嘴角已流出了一丝黑血,原来他早已在口中暗藏毒丸,明将军武功虽强,却也无法阻止他服毒自尽。 凭天行微微一怔,立刻返身冲至孟仕周的面前,伸手捏住他的下颌,轻轻一拧,孟仕周一声惨叫,满口牙齿尽落,纵想服毒亦有心无力。 顷刻间变生不测,三名奸细或投降或被擒或自尽,诸人都惊呆了,个个噤若寒蝉,暗自警醒,被灰袍人点名的其余几人虽无异动,却皆是惴惴不安,那商界大豪齐诚见自己手下出了奸细,更是吓得双腿发软,抖若筛糠。众人久闻天下第一高手之名,却直到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其威势,先不论明将军霸道无双的流转神功,只看凭天行敏捷的身手与那灰袍人巨细无遗的观察,便可知将军府的实力是如何的深不可测。 许惊弦亦震惊于场中巨变,突然感应到周围数十道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才醒悟到那灰袍人口中所说“右首第二席的白衣少年”正是自己,心头大惊,几乎就要伸手去拔显锋剑…… 凭天行面现惊喜,欣然道.“这不是吴言吴少侠么?” 许惊弦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含笑抱拳:“凭兄好。”方才幸好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死而复生”的凭天行身上,若不然乍听到灰袍人点出自己“神情愤然、似有仇怨”之语,恐怕立刻就会心神失守,无论逃离险境或是拼死刺杀明将军,都只会落得与司马豫、孟仕周等人一般下场。 凭天行上前两步扶住许惊弦,哈哈大笑:“且莫多礼,我欠着小兄弟一条性命哩。”回头对明将军道“将军,这位便是我曾对你提过的吴言吴少侠。” 陈长江亦趁机见过明将军:“吴少侠对卑职亦有救命之恩,卑职看他身手不凡,力劝他加入军中求职,还请将军给他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 明将军目光锁定许惊弦,沉声道:“吴少侠救了天行与长江,明某足感盛情。些许小事,自当成全。”刹那间他已从那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变为豪情重义的武林宗师,话语中似还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欣赏。 许惊弦不敢与明将军多照面,低头谢过,犹觉心头怦怦乱跳。身边众人原以为他在劫难逃,不料忽受明将军如此重视,轻视的目光登时皆化为羡慕。 刘知府一脸惶恐:“请将军治我失察之罪。” 明将军大手一挥:“成都乃是西南重镇,龙蛇混杂,刘知府偶有疏忽亦情有可原。今日只论战事,除了泰亲王的奸细外,其余人等无论对朝政有何异议,或是对我明宗越有何私人恩怨,皆不追究。”又转头命令马文绍道,“擒下的两名奸细就交给马将军审问,力求将泰亲王安插在成都的奸细一网打尽。”马文绍恭身领命,命人将孟仕周与那黑衣刺客押回军中。 明将军望着地上死去的司马豫,长叹一声:“此人虽助叛党作乱,却也是条响当当的汉子,把他的尸体交还家人安葬,就说是误服毒物而死,不可牵连无辜。但要暗中严密盘查其手下,一旦发现任何人有通敌之行为,严惩不贷。”刘知府连连点头,又唤人抬下司马豫的尸身。 明将军甫一出场,先声夺人,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直到听他说出这番通情晓理的话,诸人才暗舒了一口气,又见他奖惩分明,并不牵连无辜,将事务分派得井然有序,更是既敬且佩。 刘知府手捧茶杯道:“我知明将军在军中严禁饮酒,故今日席间不设酒水,且奉清茶一杯,替将军接风洗尘。”众人笑着一并举杯。 明将军一笑:“明某借花献佛,先敬诸位一杯。”众人连称不敢,一齐饮了杯中茶,分宾主就座。方才剑拔弩张,此刻总算有了些宴会的气氛。 明将军解去战袍,脱下头盔,露出他那一头乌黑的长发、粲亮如星的双眸、不怒自威的面容,端然正坐。许惊弦偷望一眼明将军,算来他年纪已是五十有四,但比起四年前的模样不但未见苍老,反倒眸明颊削,面色红润,更增添了一丝虎虎生气,或许是这一场战事令他重振雄心。 刘知府正要命人传上菜肴,明将军摆手道:“今日之宴为国事而开。泰亲王余孽联合乌槎国在南疆造反,川南、滇、贵数地沦陷,局势一片混乱。明某奉君命率军平乱,初来乍到尚不明朗军情,就先听听诸位的高见吧。” 一时满座皆静,谁也不敢先开口。刘知府望向金刀堂主左皓荚,悄悄使个眼色。左皓英无奈之下,只好起身抱拳:“泰亲王与乌槎国虽联合
炼舞者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伤病恢复期归来之后,安德森各项赛事仅仅得到8次出场机会,渐渐远离了全队体系。虽然11月27日血洗布莱克本一战表现不错,但明年1月他仍有可能离开老特拉福德。 年轻的代价 1987年
艺术志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308-1385)与之相比。本次展出的作品以山水为多,不乏与地方景致或斋室相关者,呈现苏州自15世纪以来胜景与别号话题的兴盛。画中的林泉佳处,不但可一窥1 6世纪苏州地方画风的发展,更可领略文派
< 1 2 3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