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学异端 现代王充论衡
作者: 陈再明   来源: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王充  
描述: 儒学异端 现代王充论衡
性朴论:《荀子》与《庄子》之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王充   性朴论   《荀子》  
描述: 《庄子》不全部出自庄子之手,《荀子》也同样不全部由荀子所写。《荀子》中的《性恶》应该是荀子后学的作品。在《荀子》最早的版本也就是刘向编辑的版本中,《性恶》夹在《子道》和《法行》之间,而这两篇已被公认为荀子后学作品。荀子本人持性朴论,其典型论述是《礼论》的"性者,本始材朴"。《荀子》中的《劝学》《荣辱》《儒效》等,都显示人性朴。《庄子》也主张性朴论,《马蹄》明确说:"素朴而民性得矣。"在反对性恶论这一点上,《荀子》的性朴论和《庄子》的性朴论是一致的。不过,《庄子》认为朴之天性绝对完美,故其性朴论实际上是一种性善论,而《荀子》认为朴之性有善的潜质,但还不够完美,需要人为的努力来完善。
王充经学思想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充   经学   《论衡》  
描述: 王充不仅是东汉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重要的经学家。他本着"疾虚妄"的精神,破除俗儒附会于"五经"的神圣光环和怪异色彩,力图恢复其本来面目,并提出博古通今、兼采百家的治经理路,是汉代经学研究中颇具活力的一支力量,在汉代经学史上独树一帜。
王充颂汉的目的及方法析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充   颂汉   论衡  
描述: 歷來對王充頌漢的認識,大都是由其求功名的動機作為理解基礎,並將其視為王充媚漢的證明,以致後人對王充頌漢抱持著負面的評價,卻忽略由其頌漢的客觀層面,從頌漢的方法與標準作為反省基礎,本文的目的便在重新反省王充頌漢的問題與貢獻,分別探討王充頌漢主觀與客觀層面的問題,先由王充頌漢的時代背景與動機,對歷來非難王充頌漢的焦點作客觀的分析,再由王充頌漢的方法與標準,針對其頌漢的內容,究竟與俗儒有何不同,與其為學宗旨有無違背,並針對後人對頌漢值得商榷的部份作討論,期望能還給王充和頌漢應有的價值與意義,及未來能有更多相關對頌漢主題的討論,為後繼研究者提供更多元的視野,理解王充頌漢的意義與價值。
从〈非韩〉探究王充对韩非哲学的理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鹅湖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充   论衡   韩非   非韩  
描述: 《论衡》的写作风是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中对於先秦思想家的批评,主要以〈问孔〉、〈刺孟〉、〈非韩〉三篇?代表,而〈问孔〉和〈刺孟〉因?非议者与讨论者众多,所以引起後学两极化的争论,但〈非韩〉相较於〈问孔〉和〈刺孟〉并未引起太多的讨论与回响,原因不外是认?王充的〈非韩〉不仅对韩非的言论作逻辑的批评外,同时更对其政治哲学的内涵与缺失作了深刻的抨击,可见在後世的观点中,王充〈非韩〉的批评是较〈问孔〉和〈刺孟〉更?恰当的,同时认?可由〈非韩〉中确立王充以儒非法的政治观。但其实〈非韩〉中所隐含的问题并不少於〈问孔〉和〈刺孟〉,因?王充对韩非哲学并未有充分的理解,所以王充在〈非韩〉中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没有跟韩非哲学相应的,其次,王充〈非韩〉的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是否得其实,都是必需厘清的问题。故本文藉由〈非韩〉的探讨,以呈现出王充〈非韩〉的缺失与困难所在,并以王充对韩非哲学的理解作探讨基础,以厘清王充〈非韩〉是否?正疾其所该疾,抑或是另有衷曲。
论王充的“韩学”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充   非儒   非韩   求奸   德力关系  
描述: 王充未能充分理解韩非子"非儒"的复杂性,批评韩非子"非儒"不当,认为儒者体现了一种无可取代的人文价值,并非无用。其实韩非子并未彻底否定儒者的社会价值,也未彻底否定道德,只不过强调在现实政治领域,儒者的德化措施效果有限,治国应该权衡利弊,用众而舍寡,务法而不务德。王充认定韩非子有"无德之患",正确指出韩非子思想中隐含着滥杀无辜的危险倾向,但同时也忽略了韩非子"法术之士"的人格以及法治理想国所蕴含的道德因素。王充非难韩非子"求奸"过分强调口问而耳闻,与"术意""法意"相违,其实是割裂了"法"与"术"的内在逻辑联系,未能深入理解韩非子的"法治"与"术治"思想。王充思想驳杂,不主一家,具有"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特征,其"非韩"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批驳韩非子的思想,同时也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
尊儒与反儒之间-王充儒学情结的矛盾探析
作者: 颜为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尊儒   王充   《论衡》   矛盾   反儒  
描述: 王充作为东汉时期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无论是早年他所接受的教育,还是其为官、著书的经历,无不透露出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从而清晰地呈现出“疾虚妄”的士人风范。这种士人风范源自于一种深厚的尊儒情结,并集中表现在《论衡》这本旷世奇书上。《论衡》一书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揭露了东汉社会的浮华、虚妄的社会本质。因此,他首倡“疾虚妄”,积极呼吁社会回归理性,以期能够回复到先前儒家正统时代的社会面貌。然而,正是他所倡导的“疾虚妄”,使他被推向反儒的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也正是因其思想不合当时社会主流,
两汉经学社会批判思潮管窥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充   王符   董仲舒   经学   仲长统   社会批判思潮   两汉  
描述: 自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即把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定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问题是,在董仲舒创立的一整套学说体系里,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灵魂理论仁学被抹煞了、删除了,象征孔孟一系真正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学说遭到阉割、篡改与修正,取而代之的恰恰是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其核心是绝对权威并具有宗教色彩的君权神授论。这种僵化的扭曲的封闭型思维模式的神学经学,不仅笼罩着汉一代思想界,同时对当时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毒害均至深且钜,对两千余年中国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东汉思想家王充和他的《论衡》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思想家   王充   东汉   唯物主义   仲长统   《论衡》  
描述: 口上海大学余志鸿 王充(公元27~96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坚持批判神学,是一位唯物主义传播思想家。《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记载他的生平如下: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曾,以数谏诤不合去。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剌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永元中,病卒于家。 王充一生过着贫困的潦倒生活,他敏感到东汉豪族统治下的政治腐朽和是非颠倒。“富商之家必夺贫室之财”的经济兼并和贫富对立,“庸人尊显”“贤俊落魄”的人才不列和贵贱对立,都使他深感愤慨。尤其他看到统治者愚弄百姓的一派“虚妄之言”,更是无法容忍。因此他决心“考论虚实”,高举“疾虚妄”的批判大旗,写下了《论衡》《政务》《讥俗》《养性》等著作,对当时已成为封建法典的谶纬神学和天人感应理论,展开『,系列抨击。王充针对当时社会已经流行了上百年的“大人感应”说和“阴阳五行”理论,展开了积极的论辩,批判这些观点的虚妄性,揭露这些荒谬理论的欺骗本质,从而在中古史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论战。 王充的著作中渗透了哲学思维,他的哲学观是时代的产物。 王充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东汉前期。西汉末绿林、赤眉起义冲击了汉王朝最腐朽的一面,在农民起义血战下建立的东汉采取了一系列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社会出现了相对稳定期。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都有了较大进步。一些学者也开始尝试对宇宙结构作各种假设(如浑天说、盖天说等),张衡的科技发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出现,冶铁业和造纸术的发明……都为王充的无神论思想创造了社会条件和自然科学基础。在《(论衡》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当时科学发展的最新发展和成果。 王充博览群书,自称“通人”。他吸收各家学者的精华,他吸取黄老的天道论,又剔除其中的神秘成分。他对儒家思想进行无情的鞭挞,写了《问孔》和《刺孟》;他强烈反对法家的“偏驳”.批判韩非,写了《非韩》;他驳斥墨家的有鬼论和经验主义,写了《论死》《薄葬》;他指出名家的局限,写了《感类》;他批评阴阳家“其文少验”,写了《寒温》,等等。另一方面,王充对司马迁、扬雄、桓谭等人的思想大加赞赏,并予以继承和发扬。他赞赏司马迁崇尚以实写史,推崇扬雄反对怪异神命,认为“材疑(拟)圣人”。他特别从理论上和科学举证上彻底否定上古关于“天人感应”的思想,指出天没有感觉器官,因而也没有观念欲望,驳斥了把上天拟人化的虚构的理论系统。他说: 何以知天之自然也?以天无口目也。案有为者,口目之类也。口欲食而目欲视,有嗜欲于内,发之于外,口目求之,得以为利欲之为也。今无口目之欲,于物无所求索,夫何为乎!何以知天无口目也?以地知之。地以土为体,土本无口目。天地,夫妇也。地体无口目,亦知天无口目也。使天体乎,宜与地同。使天气乎,气若云烟,云烟之属,安得口目! (《自然篇》) 王充进一步利用自然知识,指出把自然现象看作是“天”的感情传递给人的虚妄性质。当时一些迷信的人,认为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是“天”的情感的发泄,是“天谴”“天怒”“天罚”等,是“天”对人间的一种惩罚。王充对这些观点,运用科学知识一一作了批驳。例如他针对“雷是天怒”,批驳说: 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天怒,击而杀之。……实说,雷者太阳之激气也。……盛夏之时,太阳用事,阴气乘之。阴阳分事(争),则相校轸,校轸则激射,激射为毒,中人辄死,中木木折,中屋屋坏。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言雷为天怒,无一效。然则雷为天怒,虚妄之言。(《雷虚篇》) 人有喜怒,故谓“天”喜怒。推人以知“天”,知“天”本于人。如人不怒,则亦无缘谓“天”怒也。(《雷虚篇》) 王充十分明确地指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本质:儒家动不动言“天”,目的是为了教化百姓,生怕愚民不服教化,就把自己的意思依托为“天意”。其实,所谓的“天”实际上是按人的本原造出来的神,“天”的喜怒,正是人的喜怒的幻化。王充把古代的“天人”传播回归到人际传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王充强调知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指出师徒传授的弊端。他说:“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早)仕,汲汲竞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正说篇》)前代儒生看不到经典文献中什么是学问的根本,对于经典中的问题也不加深究,往往凭空臆说;而后来学习的人,又轻信老师的理论,循本守旧,照抄照搬,不从理论基础上训练,学一些浮夸的词语,忙忙碌碌,一心只想跟上名师可以早早做官,从来不花时间去探究学说,去寻本究源进行考核。结果使虚假的知识不断扩散,求实的作风无影无踪。 所以,王充认为虚传妄授的危害莫过于著书立说,因为白纸黑字,特别具有迷惑性;而如果说解的人又不加考察审核,更容易造成虚假乱真的局面。他列举古代传著中出现的众多虚妄,指出写在书上的事,社会上的人一般都容易轻信,认为圣贤传下来的东西绝对假不了。如果看书的人用心不专,遇到事物又不加思考;-旦遇到真实而正确的书,反而被误作虚假的书。王充感叹地说:“传书之言多失其实,世俗之人不能定也。”王充主张学习上要善于发难,善于提出问题: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问孔篇》) 因此,王充激烈反对“生而知之”说。他在《实知篇》中列举16条事例,证明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贤,也不可能“先知”,更不可能“生知”。他用通俗的比方解释说: 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知心乱少,犹食腥谷,气伤人也。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量知篇》) 知识对于不学习的人,就好比庄稼不能成粮食,粮食不能成米饭;有学问的人关键在于学习,在老师指点下趋于成熟,知识就转化为对人有用的东西。王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万物。不学习不发问,就是无知。即使是圣贤也要靠学习;世界上也没有天生就有学问的。 王充进一步指出,直接的感觉经验是认识事物的首要途径;人们获得知识的第一途径是借助耳目,但要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就不能光停留在耳闻目见的感觉阶段上。他说: 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能审知。唯圣心贤意,方比物类,为能实之。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诠订^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薄葬篇》) 这段话的意思是:博通学问和有才识的人,即使博览古今图书,涉猎诸子百家,每字每句段落层次都贯通,也不一定能深入透彻地掌握。只有像圣贤等人那样运用心意,把学到的知识与客观事物比照,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实。论学如果不从思想深处注意精神意旨,仅仅依靠外部的感觉来确立是非标准,只相信感觉而不用心思考订正,这是用耳目来思考,而不是用脑子思考。用耳目思考,就会凭着虚假的现象来说话;以虚假的现象作比较的标准,那么真实的事情也会当作错的了。因此,是非的分辨不能只靠耳闻目见,一定要发挥思维的作用。王充还认为不仅要靠思维,还需要验证: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实知篇》)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薄葬篇》) 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语增篇》) 王充强调“效验”,反对“空言”,效验来自于证据,证据依靠考察获得;经过考察,取得证据,效验自然出现,是非自然分明。在《论衡》中,王充正是用“效验”作为准则,去检验儒家先贤的言论,他对被神化了的孔子大加责难。
王充的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李   王充   城里人   年青人   求学   故事   洛阳城  
描述: 求学斥儒 落日的余晖给洛阳城涂上了一层绛紫色。城里人来车往,纷纷攘攘,一片混乱。有一位风尘仆仆的年青人在大街上走着,二十上下年纪,挑一担行李,肩上的扁担就象奋飞的翅膀。这位年青人便是远路跋山涉水来京都求学的王充。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