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说“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临沂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大学衍义补》   《金楼子》   《汉书·艺文志》   《墨子》   《人物志》   章太炎   儒家   四库全书总目   《荀子》  
描述: 儒学热正在悄然兴起,但什么是“儒”,世人知其底细者并不很多,今说之。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有一篇文章《原儒》,提出了一个“题号由古今异”的著名历史见解,认为“儒”字的意义经过了一种历史的变化,从一个广义的、包括一切方术之士的“儒”,后来缩小到“祖述尧...
说“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大学衍义补》   《金楼子》   《汉书·艺文志》   《墨子》   《人物志》   章太炎   儒家   四库全书总目   《荀子》  
描述: 儒学热正在悄然兴起,但什么是“儒”,世人知其底细者并不很多,今说之。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有一篇文章《原儒》,提出了一个“题号由古今异”的著名历史见解,认为“儒”字的意义经过了一种历史的变化,从一个广义的、包括一切方术之士的“儒”,后来缩小到“祖述尧...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利他”共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利他”   民族精神   “兼爱”   《汉书·艺文志》   思想核心   先秦诸子   价值取向   文化土壤   价值观  
描述: 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论争,学术界一般称为“百家争鸣”。也许正是因为“争鸣”一说对各家学说之“异”的强调,多年来人们似乎忘掉了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土壤的果实之“同”。其实,它们之间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共性,与中国的本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以儒、道、墨三家为例,论证诸子百家的思想在根本的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一、儒家理论的“利他”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内涵是“爱人”(《论语·颜渊》)也就是爱他人。儒家对“仁”还有另一解,就是“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在这里“忠”是忠于别人自不待言;“恕”的内容是“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或者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可见,忠恕的内涵始终围绕着一点就是:忠于他人,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利他。《孟子·梁惠王》告诫统治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这里的“推恩”,就是给更多的他人以利益。孟子认为,只要帝王“推恩”,使国家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气,则“天下可运于掌”。相反,如果“上下交征利”,即从上到下,人人贪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