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崇儒特质考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儒   班固   《汉书·艺文志》  
描述: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目录著作,它在著录体系、序文撰写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崇儒倾向,影响和规定了之后中国官修目录在编纂体例及思想上的走向。
再论“杂家”义定及其学术特异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学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目录学   《汉书·艺文志》   杂家   诸子  
描述: “杂家”一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与儒、道、墨、法、阴阳、名、农、小说等“九流十家”并列。《汉志》认为“杂家”的特点在于以“王治”作为指导思想,从而综合诸子各派不同的学说,并用于治国之中。然而不少学者认为“杂家”不能自成一家,甚至认为杂家实为杂拼而来,进而否定“杂家”的存在价值。检视前人对“杂家”分类的见解,疏理“杂家”的流变,可以发现,“杂家”吸收诸子之说以成其学,综合众长,性质虽与儒墨等诸子学有别,然亦可自成一家。
《汉书·艺文志》儒家序之“道本”观念探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儒家  
描述: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先秦至西汉末期诸子各家著作细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类,班固在小序中首推儒家,认为是"于道最为高",将"道"升华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以区别与其他九家之高低;小序还提到,"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得道则入儒,离道则不入流,将"道"之根本沉淀成为一种准则以区分"宗师"与"狂夫"。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何为"道"之根本,探究价值判断和标准存在于诸子略的意义。
从《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看小说的演进
作者: 暂无 来源: 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汉书·艺文志》   崛起   小说  
描述: <汉志>里,小说作品被视为浅薄琐碎的言语,受人轻视;而在<隋志>里,"小说"则成为子部必不可少的一类,其作品内容与儒、道并举,得到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两部著作对小说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小说正凭借自身特点在文坛上形成崛起之势.
从以史附经到史部确立
作者: 暂无 来源: 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以史附经   《汉书·艺文志》   史部  
描述: 受汉代宗经尊儒思想的深刻影响,班固<汉书·艺文志>直承刘歆<七略>的分类方法.以<史记>附<春秋>;<隋书·经籍志>借鉴了班固的分类方法,参照魏晋以来各家书目的分类情况,结合魏晋至隋代史学发展的实际,将史类书籍独立列部并设十三小类,明确了史部概念.确立了史部在我国传统目录学上的地位.
《汉志·诸子略》“九流十家”次序考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目录学   先秦两汉   诸子学   《汉书·艺文志》   思想史  
描述: 东汉班固编修《汉书·艺文志》,在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将先汉诸子划分为九流十家,并排定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的次序。这一次序与思想有关,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排定者对于诸子各派重要性的认识,亦反映出排定者所处时代的思想学术实际,而非仅仅出于一种分类学上的便利。
道家与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药文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医药   道家   《汉书·艺文志》   宗旨   主体思想  
描述: 众所皆知,儒、释、道与中医药的关系,虽然还说不上水乳交融,但是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比较而言,道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为密切。例证很多,只说三条主要的。
从易学传承看《系辞传》成书时代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史记》   《易》   《系辞》   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   孔子   《周易》   《易传》   易学  
描述: 从易学传承看《系辞传》成书时代杨军《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汉书·艺文志》记载:“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部明确指出《系辞传》为孔子所作。至宋欧阳...
西汉时代对先秦诸子学术体制的变革调整
作者: 暂无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儒   《论六家要旨》   变革调整   《汉书·艺文志》   崇道   《淮南子·要略》   先秦诸子   尊经抑子  
描述: 春秋战国轴心期之诸子思想蜂出并作,为后世从学术文化上开出一个绚烂新天地。由于诸子思想理性之光动人神魄,眩人心目,当世很难令人普遍深入地予以把握。当纷乱扰攘过后,天下重新平定,乃有学者起而品味考量诸子成绩,于是出现《淮南子·要略》、《论六家要旨》及《汉书·艺文志》诸家之作。他们多是从大一统的文化视角,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的系统化、规范化的阐释总结。但经过武帝尊儒之举,已促成西汉时代对先秦诸子学术体制的变革调整,使尊经抑子格局最终确定,这在考量诸子的西汉著作中亦有反映。
郭店楚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礼记》   公孙尼子   《汉书·艺文志》   《性自命出》   《子思子》   楚简   《乐记》   《缁衣》   性善论  
描述: 本文对新发表的荆门郭店出土的儒家文献中的《性自命出》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此篇在早期儒家中的学派所属提出了三种可能性,即子游、公孙尼、子思,而倾向于认为属《公孙尼子》;认为此篇中的以好恶论性、以喜怒哀乐之气论性的思想不是性善论,由此论证了性善论在先秦儒学发展中并非主流思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