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释交融的圣人观:从晚明儒家圣人与菩萨形象相似处及对生死议题的关注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晚明   阳明学   圣人   儒学   菩萨  
描述: 本文主要討論在晚明三教融合的學風下,部分理學家所形塑的儒家聖人形象和儒家聖學理想,與大乘菩薩道有極相似的風貌。全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晚明理學家以天地萬物一體爲理想,強調聖人應發「明明德於天下」的宏願,寓自身的道德修養於明盡天下人之明德的講學救世活動中,此與大乘菩薩同體大悲的胸懷、發心普渡眾生、並寓自身成佛於救渡眾生的形象相近。第二,晚明理學家-改過去儒者不願多談生死議題的傾向,認爲了究生死並非佛教專利,更是儒家聖學的要義,強調人只有真正洞悉生死大事,才可能安頓生命。第三,分析晚明理學家的傳記中許多關於臨終的描摹,認爲此現象呼應著當時儒學對生死議題的重視,反映著學者們追求道德生命不朽的儒學理想,也揭露了學者們日常修身的重要內涵。
儒释交融的圣人观:从晚明儒家圣人与菩萨形象相似处及对生死议题的关注谈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   晚明   阳明学   圣人   儒学   菩萨  
描述: 本文主要讨论在晚明三教融合的学风下,部分理学家所形塑的儒家圣人形象和儒家圣学理想,与大乘菩萨道有极相似的风貌。全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晚明理学家以天地万物一体为理想,强调圣人应发「明明德於天下
从《周易》考察道家“心斋”思想的起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易》   心斋   理性文化   巫文化   庄子   《周易》   理性化   圣人   养生观  
描述: 春秋战国,诸子兴起。他们对世界及人自身的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中国文化由此第一次闪耀出灿烂的理性光芒。然而诸子思想所显示的这种品格,难道是一种没有前提,凭空而生的文化创造吗?当然不可能,成书于商周之际的《周易》,不仅仅因其产生的时代,更以其特殊的文化性质,为我们了解诸子思想的起源提供了素材。这种特殊的性质在于,一方面,它首先是一部占筮书,属于巫文化的产物,因而是我们探究前理性文化事迹的窗口;另一方面,毫无疑问.在推进中国理性文化的发展中,它始终是引人注目的主角之一。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晚年又有“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的感叹《史记·孔子世家》),尤其是历数千年高踞十三经之首,都清楚地显示了《易》儒之间的密切关系。然而,《周易》包含着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作为思想之源,它所灌溉的领域其实远远超出儒学一家。在历史上与儒家构成相反相成之关系的道家,其阴阳矛盾观念的构建,便与《易》理一脉相承。而它的追求无我虚静之境的哲学性格,对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被庄子称为“心斋”的主张虚静的观念,我们在《周易》之中就已发现了萌芽。一《易传》是战国学者对《易》的疏解阐释,尽管有许多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