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读《毛泽东祖籍溯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祖籍溯源》   毛泽东   旅游业   籍贯   衢州市  
描述: 郑艮安同志的《毛泽东祖籍溯源》一书 ,最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件可庆可贺的事。艮安同志立意研究考证毛泽东祖籍 ,始于1993年全国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期间。当时从北京寄来的一份《韶山毛氏族谱·凡例》复印件 ,其中有“自宋工部尚书让公世居三衢”的话 ,使他受到启发。从此 ,便锲而不舍 ,“四处奔走 ,寻觅古籍谱牒 ;八方求教 ,结识良师益友 ;实地考察 ,踏遍浙闽赣湘” ,在浩翰的资料中 ,苦苦搜索 ,条分缕析 ,历时六年 ,终将“让公世居三衢”考证得水落石出 ,把毛氏家族世系、源流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令人信服。这一研究把江南毛氏和江北毛氏连接起来了。正如河南大学刘玉琛教授所说 ,这一连接“打破了毛泽东祖籍江西说 ,明确提出了毛泽东祖籍浙江说 ,从而把毛泽东祖籍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一推进 ,把毛氏世家从开宗至今三千年的历史连接了起来 ,证明毛氏家族至少经历了一百一十一代。这比拥有九十七代 ,被联合国誉为天下第一家的孔氏世家的历史还要长许多。黑格尔曾说过 :“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确实如此 ,世界上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出现的古国 ,唯一能把文明传统代代相继...
近世儒学史的新图景——新发现的两部《理学录》及其价值
作者: 李卓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宋元学案》   姜希辙   《明儒学案》   《理学录》   宋元明儒学史  
描述: 较之先秦儒学,宋明理学新文献的发掘和研究相对沉寂。彭国翔先生对两部《理学录》的发现和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一个亮点,对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宋、元、明儒学思想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此,本文尝试予以介绍和评价,并提出“带着问题意识广泛搜寻和大量阅读相关古籍,才是发现新材料的根本”。
从“先甲集”看查继佐儒侠互补的人格结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结构   诗歌   查继佐   《先甲集》   儒侠互补  
描述: 查继佐是海宁查氏家族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其思想亦儒亦庄亦侠,纵横谈辩、文学艺事,亦无所不擅。但他最显著的人格精神体现为儒侠互补,这是由他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所受的家族薰染和文化教育决定的。查继佐儒侠互补的人格结构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他前半生所作的“先甲集”诗歌中,他博大的政治胸襟、别样的悲悯情怀、犀利的批判精神、张扬的担当意识、侠义的务实之举,结合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侠客的行为方式。查继佐后期人生也是其前期儒侠人格的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延续。
试论战国秦汉时期儒、道互补文艺观的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道家   文艺观   演变   儒家  
描述: 儒、道两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争鸣和在汉初的互绌,既有学术思想上不同的原因,也有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因素。秦汉时期,儒、道在政治等领域争夺主导话语权的互绌,并未妨碍二者在学术思想上的进一步融合。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例如,在审美特征的论述上,在审美标准的主张上;儒、道的文艺思想在许多方面论述的侧重不同,恰巧构成为古代文论互补的结构。儒、道互补的文艺观是汉赋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同时汉赋作品也表现出来这种互补的文艺思想。
儒佛道交融的朱熹天理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理论   儒佛道   理一分殊   朱熹   理本论  
描述: 朱熹的天理论包括理本论、理本源论和理一分殊说等俱是其立足儒门,融会儒释道三教的产物:朱熹的理本论直承程颐,同时也汲取了佛道的本体论智慧;朱熹理→气→万物的宇宙论得益于《易传》、道家特别是程颐的本源论的启示;朱熹的理一分殊借鉴了华严学的一多关系论,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理一分殊说。
论方孝孺的辟佛思想及其动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儒化佛   辟佛   方孝孺  
描述: 明初佛教迅速走向世俗化,给儒家辟佛提出新的挑战。方孝孺的辟佛论针对佛教盛行的原因,从有破有立的角度出发,既驳斥了以轮回学说为代表的佛教思想,又提出了化解佛教的对策唯有弘扬圣贤之道。而方孝孺辟佛的动因在于防止佛教动摇儒家的存续,以及保护儒家在社会秩序建立方面的胜利果实。因此,在佛教问题上,他对于士大夫群体和一般民众都十分关注。不过,方孝孺并没有客观看待儒佛关系,其儒本位立场决定了他不能真正解决儒佛之争。
创新思路推进天台山和合文化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台山   当代价值   和合文化  
描述: 近年来,天台山文化研究在海内外兴起,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天台山文化的特质、探源方法、内核、地位和当代价值几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推进天台山文化的思考,提出推进天台山和合文化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方向:以中华和合文化的发展史为背景,以天台山儒、释、道三教的和合史为主线,以“和合二圣”的演变史为辅线,超越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既有视域,站在治国理政、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高度,揭示天台山和合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一浮对《论语》的现代诠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佛解儒   以经摄子   马一浮   《论语大义》   以中判西  
描述: 马一浮是现代新儒家中“新经学”的代表。马一浮将“四书”纳入“五经”系统,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观点,充分肯定《论语》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见性”是诠释的前提和根据,认为六艺统摄于一心,从心性层面以中判西,论证中西文化的义理融通和价值归致。“横说”与“竖说”则是他采取的两种诠释方法。“横说”即以佛解儒,运用佛学思想资源来深入阐发儒家六艺要旨;“竖说”即以经摄子,基于儒家道统源流以文本互证的方式揭示《论语》中蕴藏的六艺之道。马一浮的《论语》诠释彰显其现代“新经学”的思想性质和体系定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天台山和合文化论纲*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特征   天台山和合文化   中华和合文化   基本内涵  
描述: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天台山和合文化,则是基于天台山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和合文化的表现形式。学界关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它和中华和合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等这些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缺乏梳理。本文从天台山的文化特质出发,从文化地理、历史演进和思想脉络角度的考察出发,认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是台州地域内因“和合”思想而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以儒、释、道三教圆融为核心,以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为突出代表,是天台山文化的精髓与本质特征,与台州民间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活的样本。
《政治罪恶论》与马一浮早期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西学   《政治罪恶论》   西方政治   早期思想  
描述: 作为"浙学"近现代代表人物之一的马一浮,其学术生命展现出独特性。《政治罪恶论》一书贯穿了他早期思想转变的整个过程。该书译稿的重新发现,补充了马一浮早期思想研究的材料。通过对《政治罪恶论》的讨论,可以回溯其在1903年至1912年间的主要思想历程。1903年马一浮将翻译这部书视为研究西方政治学的一个途径,但其间复杂的心态促使他由西学转向中学。1907年他借为该书写序的机会,表达了以西学辅中学的主张,展现出对中西学术关系的全新认识。而在1912年对《政治罪恶论》的重提,使马一浮最终完成了对西学的彻底疏离和对中学的全面回归。在此基础上,马一浮开启了此后延续数十年作为一代儒宗的思想历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