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生命文化传统与当代城市文化精神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文化精神   文化传统   信仰   城市  
描述: 作为一种"生命典范"的文化类型,以儒、释、道三教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内外文化大交融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万物含生"、"万象共生"的基本信仰和文化精神,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仁爱慈悯、阴阳共济、感通共存的鲜明生命文化特征,其影响可谓至远至深。在当代中国,随着城市和城市化成为社会、文化变迁之最重要背景与最显著趋势,"城市精神"的概念也随之提出,以彰显城市特色,突出城市主题,挖掘城市价值,为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奠立信仰基石。对"城市精神"这样一个富于生命意蕴的人格化概念的接受和讨论,反映出人们对城市生命本质的再认识与城市文化模式的反思,亦彰显出中国生命文化传统之于现代社会和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解释力。
新材料与新视角的结合:《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教   先秦儒家   先秦儒学   郑声淫   君子儒   《孔子诗论》   诗亡   学术命题   上博简   孔门  
描述: 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学术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也为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毋庸讳言,有关先秦的许多命题仍然悬而未决.不久前出版的俞志慧教授所著<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九辑,2005年3月)一书,在充分吸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深入地梳理先秦文献和出土资料,借助对先秦思想背景的准确把握,对历来争议的诸多儒学关键命题作了极富创意的探讨.
试论《论语》经典文本的生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典   孔子   《论语》  
描述: 《论语》在汉代初期是传书,魏晋以降,玄学盛行,但《论语》的流传与注疏反而多了起来,并在南朝宋时被官方定位经。唐代一统天下,号称崇儒,但《论语》却再次沦为五经的附庸。直到北宋初,儒学复兴,《论语》才最终回到了经典文本的行列。
论国学的含义与构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学   特色   整合   共识  
描述: 从时代性、民族性、整体性、层次性四个角度把握国学的含义。儒释道是国学的基本构成。各自的理论特色和精神趣旨分别是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三家的共识是人格养成、向往真善美和社会和谐。三家整合在一起,共同搭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论晚明传教士在地方社会中的角色扮演:以艾儒略与福建地区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角色扮演   地方社会   晚明天主教  
描述: 晚明耶稣会传教活动向民间深入之后,传教士们开始进入远离两京的地区,并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中,逐渐形成了异于早期西儒形象的社会角色。本文以艾儒略在福建地方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为个案,分析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传教士及所传天主教的不同理解与接受状况,并以此透视异质文化间交流与相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城市生活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认同―以明代南京士绅社会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认同   士绅社会   城乡关系   城市空间   明代南京  
描述: 文化的“城市性”尚缺乏系统的讨论。施坚雅(C. WilliamSkinner)在三十年前曾就此提出两个问题——“(1)中国士大夫在何种程度上(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属于城市的?(2)中华帝国在何种程度上(又在何种
儒学智慧塑造时代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儒学   孔氏   浙江省   中国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   南宗   时代精神   儒家文化   发掘  
描述: 由浙江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领导小组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光明日报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社科院承办的“20lO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于20lO年9月26日至28日在衢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内二十几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一些国家的5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在“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主题下,围绕“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儒家文化的创新”、“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一、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什么是儒家文化的本质?儒家文化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 首先是关于儒家文化本质的解读。安徽大学儒学研究中心解光宇研究员认为,儒学的本质即“内圣外王”的人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为贵”的人际观、“性善论”的人本观与“大一统”的国家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存山研究员则指出,儒家文化的“常道”是从先秦儒学到秦以后儒学所具有根本的普遍意义的道理、原则、理想或理念。
第二批判:《水浒传》的美学批判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人性美感   混合性文本   暴力美学   《水浒传》   碎片式结构  
描述: 《水浒传》是一个民间流传、多人加工和个人主笔的混合性文本,写作主体的非单一性导致它的思想混合性和繁杂性。《水浒传》是一个消闲性和消费性的文学文本,是晚古社会的文人与市民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世俗意志的汇合。它颠覆传统的儒、道、墨伦理原则和基本道德本性,消解传统的实践理性和推崇原始暴力与无理性的本能冲动,对于历史与文明的基本准则进行反讽叙事,是一部体现思维暴力和暴力美学的流俗作品,赞赏着一种非人性和非人道主义的美感。文本弥散着对于整个人类正义和文化准则的反叛与挑战,充斥着古代恐怖主义的主体意识。《水浒传》的单元性叙事和碎片式结构方式,粗线条和模式化的人物描写,也必然决定艺术上粗俗化的格调和审美欠缺。
朱熹学术思想特性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性   朱熹   学术思想   宋代新杂家  
描述: 朱熹的学术思想不能归之于新儒学或道学与理学,而是融合了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走的是一条杂家的路径.朱熹融合诸家所体现的"杂",也就成为其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性.朱熹是一位超越前人的宋代新杂家.
新材料与新视角的结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教   新材料   先秦儒家   述评   学术研究   考论   文学思想   二十世纪   君子   中国思想史  
描述: 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学术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也为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毋庸讳言,有关先秦的许多命题仍然悬而未决。不久前出版的俞志慧教授所著《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九辑,2005年3月)一书,在充分吸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深入地梳理先秦文献和出土资料,借助对先秦思想背景的准确把握,对历来争议的诸多儒学关键命题作了极富创意的探讨。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