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所反映的史家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史家意识  
描述: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作为集诸家之大成的重要着作, 实为叩问乾嘉学术思潮的门户。《总目- 史部〉在以史为监、从古开新的立场论述史料得失时,不可避免地利用义例和评析等编党形式来传达、解读史义。本文在概述当代四库学的相关研究後,以「编撰者归属」此一议题入手,指出〈总目〉系以纪昀为首的四库馆臣集体着作,而清高宗的观点则是影响其编暴取向的重要关键。其次分别就〈总目》的分类结构和提要内容来概观史料的分类、评骂和当时学术倾向间的关联。最後总结此种结合帝王观点和儒臣理念的作品反映出何种史家意识。
《四库全书总目》辨误二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图书馆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陈栎   辨误   雷思齐  
描述: 《四库全书总目》中存在两处前人尚未辨明之错误:一是《易图通变》及《易筮通变》提要中,对雷思齐弃儒入道的原因及时间的错误论述;二是《历朝通略》提要中,对陈栎跋文提到的"廷方"之姓氏爵里的失考。本文即对此两处错误进行辨正。
《乐庵语录》辨证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乐庵语录》   辩证   李衡  
描述: 《四库全书总目》从授受情况、全书大旨、序跋、朱熹不辨其混儒墨禅等考究,疑宋龚昱所编李衡之《乐庵语录》为伪。今考《乐庵语录》乃明郑文康得之何文渊者,与当时昆山地方人士长期关注李衡事迹学问相符;其书虽龚昱编,实乃宋左史祕所撰,并由其后裔左溍补缉,刊于明代;而宋王应麟、赵善璙皆尝引录其部分文字,故其书授受可靠,传承可信。李衡本好老庄、佛禅,其学术大旨与明姚江之学确有相近之处,其书序跋乃因人而作,适可相证,以之为影撰,颠倒宋明时序,不可信从。李衡学术渊源出于程氏,以理学名,并未因禅而毁儒,又与朱熹有过从,故朱熹不辩其说,合情合理。总之,《乐庵语录》乃真书,并非明儒伪作。
论四库馆臣的楚辞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馆臣   屈原   《楚辞》  
描述: 《四库全书总目》共收《楚辞》书目25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肯定了《楚辞》的巨大成就和屈原的崇高地位,同时明确反对将《楚辞》提高到与儒经等同的地位,注重以比兴寄托之法解读《楚辞》,主张保持《楚辞》一书的原貌,反对随意割裂和删改。
论四库馆臣的《庄》学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文学(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庄子》   四库馆臣  
描述: 《四库全书总目》共收《庄子》书目21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对《庄子》研究过程中的以儒解《庄》、以佛解《庄》、文学解《庄》的倾向都提出了批评。本文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便于更为深入的把握四库馆臣的《庄》学观。
《四库全书总目》江西诗派文人别集提要文献征引订误
作者: 吴亚娜   来源: 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文献   订误   江西诗派  
描述: 以《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的江西诗派作家提要征引文献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提要征引文献的梳理与考辨,纠正文献引用之误,能客观反映《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观念,从而推动《四库全书总目》以及宋代文学的研究进程。
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苟子   礼义   性善   圣人   《劝学篇》   儒家   《荀子》  
描述: 《四库全书总目》云:“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至其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诚未免于理未融,然卿恐人恃性善之说,任自然而废学,因言性不可恃,当勉力于先王之教。故其言曰:凡性者,天之所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四库全书总目》,第770页)这段话当然有很强的针对宋儒的味道,并有回护荀子的意思,但总的说来,还是持平之论。“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的概括,阐明了荀子之学的大体;如果再加上“化性而起伪”这五个字,就是对荀学精确而全面的理解。荀子作为战国末期的儒家巨匠,活跃在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之中,其学问必须在丰富的诸子学背景里才能获得了解。而尤其重要的,则是儒家内部丰富的传统。如果从《荀子》书里来看,儒家内部的子思和孟子构成了荀子不可或缺的对话者。这种对话直接地表现在《非十二子篇》和《性恶篇》等篇。荀子的很多主张,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对思孟的反动,如以性恶对抗孟子的性善,已经为学者所熟知。本文想以《劝学篇》为主,从学与思的角度,对荀子与思孟的差别进行另一角度的理解。一、学的主题...
《经义考·诗类》引章如愚说文误及其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学著作   《四库全书总目》   说文   后世影响   经义   作者问题     四库提要辨证  
描述: 《经义考》作为清代著名的经学著作,被认为“续一代文献之书,补群儒经籍之志,论说有资於考镜,见闻可藉为参稽”,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编写都大大得益于此书。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序》中说:“故观其援据纷伦,似极赅博,及按其出处,则经部多取之《经义考》”,由此可知,《经义考》一书在清代的地位。但此书在搜罗“群儒之志”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也会出现一些谬误。今就其中一则引用作者问题加以考辨。
中国隐士文化的产生与源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士文化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文化   隐逸之风   武王伐纣   协调作用   东方朔   庄子   隐逸文化   陶弘景  
描述: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以封建帝王专制和等级制度为中心,以儒、道、释三教为思想基础,以官僚和文人的言行为主要载体的封建式文化。但是,这并非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唯一视点。如果那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中国文化便会如同一个画面上只是均匀涂遍了一种颜色一样呆板、无味,那么缺少真实感。对中国文化的正确、全面的认识方法,应当是看到其正面的同时,也从它和负面的对应关系中去把握中国文化的整体,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到帝王文化的主导意义,也要看到与之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的隐士文化。这样得到的整合印象,也许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实际面貌。
印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我见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两种原因   四库馆臣   四库存目   《目录学发微》   清朝统治者   历代史志   纂修《四库全书》   古籍整理  
描述: 印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我见王绍曾清代著名学者、“儒藏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周永年曾经说过:“书籍灿陈,且如淮阴用兵,多多益善。”大藏书家、目录版本学家黄丕烈也说:“读书在广见博闻,余谓藏书之道亦然。”藏书的目的在读书,读书要广见博闻,首先要藏书广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