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圣人之义的超越性回归:论皇侃《论语义疏》及儒道汇通的经学诠释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道汇通   经学诠释学   《论语义疏》   圣人之义  
描述: 儒道两家之交集性诠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诠释学中最显明的特质。本文通过考察皇侃《论语义疏》中"援道入儒"与"援儒入道"之间的汇通性诠释,阐明释经者以"视域融合"的方法论重新统合具有同源文化之属性的儒道两家之差异性。这种自觉性误读的诠释策略也促使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的诠释意义形成蜕变。两代之间的意义生产模式分野主要表现为,由汉代的"释经者——经书——圣人——天道"立场转化为"释经者——圣人——自然"的构型,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释经者以超越经书文字的方式回归圣人之义背后的天道自然。
《论语义疏》仁论与玄学体用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义疏》   玄学体用观  
描述: 《论语义疏》的玄学倾向引人注目,引发的玄儒关系问题至今仍存争议。仁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以《论语义疏》仁论为考察视角,可从哲学层面窥测玄学对皇侃经学思想的实质性的影响。皇侃会通玄儒,在仁的内涵上以儒家"仁者爱人"的传统观念为价值取向;在仁性主张上则以玄学本体论及性分说为哲学依据,并将行仁为用、仁性为体的玄学体用观融入、贯彻在其仁论之中。仁非全德,仁性圆足的体仁者虽可达到仁的至高境界,却难以企及体无的圣人之境。
论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论语义疏》   圣人观   三教融合  
描述: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从先秦圣人观发展而来,经过两汉及魏晋学术的熏陶涤荡,吸收融合佛道思想而成型。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从内涵、人性论基础和价值启示等个方面都凸显出儒为宗、融合佛道的特征。
皇侃《论语义疏》的诠释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义疏》   儒家经学   三教融合  
描述: 皇侃《论语义疏》是目前能够确定的,南北朝时期完整保存至今的一部儒家经学著作,也是唯一一部义疏体著作,因而具有"存汉晋经学之一线"的重要地位。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广泛吸收玄、佛、道的思想来疏解《论语》,这不仅有利于儒家经学的发展,而且彰显了南北朝时期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发展趋势。
皇侃《论语义疏》道教语词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词语   《论语义疏》  
描述: 皇侃《论语义疏》注经方式叛逆性的变革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据佛释经,二是援道入儒。分析皇书中部分道教词语,可以窥见道家文化对皇书的深刻影响。
论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论语义疏》   圣人观   三教融合  
描述: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从先秦圣人观发展而来,经过两汉及魏晋学术的熏陶涤荡,吸收融合佛道思想而成型。皇侃《论语义疏》中的圣人观从内涵、人性论基础和价值启示等个方面都凸显出儒为宗、融合佛道的特征。
注疏合会的三种模式:《儒藏》编纂随劄(其三)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律疏议》   《论语义疏》   繁式出文   寫本   注疏合刻  
描述: 在写本时代,合会经注文与疏文,除了以十三经注疏合刻为代表之连缀模式外,还出现过另外两套方案:简单平列的两栏模式基本没有流行,打散模式尽管水乳交融,却存在破坏单疏结构的风险。本文重点探讨了以日传钞本《论语义疏》为代表之打散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的构想。《唐律疏议》可能从来就没有单疏,这提示我们打散模式也可能是单疏之出文直接标举经注全文而非其起讫的结果。文章最后讨论了合会注疏时保持经注疏文之层次区别的几种手段——提行低格/小字不提行、朱墨笔,以及文字标识。
《论语》注释中的两种诠释向度:以《论语义疏》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诠释学   意义   《论语义疏》   诠释向度   知识  
描述: 西方诠释学的理论表明,含义与意义是文本诠释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内容,它们分别标示着诠释的知识性向度和意义性向度。皇侃的《论语义疏》汇存了汉魏六朝近五十家《论语》注释,作为对《论语》的不同诠释,其中汉儒的注释侧重在《论语》的含义一面,玄儒的注释则侧重其意义一面。由于知识与意义两种诠释向度的不同特点,汉儒对《论语》的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积累,玄儒的诠释则在意义性向度上推进了《论语》的深层义理。
《论语义疏》人性论疏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语义疏》   才性   德性   人性论    
描述: 以"生"言"性"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传统。先秦儒家以生之德言性,汉儒则以生之材质言性,是为德性论与才性论的不同。皇侃在《论语义疏》中秉承汉儒才性论传统,对《论语》中孔子言性之词做出了偏离儒家德性主旨的诠释,一是言性无善恶,二是强调人性之异,三是突出外在习行之重要。六朝玄儒则借用道家自然人性说来诠释《论语》,以"得性"为"德",较好地坚守了孔孟德性论的主旨。
皇侃《论语义疏》与南朝文学思想构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侃   思想观念   《论语义疏》   兼收并蓄   重新阐释   文学思想   南朝   思想文化  
描述: 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代表着南朝经学的重要成果。南朝是一个思想文化兼收并蓄的年代.儒玄交汇的思想观念在《论语义疏》中表现得很明显。皇侃据此对孔子及其《论语》中的文学思想蕴含进行重新阐释,并对传统的诗教和乐教思想进行开掘。从经学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去研究《论语义疏》是很有必要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