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佛教艺术的传入看中外艺术交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艺术交流   三教合流   佛教艺术  
描述: 异质艺术的交流在彼此极力彰显自我个性的同时,又不断汲取和融合对方的精神、观点和表现语言,从而促进自身变革,实现自我的超越与更新。中外艺术交流始于佛教艺术的传播,佛教艺术的传入使中国艺术形成了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汉文化特点,给中国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注入了新的成份。对佛教艺术的融合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结果,不仅需要外来艺术为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结构作适当调整,同时还需要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结构为适应外来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而有所改变,这种双向式的互动与调整是中外艺术得以融合的根本基础。
冯友兰的三教关系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友兰   三教合流   儒释道三教关系  
描述: 三教关系是冯友兰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冯友兰以"同情之了解"的态度,运用现代哲学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儒释道三教各自的发展历程,指出宋明道学的形成是三教融合的结果,即三教合流,从而实现了对儒释道三教关系发展历程及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奠定了后世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试论佛教中国化后对传统社会的教化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化   传统社会   三教合流   佛教中国化  
描述: 历史上佛教作为外来宗教,深入于中国文化之中并作为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其影响主要集中并体现在中国的社会教化方面。自魏晋开始,儒佛道三家开始交融互补,并且在政府和民间,佛教都取得了成功。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道德学说中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尤其是儒家道德部分,从而更加符合国人的道德习惯,达到儒佛一致,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社会教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佛教传经者与佛教信徒由于能够严格地遵守清规戒律,钻研义理,博览群书,故此一时成为有着巨大示范作用的道德楷模,得到胜过儒家大师的尊重。随着三教合流,三教相互借鉴,各为统治阶级所用时,佛教道德学说在其华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被认同,它在大众中的教化作用就会确定下来,从而在更为深远的意识上和更为广的范围内有效地发挥其意识形态力量。
朝鲜许筠“梦”记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流  
描述: 许筠为朝鲜朝中期著名文人。学者,著述甚丰。在其散文作品中,“梦”记尤有特色。他采用了唐人传奇的写作手法,“梦”既成为现实生活的投影,又成为失意人生的补偿,并深刻反映了他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意识。通过对这类作品的研究,不但能更清楚地把握许筠其人,而且能对那一时代的朝鲜社会思想有一更客观的了解。
《东京梦华录》中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京梦华录》   佛教   道教   三教合流   儒学  
描述: 儒学、佛教、道教发展到北宋,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佛教、道教也积极向儒学靠拢,由此形成以儒学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特征。历经发展的儒、释、道三种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糅合并倾向于世俗化,对北宋社会民俗风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韦伯关于中国文化论述的再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欧洲中心论   神秘主义   道教再认识   三教合流  
描述: 本文针对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的得失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管见,指出由于时代的局限,韦伯像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思想家一样具有"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倾向,这导致他在论述包括中国宗教在内的东方宗教时显露出极高的睿智和洞见,同时也含有许多曲解和误读。譬如,他判定道教是"纯粹的非理性",进而把包括儒释道三家学说在内的东方宗教界定为"神秘主义"类型,并与西方的"禁欲主义"宗教—文化类型对列成犄角之势,构成了韦伯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格局。文章认为韦伯对中国文化的这些见解既和他的比较研究的理想类型有关,也与他思想深处源于古希腊的理性哲学和中古希伯来的信仰意识所奠定的欧洲文化统一性具有深刻的联系。
儒家道统与民族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三教合流   道统   三学合一  
描述: 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民族精神就是寄寓于民族躯体之内的灵魂,是民族的生命之泉、文化之本、价值之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最恰当的表述就是一个道字,因为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三家都讲道,但作为民族悠久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深含在儒家之道中。宋代朱熹的新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道统,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格局,从而使原始儒学的道统实现了变轨。
登封一日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道三教   嵩阳书院   少林寺   全真教   三教合流   “道”  
描述: 登封虽人不甚众--65万人口,地不甚阔——1220平方千米,却蜚声海内外。其一大奇观,便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小小一个登封市内,既有儒——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亦有释——驰名中外的少林寺。儒释既全,“道”亦不远矣——这便是被誉为全真教圣地的中岳庙。儒释道三教不约而同地对登封青眼有加,可见其地必有过人之处,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此之谓也。
“人化”与“物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伦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三教合流   施用用宜   玄学   “人化”与“物化”   设计伦理  
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旧意识形态的消散和新思想观念构造的嬗变使得儒学、佛学和道教建立起了新的精神空间。儒、佛、道的相互斗争,玄学的盛行以及施用用宜设计伦理评判标准的确立,构成了人与设计物的互动关系。这些设计伦理充分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石刻、服饰及各类器物上,在形而上、形而下方面对后世设计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的信仰谱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仰   三教合流   儒释道   中国人   谱系   学时  
描述: 从子学时代的九流十家到经学时代,逐渐形成了儒家独尊、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格局。在三教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分支以及各种外道,构成了中国人的信仰谱系。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