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孔子的生态理念
作者: 刘冬颖   来源: 群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国思想家   孔子思想   轴心时代   生态理念   鹿野苑   宓子贱   人类文化   文明发源地   教学活动   大觉醒  
描述: 综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公元前5世纪前后这一时段,在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这三个文明发源地,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哲人智者聚众讲学的情况,并进而开启了人类思想大觉醒和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将这种人类文化突破的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更有趣的是,轴心时代思想家的教学活动往往都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印度的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树林下讲
儒耶对话的障碍及其现代突破路径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文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意识   基督教信仰   伦理标准   轴心时代   全球伦理   人类文化   斯威德勒   儒学文化   文化主体   儒家传统  
描述: 一、儒耶对话的主要障碍斯威德勒在《走向一种普遍的全球伦理宣言》中指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轴心时代"已经来临,如果说第一个轴心时代,人类文化实现了从部落、神话向个体、主体意识转向的话,那么,在第二个轴心时代,人类文化将实现从个体意识向全球意识的转变~①。全球化将世界引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只是停留在对以往传统的固守之中,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与他者文化相
浅谈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差异   自主阅读   合作探究   精神培养   识字量   学习活动   想象思维   形式引导   人类文化   自主写作  
描述: 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是人们从事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在小学现阶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首要条件,阅读是写字与写作的桥梁,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基于这种认识,以识字为基础,以阅读、积累为主线,以写作为中心,以想象画创作为拓展,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习作训练和创新精神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浅谈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周刊C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能力   其他学科   学生   创新精神培养   想象思维   人类文化   能力的培养   交流工具  
描述: 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是人们从事学习和生活的前提,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在小学现阶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首要条件,阅读是写字与写作的桥梁,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基于这种认识,以识字为基础,以阅读、积累为主线,以写作为中心,以想象画创作为拓展,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习作训练和创新精神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钢琴热”与中国文化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钢琴热   钢琴家   钢琴作品   人类文化   文化发展   世界  
描述: 随着人类生命的延续,人类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融合,在当今已经步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舞台上精彩纷呈,不仅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而且基督教等西方文化也纷纷亮相,文学、电影、音乐、美术、舞蹈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我国文化大繁荣的发展状态。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欧洲传统乐器——钢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钢琴文献中所体现的思维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色彩、艺术风格、风土人情等及其变化,显现出世界各地域、各阶段文化发展的轨迹,已经成为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
中医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开放体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医学理论   中医学   医学知识   中国古代医学   人类文化   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  
描述: 人类文化是多源的,也是多元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源一体、多元一体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古代医学,不断吸纳不同部落、部族、民族、国家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借用儒、道、释各家的哲学思想阐发医学理论,逐渐形成了完整、系统、开放的学术体系.
享受孤独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服装动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孤独   中国文化   原始人类   文化交流   叶舒宪   性生理   人类文化   阉割   人格模式  
描述: 《阉割与狂狷》弧独是一种文化阉割现象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谜团。从四肢爬行到两足直立,原始人类的这一伟大转变,却宿命般地铸成了男性生理大悲剧。兽之阉,人之阉,生理之阉,心理之阉。叶舒宪先生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阉割与狂狷的两极效应的考察,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着眼,期望能够切入文化的深层特质,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寻求一种着眼于未来世界,文化交流的判断权衡之尺度,超越那种狭隘的、既定的好恶反应横式以及对待阉割现象的单一性情感态度。在为生理阉割文化解密的基础上,本书探讨了中国文化中的心理阉割现象,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剖析了儒释道的阴性化倾向,以及温柔敦厚的人格模式产生的历史
评梁漱溟、季羡林、钱光培三代学者的东方文化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文化   文艺复兴   西方文化   社会科学   梁漱溟   人类文化   儒家文化   东方文化观   季羡林   思维模式  
描述: 梁漱溟的专著——《东方学术概观》,1986年巴蜀书社出版,1991年再版。该书收了他三篇论文:《儒佛异同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孔子》和《东方学术概观》,分别写成于1966年、1974年和1975年,颇能代表作者“一以贯之”的思想。季羡林的论文——《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发表在1992年3月10日的《文汇报》上,《新华文摘》于同年5期全文转载。文章不长,四千来字,值得一读。钱光培的长篇论文——《论中国的三次“文艺复兴”》,发表在《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3期上,洋洋两万余言,但很好读。国内几家文摘报还在文章未正式发表前,就纷纷根据专访材料作了报导,把一场即将熄灭的“文化热”又重新点燃起来。
< 1
Rss订阅